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书是好书,作者写得很用心。只是写的角度太单调,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这三百年的权斗与叛乱,皇权相权军权后权宦权排列组合着撕杀斗法,看得实在让人生厌。那些伟大的人格才是历史的精华
忍着看了两百多页,实在看不下去了。时间空间转换的有点晕,无数浮夸的心理旁白及毫无美感见解的文字。算是本轻松易读物,但我实在不想浪费时间读几千页的书历史资料罗列。
太长了、废话太多
当历史书看的小说,相对而言可读性很强,值得推荐。 唯一的缺点就是,就是容易代入,所以,看兴起就很开心,停不下来;看没落就很无奈,读不下去。 从泛泛了解历史的角度,真的是好书,跟《明朝那些事》相比,从收获的角度,不差。
文笔非常老套生硬,很多地方看得人都尴尬了,讲实事的部分倒还差强人意
🤢🤢🤢现在什么人都能出书了吗
充斥着主观臆断的通俗史
对武则天偏见好重,只谈过不谈功。
洋洋洒洒这么多文字,把墓志铭一般的史书记载加上作者自己的大篇臆想,搞得有点小说不像小说,讲史态度又不够严谨,过多的投入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在叙述中难免喧宾夺主,但仍然不失为历史通俗读物里的佳作。历史是重复的,帝王上位的手段也是相似的,兴亡盛衰百姓苦,是非功过一抔土。
先后看了大汉帝国全史,这就是宋史和这本共三部白话历史作品,文笔方面这本是最好的,结构上都差不多,属于流水账加史家双壁模式,少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不过也是,历史这种玩意,个人理解越多越偏野路子。推荐给对唐朝历史感兴趣,又读不下去资治通鉴的人娱乐阅读。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杨广华丽而凄迷的目光中,我看见了隋末大地的滚滚烽烟;在李世民纵横驰骋的马背上,我听见了大唐雄浑的脉动与心跳。我见过玄武门前的四度喋血,也见过大明宫中的万国衣冠;我听过箭指天山的壮士长歌,也听过折戟辽东的英雄叹惋。感业寺内,女尼武媚泪痕犹在;洛阳宫中,一代女皇却已笑靥嫣然。太液池旁,霓裳羽衣歌舞未歇;燕赵大地,渔阳鼙鼓却已动地而来。当藩镇铁骑踏破长安,我感受了大地的战栗;当李唐皇室屡屡播迁,我目睹了天穹的裂变。在九世纪的黑夜里,“元和”与“大中”曾经光芒乍现,可当它们像流星一样划过天际,接踵而来的,却是更深更浓的黑暗。当黄巢种下的菊花开满长安,我闻到了一个王朝衰朽弥留的气息;当朱温点燃的兵燹燃遍中原,我看见了一个帝国仓皇趔趄的身影……我就这样走过唐朝的二百八十九年,仿佛经历了一个生命的轮回。
荡气回肠的三百年啊
来自友邻,洋洋洒洒这么多文字,把墓志铭一般的史书记载加上作者自己的大篇臆想,搞得有点小说不像小说,讲史态度又不够严谨,过多的投入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在叙述中难免喧宾夺主,但仍然不失为历史通俗读物里的佳作。历史是重复的,帝王上位的手段也是相似的,兴亡盛衰百姓苦,是非功过一抔土。
兴哉大唐,是各族人民融合最兴旺的时代。文至朝堂,武到军队都不乏西域民族,草原民族为官为将的身影;士族选官制和科举选拔制新旧两种人才选拔体制的过度让人才的使用更加奔放。 悲哉大唐,也是人性至黑之暗的时代,宦官控制禁军,藩镇军阀割据让在权力的制衡道路上摸索的大唐吃尽了苦头,叛乱和兼并充斥,癌症一般折磨着大唐后半生,动辄砍杀全族百余口,围城围到人相食的惨剧时有发生。 风流大唐,最后一个性别观念开放的朝代。给陈腐的封建体制带来一抹靓丽的色彩。 全书如果在民生和文化上加以拓展,将比只围绕朝堂说历史更加丰富多彩。
亲民又靠谱,需要的就是这样的通俗历史,样子也很好看
近期唯一能读进去的历史书
2020.118,听了差不多两个月,本书演说的很好,很有感情,但内容还是比较单调,基本上都是政治斗争,军事征伐,对于大唐三百年的那么多历史人物,璀璨的文化都没有提及。还有作者主观感情比较多,历史是不需要感情的,对于武则天的评价还是更多的是负面评价,没有公正的对待。
读完明朝那些事 就要来读唐了。/我觉得这本书写的一般 但是作为基础历史扫盲还是可以读一遍。文笔不如明朝那些事儿读起来让人感觉顺畅和舒适 但是也还行。
我觉得写的还不错。。在通俗和学术上结合的很好。。不像明事有点拿通俗哗众取宠的感觉。。比较喜欢作者在写历史人物和事件时会加上史书出处。。大部分出自资治通鉴。。唐史还是比较靠谱的。。有些主观描写比较尴尬。。比如武则天这里哈哈。。印象最深的竟然是封常清!!!我看的哭了。。
> 大唐兴亡三百年(全7册)
133 有用 xuehai 2019-03-11 21:53:15
书是好书,作者写得很用心。只是写的角度太单调,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这三百年的权斗与叛乱,皇权相权军权后权宦权排列组合着撕杀斗法,看得实在让人生厌。那些伟大的人格才是历史的精华
53 有用 黑桃七 2019-07-21 12:56:10
忍着看了两百多页,实在看不下去了。时间空间转换的有点晕,无数浮夸的心理旁白及毫无美感见解的文字。算是本轻松易读物,但我实在不想浪费时间读几千页的书历史资料罗列。
30 有用 金斯坦 2019-09-09 15:32:15
