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讲话 短评

热门
  • 2 danyboy 2018-11-25 13:56:40

    1、打四星是史料的缘故,这是艾思奇那本著名的《大众哲学》的前身,众所周知大量民国时期的作品在49年后作者主动修改,一些早期前身版本就成了有趣的考察对象。2、这本书虽然总体上看和中学马哲课本差不多,但通篇未提马克思三个字,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马哲是哲学的终结,也就是哲学本身,同时在30年代的国统区提了马克思就没法出版。3、尽管此书哲学意义不大,但在当时确属最早的面向大众、面向劳工阶级、面向青年的通俗读物,不是“引进思想”的入门学术,也不是旨在获得商业利益的通俗运作,目的就是将其简化(或曰庸俗化?)来赢得读者的拥护,事实证明的确有效,在当时版次和印刷次数都非常多。4、那这本书与今天的种种时事相对照,甚为讽刺。

  • 0 愚公∞ 2019-03-27 10:22:45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南腾冲人,蒙古族。这本书,首先是杂志文章的合集,也就是采取专栏的方式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读物。从杂志专栏的角度,才能理解为何要采取着这样的写作方式。毕竟,杂志不是学刊,更不是专著,这就需要我们看到,1934年底,艾思奇在《读书杂志》上开始连载《哲学讲话》,而二十四篇哲学讲话试图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方式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了四个部分,第一总论、第二本体论,第三认识论,最后方法论,四部分合为一体。在第二部分本体论中着重阐释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认识论,则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强调了认识的来源,最后一部分方法论,其实是实践论,也就是用唯物主义来改造世界。这些现在看起来无甚高论,但是也恰恰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 1 江海一蓑翁 2018-12-06 23:12:46

    北京出版社的经典丛书——“大家小书”系列之一,出自国内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艾思奇先生。这本小书,有一个更知名的名称,即“大众哲学”,而这个版本,采用的是本书最初发表时的书名和内容,非常珍贵。在本书当中,艾思奇先生从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出发,用大白话,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娓娓道来,既富有趣味,又传递真知,实在难能可贵。时至今日,距离本书初版已有八十多年,而本书仍然是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普作品当中,最经典的几本之一。

  • 0 草原上的咩咩羊 2018-12-05 23:27:01

    推荐大学以前的学生看,读过别的哲学的这本实在太浅了。

  • 0 豆友213744782 2022-11-02 22:18:37 安徽

    艾思奇在《读书生活》上连载的二十四篇文章合集,分为绪论、本体论(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四章,彼时作者仅二十四五岁。作者自认为前半部的十几节差一些,我恰恰觉得前三章尤清晰,最重要的第四章方法论不免有些含糊。为时代环境所迫,作者将其伪装为哲学普及而一字不提马克思主义,然文中倾向毕现。全书所言为辩证唯物主义而不及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可与毛《实践论》《矛盾论》参读。第四版时更名《大众哲学》,书末收第四版、第十版作者序言。为艾思奇前辈「专为大众而写」的一腔热血加一星。

  • 0 simonfaye 2023-12-28 20:57:19 北京

    三几年的作品,如果你看过另一个人写的东西,你大概就会明白这个人为什么这么推崇艾,因为他们都是一个路子,用最用最贴近生活的例子去讲最深的道理。特意去看了四几年的后面的版,觉得不如这个版本好,因为少了些时代的印记反而会适用于现在。如果目的论部分能再展开说说就好了。

  • 0 大概是曾哥 2021-12-27 20:05:00

    关于马克思的入门哲学书,非常简洁明了,内容多次强调反复。看得时候觉得就是普通的哲学书,但是看到末尾著者第十版序时大为震撼,时正处于国家民族危难,这样的新哲学作品在那样的时代出版,“他们不能再苦闷了,他们要在民族和个人的生死关头上做最坚决的挣扎和抗战。”,当时青年人读这本书时和我们有完全不同的环境上的差异。深深感慨于如今青年人读来,不再如当年那样一腔热血想将所学理论投入于实践。

  • 0 Serendipity 2020-10-30 22:14:16

    算是很久之前的思考。

  • 0 清晨时抬头看天 2021-02-01 16:18:29

    把天晓得变成人晓得

  • 0 人面书生 2019-11-17 09:52:30

    没什么收获。

  • 0 第欧根尼流向 2024-12-01 10:30:28 江苏

    多一点通人气的研究。

  • 0 丹爸爱读书 2023-06-19 22:10:26 广东

    虽然说是给低级入门者写的哲学入门书,但我觉得基本是高中政治课哲学部分的内容和难度。整本书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很轻松,也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个整体的把握。

  • 0 普鲁托 2021-09-04 22:28:17

    大部分讲得很好!但是批评形式逻辑那部分有些难以理解

  • 0 逗油 2020-11-26 00:40:26

    解惑而自省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