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报告》的原文摘录

  • 引言 [美]小詹姆斯提普垂 怎么判定你在读菲利普•迪克的作品? 我觉得,最初也是最普遍的感受,就是那种怪异感。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迪克都足够怪异。在我看来,这也是令我在科幻书目中不断搜寻他的作品,盼望他每一本新书的根源所在。人们经常用“某人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这样的评价形容一个异类,对迪克而言,这句评价恰如其分。读他的小说,你完全无法预料下一页会发生什么。 但他笔下的人物看上去却是不折不扣的普通人——除了偶尔一闪而过的、尖叫的神经质女性。迪克特别擅长描写这类人物,写她们时总是带着温情与爱意。他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多是普通人,却置身于极为怪异的处境之下:在几个嘟嘟囔囔的有预知能力的白痴的协助下管理警察系统;面对一座已经接管了整个地球并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工厂。事实上,这些小说的怪异感来源之一,恰恰是迪克让他的人物活在真实世界中的努力,很多作者都会无视这一点。 你在其他作者的科幻作品里,是否能在男主角或女主角被卷入核心情节之前,了解到他们通过何种渠道谋生?哦,他或许是一名宇航员,或者笼统地说,是一位科学家,抑或是年轻的沃瑟人。而在迪克的作品里,你在第一页就会得知人物所从事的行业。在这部作品集里,虽然不是每一篇作品都符合我的这个概括(是的,我逐篇核对过),但“卑俗的”现实问题随处可见,尤其是那些较长篇幅的作品。比如说,某位主角可能经营杂货店,那么每当有新奇物品出现,他都会仔细考虑这东西是否可以出售;当死者开口说话,他们讲的也是生意经。迪克向来格外关注这些事,试图让我们这些读者知道他笔下的人物如何谋生。这也是迪克作品“真实质感”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份“真实质感”特色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话的灵动。我从来都搞不清楚,迪克笔下的人物对白到底该算是完全虚构,还是比大多数文学作品更加真实。他笔下的人物之间并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大多时候用独白推进情节,或者就是不断加强读者对某种态势的感知。 而这些态势,... (查看原文)
    Pam 1回复 6赞 2020-04-06 16:09:55
  • Puzzled, Fran said, "Could a Perky Pat play a Connie Companion? Is that possible? I wonder what would happen?" (查看原文)
    陈灼 1赞 2019-07-21 11:12:59
    —— 引自第308页
  • 一股寒意爬上塔弗纳的脊柱。对特定的 也是无关紧张的问题,他有绝对清晰的立场:喜欢狗胜过猫,葡萄酒如果加糖会太酸,早起是个好习惯,酗酒很不好。但在重大问题上…完全是一片真空,用响亮华丽的辞令讲长篇大论的废话。民众如果在战争、税收、上帝、,行星等问题上支持扬西,就等于完全没有立场,也就能支持任何结论。 在重大问题上,他们根本就没有立场。他们只是自以为有明确的观点。 塔弗纳快速查看了多个关于重大问题的影带,情况全都一样。扬西上一句话说东,下一句就会说西,整体效果就是完美抵消,技艺高超地讲废话。但观众却会自以为消费了一场思想盛宴。这很神奇,做得也很专业一最终结果的设定太巧妙,不可能纯属偶然。 没有人能像约翰·爱德华·扬西一样人畜无害、完全中立。他好到了完全不可能真实存在。 塔弗纳冒着冷汗,离开资料室,寻路返回后台大厅,扬西大厦的工作人员还在各自办公桌前忙碌。周围一派繁忙。他看到的面庞都友好、无害,近乎乏味,跟扬西本人友善平和的表情没有什么两样。 无害一在无害的表象后面却包藏祸心,而他却完全无计可施。如果人们喜欢听约翰·爱德华·扬西的劝诫,如果他们自愿学他的样子一行星警察又能做什么? 他们触犯过任何法律吗? (查看原文)
    耶利哥的玫瑰 2022-09-17 22:08:10
    —— 引自章节:The Mold of Yancy 塑造扬西
