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启蒙 短评

热门
  • 109 罗成 2018-12-13 23:01:57

    如果说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是对启蒙运动反对,那么平克就是对启蒙精神的辩护,前者提醒我们注意理性的危险,后者提醒我们不要忘了理性的历史功绩走向反理性的极端,两者并不矛盾,如同开车的刹车和油门。

  • 90 rainbug 2019-01-18 23:45:49

    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谬误,感觉这本简化主义的大杂烩暗示了平克已没有能力再在本行专业里深入下去了!

  • 74 无有为 2019-03-12 21:31:22

    在乐观的部分,平克塞满了证据,大量的数据佐证世界在变更好。在需要论述的部分,平克塞满了名人名言,唯独罕见他自己的见解。所以这本书的一颗星给平克对世界的爱,一颗星给平克的材料整理工作,一颗星给数据本身。

  • 56 TTIM 2018-12-29 23:17:05

    我们出生在一个无情的宇宙中,被残酷竞争的力量塑造成一根曲木。然而,我们拥有递归式组合思想的能力,可以对自身的思想进行思考。我们有语言的本能,让我们可以分享经验和创造。我们因拥有同情的能力而变得深沉,懂得珍视、想象、怜悯和惋惜。带着这些天性中的救赎,我们终将战胜那些折磨我们的力量。

  • 55 2019-05-27 12:23:39

    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反复想起盖尔曼评价爱因斯坦的一段话:“爱因斯坦老年的照片、塑像到处都是(例如在华盛顿国家科学院广场上的塑像),但这个年老的爱因斯坦再没有作过什么重要的贡献,而他年轻时不仅作出了所有惊人的发现,还穿戴整齐,英俊潇洒。”这段话把爱因斯坦替换成平克同样成立,只是平克没有那么广富盛名也没有什么惊人发现,英俊潇洒似乎也谈不上,书如其人,充斥着野心勃勃但言之无物,拼命想把所有东西塞进一本书里,字数爆表的同时思想深度却浅薄得可怕。珍爱生命,不要读它。

  • 12 Nelly.L 2019-01-31 23:07:07

    预定进入今年最佳图书名单了!对于一个媒体工作者/self-claimed intellectual来说,本书的价值在于:1. 进步需要从历史长时段来看,因此坏事总能让人有“人心不古”的唏嘘;2. 数据分析是掌握事实的有力武器,这一点对人文社科同样适用;3. 媒体需要思考,追逐爆炸性新闻的本性是不是对当下这个极端主义盛行的世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 左翼和右翼都有自己的偏见和认知失调,当人感到自己的身份受威胁时,总会下意识地寻找“证据”反击,因此将社会议题“去政治化”是谋求理性的唯一方法;5. “倒退思想的吸引力是永恒的,理性、科学、人文主义和进步的实力,总是需要被证明的”。

  • 14 litinan 2019-06-08 12:07:22

    第一章讲熵增、进化、信息是决定人类进程的三大核心因素,比较值得一读。其它章节只是堆砌材料,乏善可陈。

  • 12 Moon 2019-01-16 18:31:39

    平克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让我们能够更客观地看待启蒙运动以后所取得的一系列惊人的成果,而不是听信媒体上的关于文明日渐衰弱、末日终将来临的危言耸听。正因为媒体也包括一些左翼知识分子喜欢宣扬悲观的情绪,以及将一些负面事实过分放大,使我们对理性、科学精神乃至于社会进步的事实有所怀疑,甚至走向反启蒙的歧途,去相信宿命论或伪科学。在平克看来,无论是饥饿、贫穷、暴力、种族歧视、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等,都并非进步导致的,而进步恰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手段,他从17个方面入手,用了大量数据和图表,无可辩驳的证明进步的价值,这也构成该书主体部分。如果说人类真的遇到什么重大危机,那就是罔顾这些已经取得的成就,而否定启蒙背后的三个重要价值:理性、科学与人文主义。阅读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大的勇气,也给了我们乐观起来的理由

  • 8 bin. 2019-02-13 13:37:48

    拿到书就感觉不靠谱了,如果是专业一点的书不会用这种纸和出版公司。看完更是觉得,平客真的可以把自己的头像放在书封面来展示自己畅销书作家的能耐了。比同路人李开复强一星。

  • 11 zifangsky 2019-08-01 23:22:42

    个人评价4分。首先,我被豆瓣评分骗了,本以为是美味的精神食粮,凑近看却发现是烂冬瓜,真是坑啊。其次,这本书质量很一般,严格来说是“全面而平庸”。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时常想起去年读过的《今日简史》,也是像这本书这样企图在一本书里论述20多个比较宏大的命题,然后结果就是全书变成了言之无物的大杂烩。不仅读起来枯燥乏味,耐着性子读完发现对自己的思想也没有任何启迪效果,同时还会在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我为什么在读这本书? 总结:别看这本书封面好,字数也多,实际上没有什么深刻思想,建议不要读这本书了,读了就是浪费自己的金钱、时间以及生命。

  • 6 Asahi 2020-06-15 18:57:23

    图书馆送的。在校看的最后一本书。感觉是本大杂烩就没认真看,也不会推荐朋友看。可能高中生可以看看?

