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孤儿 短评

热门 最新
  • 232 安洋 2019-01-21 21:10:47

    这是我完成的第一个长篇科幻小说。从关于它的第一个点子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到图书上市的今天,已有四年之久了。这期间,我从硕士到博士,再到西安任教,再南下深圳,入职南科大,人生经历了诸多转折。这期间,我拿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可是很快就发现我的研究兴趣并不在此。这期间,我在各种杂志发表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这期间,有一度,我几乎要放弃这个长篇了。所幸,在八光分文化的编辑们的鼓励下,我终于还是完成了它,并经过一年多的修改,将它打磨成现在的样子。虽然它仍然有诸多问题,但这应该是目前让我最有成就感的作品了。我将它奉献给诸位,希望大家都能够从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 62 夏桑 2019-01-21 12:24:48

    《火星孤儿》是我从业四年以来,在参与了几十本(期)科幻杂志和图书的制作后,责编的第一本科幻小说。有趣的是,这是一本原创科幻长篇,还是刘洋的长篇处女作。我之所以成为科幻编辑,就是想做原创,但做原创真的很难,当看到《火星孤儿》出版时,真是满满的如愿以偿。现在,不论作家写一本科幻小说,还是编辑做一本科幻小说,大家总会把它跟《三体》来比较。但我想,《火星孤儿》作为一部原创科幻,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吸引力,有着清晰的闪光点,我和作者打磨两年,也为读者贡献了一份微不足道的诚意。希望关注科幻,关注中国原创科幻的你,能够在这本书里获得故事的愉悦和点子的快感,那我们的努力就算没有白费。祝大家阅读愉快。(最后务必得说一句,辛苦刘洋了,跟我这个强迫症打磨稿子,真是有够折磨哈哈哈哈。)

  • 57 滕子京 2019-04-01 12:33:06

    其实不太理解本书的操作法。先把当代的科幻批判一番,说都是老瓶装庸俗爱情故事,我们离克拉克已经很远了云云。然后按照young adult 反乌托邦小说的路子写了一个四流版本。所谓的惊天脑洞也只称得上是对《你一生的故事》等接触类题材的拙劣模仿……如果改编成剧本的话,好莱坞及各大网络平台每年可以刷掉几百个。youtube已经有相似题材的自制剧拍出来了,叫the thinning,烂片级别。如同书中人物所说,披上一层科幻的外衣并不能拯救俗套的故事哦

  • 21 闭关中 2019-01-22 13:10:54

    已经鉴定过了,非常硬非常棒,把中国语境里最现实的高考与最抽离的物理学想象结合起来,也许是近几年看到过最硬核的中国原创科幻长篇了!

  • 15 GaAs 2019-04-08 12:41:38

    很少见到以凝聚态为背景的科幻小说,所以加了一分。我因为作者是大同行,所以才有了阅读它的想法。以小说本身而言,实在是无法给出一个好的评价。ps:豆瓣现在的新书人情分过高了,已有短评中的溢美之词,如果不是评论者自身审美能力太低的话,那只能是一片人情虚言。长此以对网站和作者以及用户都没有好处。

  • 12 海鹰 2019-03-29 08:50:27

    整部作品都是一个科幻迷作家的致敬,借鉴了多部作品啊。。从平面国到乡村教师、三体,还有尼尔·斯蒂芬森式的硬核理论嵌入。整体人物塑造干涩,代入感一般,多线推进的情节有些刻意模仿好莱坞大片的桥段,实属多余。前半部背景铺垫着墨太多,导致泄力,后半部内容夹杂了一些硬核的公式推导和物理学知识,感觉很别扭。看完竟然没有找到一个嗨点,比较失望。。

  • 12 Phenixus 2019-01-21 15:17:49

    设想奇崛,故事巧妙,还贴合校园生活,近年不可多得的硬科幻杰作

  • 11 HeliumTrois 2019-02-22 08:13:30

    科幻故事有新设定当然好,但最忌讳修改宇宙,什么二维宇宙啦,不一样的元素周期表啦,粗看挺厉害,内在逻辑问题一堆,非但不美,还一副民科嘴角

  • 13 mulder 2019-03-22 17:47:38

    不太能确定是作者笔力不行,还是贪心。从构思和内容的质地来看明显更适合写成短篇,强行拉长的结果就是空洞的剧情展开和拙劣的机械降神。当然前半段的氛围感还是高于平均水准的,也许作者还是不太能驾驭脱离自己实际生活体验的写作。现在黑电工成了时尚但是中文科幻像他那样能把一部长篇有头有尾地写下来的人还真没几个。

  • 11 傲娇的章鱼 2020-03-14 15:29:31

    科幻创意还算差强人意,但故事写得也太烂了。拙劣的双线叙事,后半段生硬的好莱坞式救世剧情,大片作者自嗨的理论描述以及一个个工具人角色并没有很好的把核心点子描述出来。如果是短中篇作者这套写法还能算得上及格,但一到长篇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顺带一提读完全书我也没发现故事的内容和书名有什么联系。