  • “扬西是个合成体。”赛普林解释道,“某种合成人格。并不存在这样一个人。我们利用社会统计数据收集了一些人物原型,我们以不同的人物为基础,设定了最终人物形象。所以他看起来真实可信。但我们剥离了那些我们不需要的特点,强化了我们想要的那些。” (查看原文)
    耶利哥的玫瑰 2022-09-17 22:08:36
    —— 引自章节:The Mold of Yancy 塑造扬西
  • “你说得对极了,他们就是要战争。而要发动一场战争,他们就要团结民众。事实上,老百姓从战争中得不到任何好处。战争会让所有小企业破产一 会让权力更加集中—现在有权的人已经很少。要让这里的八千万人民支持开战,他们就需要一个麻木、昏睡的民众基础。而目前就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途中。等到这波扬西广告攻势结束,木卫四人民就会愿意接受一切观点。扬西会替他们思考,他会告诉这些人该留怎样的发型、玩什么游戏。他讲的笑话会被男人们私下传播,他妻子烹制的晚餐会被全星球模仿。在这个小小世界的各个角落,数以百万计的人都在模仿扬西的生活一 一不管他做什么,不管他信什么。我们已经持续引导民众十一年之久,重要的是保持一成不变的单调。整整一代人都在扬西的影响下长大,在他身上寻找一切的答案。” (查看原文)
    耶利哥的玫瑰 2022-09-17 22:10:20
    —— 引自章节:The Mold of Yancy 塑造扬西
  • 你如何看待战争?” 男孩马上回答:“战争不好。战争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它几乎毁灭了全人类。” 赛普林紧盯着儿子,继续追问:“有没有人教你这样说?”男孩不确定地停顿了片刻,“没有,先生。”“你真的相信这些话?”发侧腰 “是的,先生。这是真的,对吧?战争真的很糟糕吧?”赛普林点头,“战争的确不好。那么正义之战呢?”藏 男孩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我们还是要打正义之战。” “为什么?”“因为我们必须捍卫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又是为什么?”男孩尖细的回答仍然是毫不犹豫,“我们不能任由敌人欺压,先生。这会招致侵略战争。我们不能允许这世界弱肉强食。我们必须创造一个—”他在寻找合适的词,“法律与秩序的世界。” (查看原文)
    耶利哥的玫瑰 2022-09-17 22:12:51
    —— 引自章节:The Mold of Yancy 塑造扬西
  • “扬西的所有理念都是渐渐渗透给民众的,成功的关键就是稀释,他理念的每一个部分都被拆解开来:每个部分都恰到好处。我们已经无限接近于没有信仰…你也发觉这点了。只要有可能,我们会让观点互相抵消,让受众没有政治立场,没有自己的观点。” “当然,”塔弗纳同意,“人们只是自以为还有立场。” “个性的每个方面都要严加控制,我们想要这种整体形象。所以,对每个具体问题,我们都要有特定的立场。在所有方面,我们的原则是扬西相信最基本的那种观点。最浅薄、最简单、最不费脑筋的立场,他的立场不能太深刻,以免引发真正的思考。” 塔弗纳理解了他的要点,“貌似公允可靠的庸俗立场。”他兴奋地继续说,“但如果有一个极端的、原创性的理念渗透进去,如果出现了需要费力理解、难以亲身体会的东西…” “扬西喜欢门球,所以每个人都手拿小槌装模作样。”赛普林两眼放光,“但如果扬西喜欢的是普鲁士战棋呢?”。小 “你说什么?” “一种用两张棋盘来下的国际象棋。每名玩家都有自己的棋盘,有完整的一套棋子。他始终都看不到对手的棋盘。只有裁判能看到两张棋盘,他告诉每名玩家何时吃子成功,何时损失子力,何时移动受阻或者无法那样走棋,何时将军或者被将军。” “我明白了。”塔弗纳快速回应说,“每一名棋手都要试图推断对手在棋盘上的位置。他在下盲棋。神啊,这会让人竭尽脑力才能应付。” “普鲁士人用这种方法教他们的军官学习战略。这不只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难度可观的智力竞技。如果扬西晚上跟妻子和孙子坐在一起,热火朝天连玩了六场普鲁士战棋,会怎样?如果他喜欢读的书不再是俗滥的西部决斗故事,而是古希腊悲剧?假如他喜欢的音乐是巴赫的赋格曲①,而不是《我的肯塔基老家》②?” “我开始明白你的用意了。”塔弗纳他尽可能保持平静,“我觉得,我们能帮你。”示容卧。 (查看原文)
    耶利哥的玫瑰 2022-09-17 22:15:07
    —— 引自章节:The Mold of Yancy 塑造扬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