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阳光博客
副标题: 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
原作名: Override: my quest to go beyond brain training and take control of my mind
译者: 马磊 译
出版年: 2018-12
页数: 264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让人脑洞大开的思维精进书
ISBN: 9787547724606
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大脑,但是我们最缺乏了解的恰恰是自己的大脑。
对大部分人而言,大脑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困惑是如何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每天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但是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被意外的消息弹窗、微信群里分享的文章、邻桌和我无关的聊天所打断。
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认知迭代》的作者通过亲身调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
为了解决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作者去参加了一项大脑强化训练,在经过三天枯燥且成绩令人绝望的训练后,她突然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得到了强化。
作者发现,对一个人的专注力来说,重要的问题不是减少大脑需要同时处理的事情,而是找到刚好让你的大脑能够专注某件事的状态。而保持专注的方式就是要“拥抱波动”,学会让大脑在专注和走神这两种状态中自由切换,从而达到一种“心流”的状态。
一旦进入“心流”状态,我们对生活的感知和大脑对任务...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大脑,但是我们最缺乏了解的恰恰是自己的大脑。
对大部分人而言,大脑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困惑是如何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每天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但是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被意外的消息弹窗、微信群里分享的文章、邻桌和我无关的聊天所打断。
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认知迭代》的作者通过亲身调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
为了解决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作者去参加了一项大脑强化训练,在经过三天枯燥且成绩令人绝望的训练后,她突然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得到了强化。
作者发现,对一个人的专注力来说,重要的问题不是减少大脑需要同时处理的事情,而是找到刚好让你的大脑能够专注某件事的状态。而保持专注的方式就是要“拥抱波动”,学会让大脑在专注和走神这两种状态中自由切换,从而达到一种“心流”的状态。
一旦进入“心流”状态,我们对生活的感知和大脑对任务的效率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〇注意力——能够坚持专注于眼前的任务,抵制干扰
〇控制焦虑——想办法减轻压力
〇创造力——学会根据需要产生新的创意
〇导航力——增加我迫切需要的方向感
〇时间感知——想办法享受每一刻,并能够打发无聊时间
〇数字感——尝试获得“数学头脑”,学会逻辑思考
作者简介 · · · · · ·
卡罗琳•威廉姆斯(Caroline Williams)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生物学学士,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科学传播硕士,科学记者、编辑,《新科学家》杂志专题编辑和定期撰稿人,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制作人。
为了解决自身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卡罗琳先后拜访了哈佛大学、纽约大学、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等知名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希望通过现代科学的方法,克服分心和压力,以获得长时间的平静与专注。
她自己都没想到,注意力仅仅是个开始。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她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尝试了不同的干预措施,寻找到自己缺失的方向感,改掉了不健康的焦虑习惯,提升了令人尴尬的数学技能,而且还深入探寻了大脑里更神秘的角落——创造力和时间感知。
心智控制能力和认知技能上的变化大大改变了卡罗琳的生活,但她认为,与未来的种种可能性比起来,这些变化似乎显得微不足道。
目录 · · · · · ·
引言选择一个自己
注意力仅仅是开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将根据现代科学尝试不同的干预措施,寻找我缺失的方向感,改掉不健康的焦虑习惯,同时提升令人尴尬的数学技能。
第一章 注意力陷阱
对大脑来说,注意力不集中和容易拖延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都意味着大脑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第二章 控制焦虑
· · · · · · (更多)
引言选择一个自己
注意力仅仅是开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将根据现代科学尝试不同的干预措施,寻找我缺失的方向感,改掉不健康的焦虑习惯,同时提升令人尴尬的数学技能。
第一章 注意力陷阱
对大脑来说,注意力不集中和容易拖延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都意味着大脑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第二章 控制焦虑
换句话说,认知偏差指的是我们在无意识下所做出的假设。正是这些认知偏差的方向和强度造就了我们每一个人——或像乔里恩一样坚定自信,勇于承担风险,或像我一样容易杞人忧天。
第三章 挥洒创意
创意的最终劲敌就是焦虑。它不仅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还会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错误的地方。这也解释了我之前的“创意日”从来不曾奏效的原因。
第四章 导航系统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焦虑特质越高,其在空间认知测试中的表现就会越差。过去那个神经质的我,也许就是因为负责处理情绪的海马体比平均水平大,所以才始终都不擅长导航。
第五章 时间感知
我不会用深奥的理论说明自己利用神经的可塑性改变了大脑对时间的感知方式,但可以肯定地说,我学会了一些改变时间感知的技巧——我的大脑可能变得更灵活了。
第六章 数字焦虑
对于数字焦虑者来说,表现是否优秀反而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能力有关,即使启动词蕴含消极含义,他们也能表现得更好。
第七章 超控大脑
不得不说,对自己精神状态的思考十有八九会让我获得更多的掌握感——就好像我是在主动选择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不是任由默认设置统治一切。
第八章 前路漫漫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心智控制能力和认知技能上的变化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但与未来的种种可能性比起来,这些变化似乎显得微不足道。
致谢
索引
· · · · · · (收起)
"认知迭代"试读 · · · · · ·
文/秋叶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大脑,但我们最缺乏了解的恰恰是自己的大脑。 大脑并不一定在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很可能给我们制造麻烦,比如:注意力缺失,忘掉重要的事情,为琐碎的事情焦虑,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未来的风险……大脑让我们有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也让我们担心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 然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对大部分人而言,大脑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困惑是如..
