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米故乡 短评

热门
  • 5 孜孜 2019-11-16 23:34:54

    读完苏童需要走到太阳底下晒一会儿。他似乎一直想摆脱吴语先天的赘余和无事生非,但江南的水气,阴冷,细腻,复杂是原生的,血肉里的,这样的文字过于漂亮,需要适当克制,短篇的表达优于中长篇。

  • 1 娜娜 2022-03-02 13:04:00

    大学开头读过的书

  • 1 轻芸 2022-10-05 22:40:10 安徽

    第一辑琐碎平淡,第二辑最喜欢《水缸回忆》,第三辑大大提高了我对阅读与观影的热情。

  • 0 粥粥灰 2023-07-06 16:35:42 江苏

    文字轻轻的、淡淡的、云淡风轻般游动,我看到了温和的苏童。回望故乡苏州,没有极度的哀愁和伤感,有的只是将所有的情感融于文字中缓缓地展现出来。童年往事与苏州城相互串联,祖辈的迁徙与扬中城藕断丝连,冥冥之中与南京城奇妙的缘分,以及对这所城市的欣赏、感慨。

  • 0 小丑 2023-05-10 21:22:24 广东

    没想到这人的散文的水平如此之差

  • 1 丁海燕 2023-02-28 09:03:27 江苏

    初翻第一篇《河流的秘密》,就深陷其中,让人想起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这么多年,还没有看到把小说糅合进散文的文章有如此之妙,既有许多外国作家的影子在里面,也有我们熟悉的张爱玲的感觉,但还是苏童的文风。这本散文集没有《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 恐怖,多了一些少年的光芒。很多作家喜欢把家里人写进去,啰里啰嗦一大堆,但这本书很少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拖沓,不松弛。总以为苏童是小说写得好,没有想到散文也如此优秀。介绍给别人的时候,错说成《八百里故乡》两回,因为和稼轩的八百里分麾下炙混淆。这是很多年来我读到的最好的散文集。

  • 0 塞鸿秋 2024-07-08 18:44:19 湖南

    图书馆借的

  • 0 2025-02-02 21:39:02 上海

    2025第一本

  • 0 莎菲女士 2020-05-21 11:27:31

    No. 32 比起读过的《少年血》,更喜欢这本散文集,或许淡了一点点血腥味,浓了点人情味。没想到我和苏童一样都很喜欢卡佛!

  • 1 秋樱 2019-05-21 16:50:26

    不同于王安忆在《纪实与虚构》《伤心太平洋》里形而上的寻根,先验般的人文情怀,苏童《八百米故乡》里更多的是一种记忆、经历、日常琐碎的检索与描摹,方言的隔阂,地域文化下的隐秘心态,若干年不曾回去的故乡...文字里更多的是人到中年后对少时生活和亲情的眷恋。《初入学堂》里对启蒙老师在混乱年代里温柔慈悲的真情流露,这样的追忆,真好。不同于小说中苏童笔触对人性阴鸷面的流连,这本集子里更多的是苏童温暖真性情的叙写。尤其是他写孩提时代自己的苦闷、忧愁和无望的细节很触动人心。写故乡人物的几篇大抵有他短篇如《少年血》里人物的影子,读来有种“纪实与虚构”般的相映成趣。

  • 0 寒山 2021-09-13 14:17:07

    江南水乡的情景几乎历历在目,很亲切。

  • 0 julian02 2024-05-18 22:28:21 江苏

    之前读的都是苏童的小说,这本读了一点苏童其人,最后几章写了他推荐的小说,以后可以看看

  • 0 之物记 2025-01-31 06:38:17 河南

    苏童的文笔还是很细腻的

  • 0 waigtditf 2024-05-31 02:39:05 河北

    在三星和四星之间反复犹豫了一下…三星半吧。前几篇过于惊艳,后面就一般了,苏童写散文的个人风格是真的很明显,不知道为什么时常有一种能看出来他想要探讨一些哲思但又有点用力过猛了的感觉,读得很倦怠,再后面比较喜欢他谈小说和电影。 是那种单独挑出任何一篇都觉得挺不错的,但集合起来就并不算是很喜欢的书了。

  • 0 麻麻妈妈 2021-03-12 10:50:28

    不知为何看着看着没了兴趣

  • 0 小小书虫 2020-01-13 09:34:43

    作家对于成长故乡的追忆,个人叙事文学

  • 0 小羊 2024-12-25 03:38:02 江苏

    每一篇都勾起我对童年、故乡的记忆,同时也与当下生活的城市产生链接,很美妙的阅读体验!

  • 0 云缺觉 2020-11-21 19:59:08

    a 这版没有多少人看过呢 苏童写自己与写《黄雀记》《菩萨蛮》的笔触是不一样的呀 !他是一个忠实的读者呢。最喜欢《寻找灯绳》篇。(当他和你说笑着,突然趁你不注意收起了一半笑意,当看到你因为他的文字神色不同以往时.. 内心的小人便要偷笑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