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旭淦 2022-12-01 23:46:05 河北

    前两章具中国近代哲学的脉络做简要梳理,一是对传统哲学的传承,二是对西方哲学的接纳及其和中哲的交汇。总结了实用主义:重行轻知、重近功忽远效、重功利轻道义。对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哲学方法的批判。力图找到古典哲学和中国知行合一哲学的暗合。 康有为学习康德,却通过不可知追溯上帝,重回笛卡尔的温室,反而走向“不必求进”的消极态度,一味守旧思古。 力推黑格尔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观/正反合、辩证统一(一体两面)与张先生哲学导论观照来看,不为一种乐趣。“理念是整个矛盾进展的表现,又是主客相互转化的过程。”(强调过程,不强调抛弃,强调扬弃),理念是主客合一的,无限和有限合一的、不圆满,能达到(仿佛看到了张世英先生反对黑格尔的立足点了) 不过这部著作对我来说还是启发性不大,恕生钝。

  • 0 Liberequal 2024-01-27 11:51:44 安徽

    上篇价值很高,介绍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引入中国的关键人物,康梁等人开始了“德古中国化”的进程,一众著述虽难得要领,但意义非凡。下篇价值次之,可以看出贺麟先生解放前后的思想变化,从批马到拥马,历史的进程悉数显现。

  • 1 hart zheng 2022-04-29 01:27:10

    可以窥见民国大师们思辨水平着实一般

  • 1 蓝道_RANDALL 2020-05-30 15:09:27

    老北大的各位大佬

  • 0 Nicola Ivanez 2021-09-29 17:10:28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难行易。

  • 0 阅微° 2024-03-28 19:14:30 上海

    “西洋哲学之传播到中国来,实在太晚!中国哲学界缺乏先知先觉人士及早认识西洋哲学的真面目,批评地介绍到中国来,这使得中国的学术文化实在吃亏不小。”

  • 0 see小熊猫 2022-01-11 23:31:44

    此五十年可被视为哲学作为专业学科在中国的发轫,知行关系讲的也还可以,最起码“合一”作何解还是很有意思的~

  • 0 晏清 2020-09-02 00:00:46

    上半部分可打五分,可算做一部虽小却极精要的西方哲学传入中国的接受史、阐释史与中国哲学改造史(并不完全)。 下半部分难以评价... 这个版本把新旧版差异的部分标出来,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前后观点令人玩味...

  • 0 里堂老人小跟班 2020-03-01 22:17:58

    《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 贺麟先生是新儒家的代表,同样也是新心学的代表。每次读其贺麟先生的那本《近代唯心论简释》的时候就情不自禁的变成粉丝了,最开始对他对他还是很不了解的。而这书讲述了20世纪前半段中国哲学的历史,当然这个中国哲学说的是在中国发展的各家哲学,同样包括了西方哲学。前半部分对很多人都有所点评和简要的描写,算是再次扫盲,也说明在20世纪的前半段中国学子对西学的拓展。后半部分是对知行问题的一种新探讨,当然是哲学层次的。还有对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和知行问题的阐述,贺麟先生早年是对中山先生很敬佩的。文中的多数观点我持赞同观点,但还有有些地方无法理解,望以后可继续深研。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