丛书信息
喜欢读"认知迭代"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认知迭代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认知迭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 更多书评52篇
-
卡丽苏 (公号「中年少女研习社」欢迎关注)
创意和焦虑,还有大脑器官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本章通过作者的亲身研究经历,给出了有趣的观点: 观点一:大脑在走神状态下,更容易激发出新的创意,这种症状叫做“前额叶底功能”。如果想要掌控焦虑,顺利切换到这种状态下,研究者给出了三种方法。 1、竭尽全力的去工作。 其实创意,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是在某种刺激下,大脑自动整合了那些零碎的想法,并和事物进行了连线。当你绞尽脑汁的使用...2019-01-08 22:53 6人喜欢
创意和焦虑,还有大脑器官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本章通过作者的亲身研究经历,给出了有趣的观点:
观点一:大脑在走神状态下,更容易激发出新的创意,这种症状叫做“前额叶底功能”。如果想要掌控焦虑,顺利切换到这种状态下,研究者给出了三种方法。
1、竭尽全力的去工作。
其实创意,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是在某种刺激下,大脑自动整合了那些零碎的想法,并和事物进行了连线。当你绞尽脑汁的使用理性,进入了死胡同时,大脑会出现类似死机或者离线的反应,短暂剥夺掉你的感官系统,让你在“走神”中寻找到新的顿悟。
2、阿尔法眨眼。
和竭尽工作的原理相同,都是剥夺感官系统,“阿尔法眨眼”需要你主动的寻求一些“走神”的机会。例如冥想、潜入水中、塞上耳塞在浴室中冲凉等等。无非都是帮助你把注意力从外部时间完全转入到自己的内心时间中来。
3、保持良好的心情。
研究表明,心情愉悦时大脑中的“前扣带皮层”会特别的活跃,这个部位对于整理脑中的零碎想法极其重要。而焦虑则会抑制“前扣带皮层”的活跃度,而致使我们无法探测到全部的想法,最终选择大脑中“最强烈、最明显”的方案。因此,焦虑不仅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甚至还会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错误的地方。
观点二:阿尔法眨眼或许通过理性就可以控制,但是保持良好心情,却需要从了解一个物质开始,那就是“多巴胺”。过去许多研究者认为“多巴胺”是“愉悦”的神经递质,当我们获得赞美、认可,或者通过药物,都可以使其增加。但是否真的“多巴胺”越多,我们就会越开心,因此就越容易获得创意呢?
越来越多的研究中认为“多巴胺”其实代表的是“渴望”。只有当它含量较低时,我们才会拥有更多的渴望,才会促进大脑寻找更多创意的方法。想要测试自己的“多巴胺”含量,书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测试叫“眨眼测试”。
独自静坐,盯着一米之外的墙壁,然后用摄像机对准自己的面部进行拍摄大约6分钟。随后你只需要观看在6分钟内你的眨眼次数,然后除以6,就可以获得眨眼频率的结果。一般来说,人平均次数为15次眨眼/分钟,超过20次被视为频率过高,低于10次,被视为过低。而频率越低的人代表多巴胺水平较低,频率较高者代表多巴胺水平较高。
多巴胺水平较低,一方面令你焦虑,不开心,另一方面,能让你开发出创意来。如果我们拼命去提升多巴胺,或许会克服焦虑的问题,但对你的创意却毫无帮助,这样的研究结果似乎无解。因此,我们还是只有将更多的经历,花费在其他的方法中去,在书中寻找更多的答案。
今天的分享,以上。
回应 2019-01-08 22:53
-
张萌萌是也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认知偏差处于感知不到的范围,你无法意识到意识之外的事物。 我的意识一直在和那些坏事打交道,因此要摆脱负面的认知偏差(焦虑、担忧、压力)真的非常苦难,大脑根本就看不到积极乐观的角度。 抑郁者无法自救 👆 ======= 通常注意力不会受到我们有意识的控制。因此,如果依靠心理自助读本里的方法,比如“把自己想得更好,你就会变得更好”,完全不会有任何效果。你如果有负面的认知偏差,那么你的面前就永远只能困难重重;...2019-01-13 17:16 1人喜欢
认知偏差处于感知不到的范围,你无法意识到意识之外的事物。
我的意识一直在和那些坏事打交道,因此要摆脱负面的认知偏差(焦虑、担忧、压力)真的非常苦难,大脑根本就看不到积极乐观的角度。
抑郁者无法自救 👆
=======
通常注意力不会受到我们有意识的控制。因此,如果依靠心理自助读本里的方法,比如“把自己想得更好,你就会变得更好”,完全不会有任何效果。你如果有负面的认知偏差,那么你的面前就永远只能困难重重;抑郁之人无法想象自己拜托困境的样子,因为他们的大脑只能想到困境。
悲观者心理:👆
