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近20年前,张志雄的一篇《基金黑幕》在《财经》杂志刊发后,引起市场的连锁反应和对公募基金的反思。新近出版的《人性的杠杆:投资启示录》(2018年9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延续了作者对于证券市场的关注,只不过视角从市场的宏观层面,“潜伏”到投资者的人性之中,继续保持了张氏那篇著名的《放量》一文的犀利风格和“麻辣”热度,不妨看作是作者解读凯恩斯、格雷厄姆、巴菲特等大家“投资胜负”与“市场厚黑”的有趣读本,以及自己对市场各个方面的真切感悟。所谓“功夫在诗外”,也大致如此。
张志雄,《Value》杂志主编,历任《上海证券报》编委和专题部主任、华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上海有线电视台财经频道总监、《财经时报》副总编,在《财经》杂志开设专栏。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建立个人投资体系的必读书,打开看看,有新天地。好书,推荐!!
卖不掉的书,老师整天给我们推销
阅读过足够多的外国经典,站得高,有全局观。前半部分的书评还是挺有可读性的,不过有些也太想当然了,比如讲西格尔长期收益的那篇,明显后验视角,不厌其烦地回测,让我回到二十年前我也知道无脑买腾讯茅台。问题站在当时往后看,怎么保证投的是指数中幸存的原始企业而非已消亡的那些呢?不难看出作者当年对大道和中国平安相当地不以为然,当然,现下回过头对其投资能力的肯定,也免不了慕强心理。对有些人的评价也免不了偏主观,... 阅读过足够多的外国经典,站得高,有全局观。前半部分的书评还是挺有可读性的,不过有些也太想当然了,比如讲西格尔长期收益的那篇,明显后验视角,不厌其烦地回测,让我回到二十年前我也知道无脑买腾讯茅台。问题站在当时往后看,怎么保证投的是指数中幸存的原始企业而非已消亡的那些呢?不难看出作者当年对大道和中国平安相当地不以为然,当然,现下回过头对其投资能力的肯定,也免不了慕强心理。对有些人的评价也免不了偏主观,比如林园和但斌。不评价林园到底如何,书中拿极短的时间维度来评价林园的业绩,视角应该是存在偏差的,有点锤子找钉子之感……也不能说对但斌就看走眼了,没准那个阶段是对呢。整体感觉,后半本的散文,经常是有感而发的水文,以我朋友开头,深度一般,愤青指点江山的味道太冲。对基金经理的评价与梁狗蛋颇有相似之处。 (展开)
本书是作者的老文合集,相当多的文章写于10年前,但今天读来依然收获满满。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投资圣经”是本书的精华,主要内容是作者对14位投资(投机)大师思想的理解与解读;第二部分是“理财感悟”,其中包含的投资哲学思维值得学习;第三部分“宏观思考”随阅即可。
> 9人在读
> 95人读过
> 110人想读
订阅关于人性的杠杆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海川mcc 2018-11-20 14:58:37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0 有用 狂暴蜜罐 2021-07-02 13:50:42
建立个人投资体系的必读书,打开看看,有新天地。好书,推荐!!
0 有用 😀😅😉😁😆😊😂😇 2020-11-28 11:45:13
卖不掉的书,老师整天给我们推销
0 有用 雲 波 2025-04-14 15:44:21 四川
阅读过足够多的外国经典,站得高,有全局观。前半部分的书评还是挺有可读性的,不过有些也太想当然了,比如讲西格尔长期收益的那篇,明显后验视角,不厌其烦地回测,让我回到二十年前我也知道无脑买腾讯茅台。问题站在当时往后看,怎么保证投的是指数中幸存的原始企业而非已消亡的那些呢?不难看出作者当年对大道和中国平安相当地不以为然,当然,现下回过头对其投资能力的肯定,也免不了慕强心理。对有些人的评价也免不了偏主观,... 阅读过足够多的外国经典,站得高,有全局观。前半部分的书评还是挺有可读性的,不过有些也太想当然了,比如讲西格尔长期收益的那篇,明显后验视角,不厌其烦地回测,让我回到二十年前我也知道无脑买腾讯茅台。问题站在当时往后看,怎么保证投的是指数中幸存的原始企业而非已消亡的那些呢?不难看出作者当年对大道和中国平安相当地不以为然,当然,现下回过头对其投资能力的肯定,也免不了慕强心理。对有些人的评价也免不了偏主观,比如林园和但斌。不评价林园到底如何,书中拿极短的时间维度来评价林园的业绩,视角应该是存在偏差的,有点锤子找钉子之感……也不能说对但斌就看走眼了,没准那个阶段是对呢。整体感觉,后半本的散文,经常是有感而发的水文,以我朋友开头,深度一般,愤青指点江山的味道太冲。对基金经理的评价与梁狗蛋颇有相似之处。 (展开)
0 有用 价值投资老虎 2019-02-12 20:59:25
本书是作者的老文合集,相当多的文章写于10年前,但今天读来依然收获满满。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投资圣经”是本书的精华,主要内容是作者对14位投资(投机)大师思想的理解与解读;第二部分是“理财感悟”,其中包含的投资哲学思维值得学习;第三部分“宏观思考”随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