  • 4 磐礴斋老道 2019-10-16 12:38:59

    其实和《事实》说的是同一个问题,我们应当进行理性的思考,虽然知识面和描述远好于《事实》,但是实践解决方法不如其明确。

  • 9 greatabel 2019-03-31 16:57:25

    #抱歉,虽然我认同熵,但我不相信进化论(从不在公共场合说),前者是暂时可信的科学理论,后者只有很少的证据,而且有太多证据至少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有些事情概率上简直不可能。如果说自然选择的存在帮助筛选了种群,我还可以接受。现行进化论的地位和它的证据支撑度,完全不成比例。 #把人类轴心阶段归结于热能增加,就好像说我解出一道难题是因为我今天多吃一个汉堡,嗯,完全瞎扯。 #人类平均寿命增加,这个要看怎么看了:如果把每个降生过的都算上,堕胎的寿命算0.1,非洲都没被统计就被饿死的小孩都算上,人类平均寿命还真不好说! # 环境问题终将解决,目前对环保过滤了,真不知道哪儿来的盲目自信? 这书完全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也觉得乐观挺好,但是盲目乐观并不能说服别人,有点价值的反而是哈耶克的话。

  • 7 猫的猫次方 2019-09-11 21:14:19

    虽然我站理性 但论述并不充分。一个是没有定义什么是“好坏善恶”(虽然我觉得没法定义),人类进步变“好”代表世界也变“好” 吗?另外 既然宇宙没有什么目的性 像《发条橙》一样哪怕有人选择“恶”选择“非理性”也是ta的自由意志 你愿意“善”就“善” 其实都是自己的理解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承担各自选择所产生的结果就行。本身各种所谓道德法律的约束也是人为的 随着时间变化的利益相关个体博弈的阶段性结果 真心没那么普世……

  • 5 出羽山地 2019-04-04 11:57:53

    期待很大,但除了前两章,读起来几乎索然无味,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三星给平克扎实的资料梳理。

  • 3 深夜球迷 2019-02-10 19:28:30

    ★★★☆悲观主义者看这样乐观的书乐观不起来,较浅。

  • 3 moria 2019-12-03 21:21:53

    如果用条理清晰、论据详实、发人深省来评断这是一本好书,那是否就等于承认感官体验已经成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当下的启蒙运动”带来的物质欢愉被确认为可以表达精神世界所需的永恒本相时,那“理性”自身又与宗教有何区别呢?世人无法抛弃尼采的原因正是因为深知理性只是欲望的延伸:“上帝已死并已化身英雄”可使人类的本性欢腾。今天大部分的我们能在祖先从未有过的靡迷中如伊壁鸠鲁般醉生梦死的生活,难道不正是那些少数英雄们用技术这个“理性”的奴仆满足了本我的欲望吗?弗洛伊德至死都无法用科学实证法阐述他的理论,荣格却坚信我们只有用“心”才可以解释“心”。对立才是世间常态,因为对立和统一就是。如果一定要说“理性”可以让一切虚妄无处遁形,那最终包括“心”在内的一切就只能成为“物”的奴役。

  • 4 吴焚舟 2019-01-31 22:46:35

    整体感觉:全面,平庸,而且漏洞不少。(用男神的话说就是:内容当然有可以探讨的余地)看在平克老师是个好人的份上还是给个三分鼓励分吧

  • 6 null 2019-03-14 17:27:22

    2018 年底的书,洋洋洒洒 60 万字。如果你近三年没有读过社科新书,那么有这一本就够了,虽然我怀疑三年不读书的你读完这本书可能需要十年。如果你近一年读过 3 本以上的社科书,那么这本书就完全没价值,nothing new. 假如 平克 的思想深度居然就到此为止了,那么他也就该到此为止了。勉强给三颗星吧。

  • 3 夜色温柔 2020-01-14 18:35:45

    最后一章粗粗翻了一下就没看,对于第二部分的各个进步方面倒是慢慢看过去,感慨就是现代如此好的生活简直就是奇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