太长了、废话太多
33 有用 大碗 2019-09-09 10:20:22
当历史书看的小说,相对而言可读性很强,值得推荐。 唯一的缺点就是,就是容易代入,所以,看兴起就很开心,停不下来;看没落就很无奈,读不下去。 从泛泛了解历史的角度,真的是好书,跟《明朝那些事》相比,从收获的角度,不差。
13 有用 狒狒不洗脸 2019-06-27 00:24:03
文笔非常老套生硬,很多地方看得人都尴尬了,讲实事的部分倒还差强人意
8 有用 什么魚 2024-04-07 12:47:20 广东
🤢🤢🤢现在什么人都能出书了吗
15 有用 丧心病狂刘老湿 2020-06-14 10:39:47
充斥着主观臆断的通俗史
6 有用 江安 2023-07-14 19:48:30 江苏
对武则天偏见好重,只谈过不谈功。
8 有用 Hawellkey 2019-09-27 21:02:06
洋洋洒洒这么多文字,把墓志铭一般的史书记载加上作者自己的大篇臆想,搞得有点小说不像小说,讲史态度又不够严谨,过多的投入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在叙述中难免喧宾夺主,但仍然不失为历史通俗读物里的佳作。历史是重复的,帝王上位的手段也是相似的,兴亡盛衰百姓苦,是非功过一抔土。
2 有用 pythagoras 2024-03-07 14:25:31 北京
先后看了大汉帝国全史,这就是宋史和这本共三部白话历史作品,文笔方面这本是最好的,结构上都差不多,属于流水账加史家双壁模式,少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不过也是,历史这种玩意,个人理解越多越偏野路子。推荐给对唐朝历史感兴趣,又读不下去资治通鉴的人娱乐阅读。
3 有用 电报 2019-03-06 23:18:27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1 有用 娃娃 2020-07-01 11:05:54
从杨广华丽而凄迷的目光中,我看见了隋末大地的滚滚烽烟;在李世民纵横驰骋的马背上,我听见了大唐雄浑的脉动与心跳。我见过玄武门前的四度喋血,也见过大明宫中的万国衣冠;我听过箭指天山的壮士长歌,也听过折戟辽东的英雄叹惋。感业寺内,女尼武媚泪痕犹在;洛阳宫中,一代女皇却已笑靥嫣然。太液池旁,霓裳羽衣歌舞未歇;燕赵大地,渔阳鼙鼓却已动地而来。当藩镇铁骑踏破长安,我感受了大地的战栗;当李唐皇室屡屡播迁,我目睹了天穹的裂变。在九世纪的黑夜里,“元和”与“大中”曾经光芒乍现,可当它们像流星一样划过天际,接踵而来的,却是更深更浓的黑暗。当黄巢种下的菊花开满长安,我闻到了一个王朝衰朽弥留的气息;当朱温点燃的兵燹燃遍中原,我看见了一个帝国仓皇趔趄的身影……我就这样走过唐朝的二百八十九年,仿佛经历了一个生命的轮回。
1 有用 小M 2020-10-07 21:58:05
荡气回肠的三百年啊
1 有用 努力考试园丁酱 2022-03-01 12:51:57
来自友邻,洋洋洒洒这么多文字,把墓志铭一般的史书记载加上作者自己的大篇臆想,搞得有点小说不像小说,讲史态度又不够严谨,过多的投入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在叙述中难免喧宾夺主,但仍然不失为历史通俗读物里的佳作。历史是重复的,帝王上位的手段也是相似的,兴亡盛衰百姓苦,是非功过一抔土。
1 有用 宁静致美 2022-10-13 00:23:02 山东
兴哉大唐,是各族人民融合最兴旺的时代。文至朝堂,武到军队都不乏西域民族,草原民族为官为将的身影;士族选官制和科举选拔制新旧两种人才选拔体制的过度让人才的使用更加奔放。 悲哉大唐,也是人性至黑之暗的时代,宦官控制禁军,藩镇军阀割据让在权力的制衡道路上摸索的大唐吃尽了苦头,叛乱和兼并充斥,癌症一般折磨着大唐后半生,动辄砍杀全族百余口,围城围到人相食的惨剧时有发生。 风流大唐,最后一个性别观念开放的朝代。给陈腐的封建体制带来一抹靓丽的色彩。 全书如果在民生和文化上加以拓展,将比只围绕朝堂说历史更加丰富多彩。
2 有用 纬线 2019-01-02 15:45:36
亲民又靠谱,需要的就是这样的通俗历史,样子也很好看
3 有用 米兰的乌托邦 2018-12-24 09:26:45
近期唯一能读进去的历史书
5 有用 言笙 2020-09-14 14:59:16
2020.118,听了差不多两个月,本书演说的很好,很有感情,但内容还是比较单调,基本上都是政治斗争,军事征伐,对于大唐三百年的那么多历史人物,璀璨的文化都没有提及。还有作者主观感情比较多,历史是不需要感情的,对于武则天的评价还是更多的是负面评价,没有公正的对待。
4 有用 夏天。 2020-08-25 11:51:43
读完明朝那些事 就要来读唐了。/我觉得这本书写的一般 但是作为基础历史扫盲还是可以读一遍。文笔不如明朝那些事儿读起来让人感觉顺畅和舒适 但是也还行。
1 有用 草莓公主 2019-12-20 12:07:54
我觉得写的还不错。。在通俗和学术上结合的很好。。不像明事有点拿通俗哗众取宠的感觉。。比较喜欢作者在写历史人物和事件时会加上史书出处。。大部分出自资治通鉴。。唐史还是比较靠谱的。。有些主观描写比较尴尬。。比如武则天这里哈哈。。印象最深的竟然是封常清!!!我看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