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雨為文如其為學,為學如其為人。其為人,溫而毅,直而婉;不信不言,不果不行;用其文其學,博而不雜,精而不執;深而不刻,淺而不薄;大而不無當,泛而不無歸。─友人中吾未見有如伯雨者也。
─ 徐亮之
在中國的史書中,往往只看見興亡大事的記載,或者官式的表面記錄,而當時人們實際上是怎樣活動的,只有從其他的來源中才能體會到。這就使得從事掌故學的人要負起相當重的責任了。我翻閱高先生的聽雨樓隨筆,覺得字字精采,至今不厭重讀。
─ 瞿兌之
澄海高伯雨先生,於學無所不窺;從政治、經濟、社會、教育以及各部門的文學,甚至金石書畫,他都有濃厚的興趣。二十年來,他隱居香江,閉戶讀書寫作,鍥而不捨,他的作品已經洋洋大觀,他的文字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 連士升
讀高先生隨筆,佩服他資料翔實,文筆卻輕盈可讀,不因講史而沉悶。
─ 盧瑋鑾
高先生幾十年來靠寫稿搵食,他寫的掌故,準確可靠,非道聽途說者可比。
─ 許禮平
2 有用 书各有命 2019-11-03 13:45:40
作者运用资料十分谨慎,评论人物自有创见,鬻文养家,内容难免小有重复。校对不精,错别字随处可见。
0 有用 萍踪偶记 2022-10-23 20:40:11 上海
难得读到不少广州历史、人物掌故
0 有用 网管 2024-04-26 09:45:49 北京
断断续续花了好几个月读完了。老式的掌故书,语言文白夹杂,部分篇章还是很有趣的。编校质量一般,尤其是第一册错字较多,可能是因为从旧铅印本OCR而来,没有仔细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