======================================
人们通常认为,幸福的终极状态就是走出时间定额束缚,享受心智的自由流动。
幸福是否就是能够自由掌控时间?👆
有的人希望时间快点过去,希望尽早下课的学生;有的人希望时间尽可能多,事情总是做不完的创业者;有的人希望时间定格,手牵手的情侣。
===============================================
牛津大学数学教授 马库斯·杜·索托伊 认为,并没有所谓的“无数学头脑之人”,即使是占人口总数5%的计算障碍症病人,也并非完全丧失数学能力。他表示,我们都是数学家,因为数学基本上就是发现规律的能力。
法国神经学家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 发现,大脑负责处理模糊的“大约数”的是视觉和空间脑区,而处理精确数字时需要的大脑区域与处理语言的区域相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善用语言文字与擅长数学似乎是同一回事。
没有借口说自己数学不好 👆
============================================
人们能否从认知训练中获得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对当前的某种能力做出改善。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某项技能已经无药可救,那么可能也不会尝试着对其做出改变,而你认为自己这方面不行的猜测就会成为事实。
成长型思维 👆
============================================
研究表明,当我们的信仰与面前的证据相悖时,大脑会发生转变,试图让自己信奉的事情变得能站得住脚
内隐偏见 👆
============================================
回应 2019-01-13 17:16 -
卡丽苏 (公号「中年少女研习社」欢迎关注)
今日推荐卡罗琳威廉姆斯《认知迭代》,全篇22万字,约可以用2天阅读完成。本书封面副标题为: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 看完副标题我有一点疑惑,这本书究竟能为我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难道和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有关?否则,我们的大脑究竟还有什么样的模式能进行切换呢? 其实,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提升和保持高度注意力的书籍,将帮你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强化注意力,抵制干扰;2、减轻压力,控制焦...2018-12-29 23:42
今日推荐卡罗琳威廉姆斯《认知迭代》,全篇22万字,约可以用2天阅读完成。本书封面副标题为: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
看完副标题我有一点疑惑,这本书究竟能为我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难道和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有关?否则,我们的大脑究竟还有什么样的模式能进行切换呢?
其实,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提升和保持高度注意力的书籍,将帮你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强化注意力,抵制干扰;2、减轻压力,控制焦虑;3、产生创造力;4、增强人生的自我导航能力;5、享受无聊的时间;6、学会逻辑思维,拥有“数字头脑”
本书作者通过参加注意力强化训练班,亲身感受到了注意力被训练并提升的过程。为所有也具有此类困扰的朋友,提供了一个更加有趣的视角。
他所提出的最重要的观点是:若想加强注意力,绝不是简化工作任务。而是要学会将大脑在“走神”和“专注”中进行自由切换。那应该如何切换呢?
序言中点名了三个要点:
1、设定保持专注的时间长度;2、拥有合理放空,恢复注意力的休息时长;3、训练走神模式所能够适应的环境噪音。
通过上述三点,可以使我们找到自身最合理的大脑状态点,并通过逐步的训练,从而达到提升专注力的效果。
以上,都是我们对于这本书的期待,希望在后续的阅读中,我们能伴随作者的心路历程,获得具有操作性的方案,最终受益匪浅。
回应 2018-12-29 23:42
-
初阶注意力驾驭技巧 1、拒绝压力。压力会在大脑中释放大量激素,告知大脑扩大注意力范围,寻找危险然后聚焦——但通常可能是完全错误的事情。 2、找一件你喜欢的事情,并保证它需要一定程度的专注,但又足够轻松愉快。这件事情可以是运动、手工、学习语言、烹饪、下棋——什么事都可以。但你要尽快找到符合条件的事情,它能让你的大脑进入正确的状态。 3、践行第2点,越多越好。永远不要因为花费了时间寻找这样的事情而感到内疚...