  • 6 momo 2019-02-18 14:47:46

    7.5分作品,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很看好刘洋。距离16年读的刘洋的《完美末日》有3年之久,首部长篇明显进步很大。但是依然有一些明显的前后不一,以及存在一些漏洞。孙元一这个理应更加丰满的关键人物,却非常脸谱化;女性角色只有两个,且第一个出现的女性角色基本没什么作用,第二个露丝一直被称呼小女孩,偶尔称呼小妞,让人摸不清头脑;前面校园生活的过度铺垫似乎占的笔墨过多,而影响了后面对外星人的部分。整体来讲,点子是个好点子,而故事还需要磨炼。

  • 7 旧书君 2019-08-09 14:10:26

    硬,中国科幻原教旨,但读起来其实挺……快餐的。刘洋写这本书的起点相当耐人寻味,但付诸笔尖之后变得少了很多冲击力。对填鸭式应试教育的讽刺也因为情节过赶而隔靴搔痒。学校线开篇确实写得不错,很抓人,但副线的水分还是挤不干,尤其是灾难起始和宗教神国之类的,都是走马观花。灾难的“灾”写得倒是足够详实,但“难”一笔带过,显得整个危机还是有些轻浮。不得不说物理学博士的功底还是扎实,理论部分洋洋洒洒好几页,但就长篇小说而言,结构和节奏问题还是不少。总之这部长篇让我种草刘洋短篇,倒也不错。

  • 13 路过小卢 2019-02-14 03:43:12

    “如果书本教给你的知识都是假的,会发生什么?”——相当惊艳的博士处女长篇!以平凡的高中生小角度切入故事,逐步引导至拯救世界、与外星文明交流的大格局。中国高考与科幻宇宙,到底要怎样才能联系起来——单从点子、设定来看,便已具备畅销的元素。但此作不只是凭点子来作卖点而已:前160页关于极端封闭的高中学习环境描写,具备十足的悬念,刺激、猎奇与紧张交糅混杂,解谜意味十足,发展勾人心魄。同时还有对社会应试教育深刻的讽刺反思,宣扬科学精神,甚至充满针对国家可怕惊悚的“危险隐喻”,应该能让每个人都回想起当年自己的痛苦。后160页全程高能硬核展开,物理学与化学知识滚滚而来,一切看似“应属魔幻而非科幻范畴”的诡异现象都得到极具说服力的详细解释,结尾峰回路转感慨人类的渺小劣势……叹为观止,无愧中国硬科幻文学新作。

  • 7 绿毛水怪 2019-03-03 22:25:29

    的确很硬,但是并没有感受到原本期待的那种氦闪式的想象力,觉得在很硬的理论框架和故事框架之间有一些生硬

  • 11 慕鸿 2019-05-09 11:59:50

    大烂书,这小说开头还不错,写的很流畅,比较引人入胜,但是写到后面就全盘崩溃了,最后什么拯救两个世界,双线叙事的拙劣手法,实在是让人发笑,这么一本挂羊头卖狗肉,笔力弱鸡,结局乏力的作品就不要尬吹了

  • 6 稻草公园 2019-02-27 01:09:11

    前半段的铺垫换着法子刷科幻迷存在感,差点以为看到了《安德的游戏》致敬版,后半段的设定很硬核,脑洞比《乡村教师》要大不少,但是依旧没有跳出国产科幻人物NPC化的尴尬。

  • 6 白隨意 2019-03-02 17:27:27

    “来,干一杯!为这无趣的科幻时代。”——来,干一杯!为这无趣的时代。第一章拖沓,后面情节渐入佳境,人物形象尤其是外貌没有任何印象。人民文學-1

  • 5 可乐杜 2019-04-29 02:03:36

    删掉可能占2/3篇幅的学校加教团戏对核心的点子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前面的高考工厂和后面的和外星人接触完全可以拆成两本书来读。2019//54

  • 4 慕明 2019-03-22 06:13:39

    3.5。比起作者的短篇来有点失望,用一个比三体一小很多的格局开头,直接拉到三体三的结尾,中间的推演部分太少了,撑不起来。我比较期望看到的是怎么把抽象概念,比如两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写到情节里,结果现在这个做法变成青少年小说了,有些地方还有点尬。长篇对人物,语言,复杂架构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不像中短可以用点子撑住。鼓励四星,希望作者再接再厉吧。

  • 7 老傅 2019-01-21 18:35:24

    高考想必是如今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必须经历的事情,作者十分聪明地选择了高考作为切入点,却无时无刻不在告诉读者,这次高考“不太一样”。设计高考题目时,作者充分发挥了自身理科博士的知识积累,如果你计算一下另一个世界的元素周期表,绝对会惊叹一声,它喵的和书中题目描述的居然一模一样。故事后期展开到了一场地球规模的灾难,而应对灾难的关键自然是落在了主角一行“考生”的身上,呵呵呵,是不是感觉自己那熄灭已久的中二之魂再次燃烧了起来?(反正我是这样)此文最初连载于蝌蚪,看到成品时,我发现原本的一些小瑕疵全部得到了完善,可以想见作者和编辑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不敢说这篇小说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它绝对值得你在大年夜捧在手中,感受一场不一样的“烟火”。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