2019-02-08 00:11 1人喜欢
初阶注意力驾驭技巧
1、拒绝压力。压力会在大脑中释放大量激素,告知大脑扩大注意力范围,寻找危险然后聚焦——但通常可能是完全错误的事情。
2、找一件你喜欢的事情,并保证它需要一定程度的专注,但又足够轻松愉快。这件事情可以是运动、手工、学习语言、烹饪、下棋——什么事都可以。但你要尽快找到符合条件的事情,它能让你的大脑进入正确的状态。
3、践行第2点,越多越好。永远不要因为花费了时间寻找这样的事情而感到内疚(见第1点)。正确的状态需要不断练习,这样在你需要的时候,它才会足够强大。
4、尽量每周进行一次40分钟的冥想,或者每隔一天冥想10分钟。如果你无法一直保持静坐(比如我就是这样),瑜伽、游泳、散步等“运动冥想”同样有效,这些运动并无害处。
在你等待大脑进行转变并让这一切看起来更容易的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已有科学依据的方法,包括:
5、让你眼前的任务更具视觉刺激性,或者添加背景噪音,以最大限度地运用感知系统,防止走神。
6、定时休息,最好是去户外休息。休息时必须完全脱离你正在做的事情,因此你在休息时所要做的事情要么非常耗费脑力,要么需要完全专注。大声放音乐或剧烈运动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回应 2019-02-08 00:11 -
冥想对大脑的影响: 长期冥想者的大脑中后扣带皮层(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区域的活动相对较少。 后扣带皮层作为默认模式网络的一部分,主要控制的就是分心与走神。对于初学者来说,哪怕只是经过八周的心灵冥想,大脑也会发生变化。 瑜伽具有同样的效果。
2019-02-07 23:24 1人喜欢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5-2019好书新发现 (Moon)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我的身体里有一个游荡的未来 (诗菡)
- 豆瓣读书非虚构首页推荐自选 (天雨流芳)
- 要的就是技术范儿 (少则得)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认知迭代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漫风点点 2018-12-14
读完英国记者卡罗琳•威廉姆斯的《认知迭代: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一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训练自己的大脑有了信心。总以为方向感不好,数学差是天生的,但其实可能是自己潜意识作用下的结果。大脑的适应能力,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如何改变自己的薄弱环节?一是可以改变思维模式,不要总给自己“贴标签”。二是可以通过一些小练习去训练自己的能力。与这些所谓的“天生弱势”相比,我们深埋在心底的心魔:焦虑、担忧、压... 读完英国记者卡罗琳•威廉姆斯的《认知迭代: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一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训练自己的大脑有了信心。总以为方向感不好,数学差是天生的,但其实可能是自己潜意识作用下的结果。大脑的适应能力,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如何改变自己的薄弱环节?一是可以改变思维模式,不要总给自己“贴标签”。二是可以通过一些小练习去训练自己的能力。与这些所谓的“天生弱势”相比,我们深埋在心底的心魔:焦虑、担忧、压力等,才是需要突破的最大障碍。利用冥想等方式,想办法减轻自己的压力,用积极的心态尽量享受每一刻......2019年,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强,幸福也就在不远处了。 (展开)
2 有用 小萌咒咒 2018-12-25
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我有。可如果脑子不太好使,就得看这本书锻炼锻炼了。
5 有用 猫二羊 2018-12-09
大量案例,挺有趣。观点独特,吸引人。看了又看,太过瘾。
1 有用 NO TITLE 2019-01-19
对我而言非常有用的书!主要是我和作者在烦恼的问题上几乎一致,而她身体力行给出了行之有效的调整策略与方法,纠正了很多我原来的谬误。
1 有用 蓝幽凡 2018-12-28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麻烦:没有办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压力大焦虑,无法做出很有创造性的方案等问题。这本书中,作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了很多解决的办法,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大脑,比如:书中提到,对一个人的专注力来说,我们不应该减少需要同时处理的事情,而是要找到让大脑能够专注某件事的状态,要学会在专注和走神两种状态中自由切换,从而达到心流的状态。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处理事情。
0 有用 豆瓣女神经 2019-02-18
确实不是自助类书籍,书里很多论证,实验,讲述了作者追求脑力提高、心流状态的过程。
0 有用 朵云 2019-02-18
这是一本很烧脑,专业词汇很多,理论性很强的书。但讲述的就是我们生活中一些很常见的事情,总是容易走神,产生焦虑。怎样控制这种焦虑,产生认知愉悦,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大脑强化训练,当我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注意力更集中,会感觉时间也过得很快,反之,不感兴趣的事情会感觉时间过的更慢,还会产生焦虑,本书通过一些测验,用表格、文字的形式教我们如何保持专注、控制心智。
0 有用 young and rich 2019-02-17
看到他使用电流就知道对我没什么意义了(ー_ー)!!
0 有用 littletree 2019-02-14
总觉着这书可以减少2/3,也许需要重读才有改观
0 有用 一本正经的胡说 2019-02-14
内容不错,有启发。翻译文字还是挺流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