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短评

热门 最新
  • 46 danyboy 2019-01-20 20:24:56

    总体上很平淡,可以一读。作者根据现存史料和已有的中日研究著作,向日本读者做一番关于曹操的通俗评传,遵循的是家庭出身、仕宦、官渡和赤壁、当魏王至死亡的常见线索。作者没有提出惊世骇俗的观点,而是对围绕曹操的一些史料进行辨证,一些观点进行评析。最有趣的有一点,就是作者通过曹操来证明对中国历史及政治的基本判断:“中国的专制制度,是中国民意的反映,源于中国民众的忧虑。”换言之,认为是中国的民众塑造了中国的专制制度,这一点我是赞同的。

  • 15 匪有韭无赚梁皇 2019-01-12 20:39:33

    大家小书,贵在明畅谨严,线索清晰,几无一字废话。通俗之余,在一些小专题中,也颇见作者站在更高位置的独特思考,给人启发。

  • 10 梅花牛 2019-01-26 23:18:35

    从结构和行文都非常喜欢,明显感觉作者有意控制了笔触,分寸感极强。所以整本书不枝不蔓,读起来赏心悦目。叙事重逻辑、重梗概、少铺排,没废话,对于作者自己的观点都言明在先,且在我看来都言之有物,绝对值得一读。靠后有一章,详写了曹操麾下重要人才的出身及社会关系,论及了当年的人才构成以及曹操用人方略的实施情况,这些东西以前在我脑中是散乱的知识点,但此一章使我能更好地消化,实在是开心极了。

  • 6 花想蓉 2019-01-18 21:42:13

    2019年第九本书!日本学者堀敏一先生旧作的中文版,写的是19年2月出版,然而1月16号当当就打了五折,17号收到,今日去桂林路程漫长,在飞机上看完。本书结合了一定考古资料,但遗憾作者未能有机会看到曹操墓的新资料和研究成果;本书主要还是以《三国志》及裴注为主要史料,未能有多少创见,史事分析也比较浅显,只适合初学者和对三国史的业余爱好者。不过值得肯定的是,本书立论公允,无偏见,无溢美,较为平实,但也有部分分析值得商榷,比如作者从《蒿里行》看出了曹操对创建新秩序的积极和信心,难以苟同。

  • 6 中世与近世之间 2019-01-11 17:54:14

    说实话,我读过的几本堀敏一的著作都感觉一般。而且这本书未免太过单薄,视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没什么意思,还是看张作耀的吧。希望国内引进日本学者的著作,注意学术性,普及读物还是以填补空白特别是日本史为主吧。

  • 5 於沐 2019-02-02 10:18:56

    基于《三国志》及裴注,对曹操不吹不黑,颇为清要。有些小节会带点意外的吐槽和八卦。论及专题像屯田和租调,读来也不啰嗦。脚注里的译者、编者和审定者让人恍惚觉得脚注里也有一场好戏。

  • 5 沈一贯 2019-01-18 23:34:23

    跟风读了这本书。全书多是叙述,很少评价,简明扼要。心理分析恰到好处。译笔很好。

  • 4 翼犀稀 2019-02-02 22:43:28

    我自然也是非常喜欢曹操,但是这部著作原版似乎有些旧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没有包含在内,如复旦大学曹操家族DNA的研究发现等等。

  • 3 惊蛰小白 2019-03-20 23:26:11

    在作者笔下,演绎的归演义,曹操的归曹操,因为“他的努力是为适应当时现实而进行的”。除了对史实梳理,对人物的客观叙述外,这本书另一个亮点,便是作者时不时会在史实之间宕开一笔,让自己的观点像彩蛋一样出现,克制又不乏幽默。

  • 2 弓箭 2019-03-04 23:39:16

    读完,我更感兴趣的是,曹操小时到仕途的过程。看不起老爸,年轻要改变当时朝廷的想法,连坐罢官,恢复之后自动请辞的过程。不一不是一个有志青年的思想变化,直到想清楚,用自己作为印子来改变的行动而成为我们所看到的曹操。

  • 4 每天死去一点点 2019-03-10 13:38:25

    学术大家的历史人物通俗普及版,篇幅短小,角度多样,语言精练,创见不多,但难得的将人物置于时代大背景下全方位勾勒。生逢乱世,旧制度崩溃,新制度未成,一代枭雄只能辗转腾挪,见招拆招,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终创下不世之功,然始终未能一统,可敬可叹。再伟大的历史人物,终究受制于时代。豪族、名士时代,魏晋南北朝贵族制尚未成型,人才选拔,虽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名士垄断,但还是只能依靠名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曹操也算是过渡时期的过渡人物。

  • 2 太常寺协律郎 2019-02-01 19:04:42

    短小,轻灵。看得出作者谨慎中立,将原始史料整理好放到我们面前,试图还原最真实的曹操。

  • 3 韧勉 2019-02-02 17:32:42

    从最初这本书找译者时就开始关注,终于出了,陈苏镇校订。堀敏一的思考简明扼要,他的这部曹操的传记主要基于东汉相关传世史料之间的互证,尤其是利用《后汉书》的名士分类列传当中的指导精神与曹操的个人经历对比论证,恰到好处的把握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时代价值,为如何写好人物小传提供了一个有建设性的角度。

  • 2 暗夜大佬 2019-06-26 01:27:01

    作者是重文轻武的。在“三国”中最经典的两场战役——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在这本书里只寥寥数页,完全看不到战役前后的紧张感。而战争的间隙中,如何屯田租调制度的整顿,如何吸纳更多的人才等等,则用了大量篇幅来说明,也突显了历史的意义。那些曹操麾下光辉闪闪的武将则寥寥数言,文臣们则有更详尽的说明。这样处理,除了补足《三国演义》中未尽述之部分,通过维稳上的说明,也可以见曹操的管理才能。

  • 2 木匠徐 2019-03-25 00:16:07

    日本学者这种短小精悍的书真可爱!

  • 4 神仙水 2019-01-14 19:17:32

    喜欢这类细腻得体又不失分寸的描写,这么复杂的人物很难还原。但是打开一些独特视角还是很有增益的。这个包页跟封面就值得收藏~

  • 1 Fitzcarraldo 2019-01-23 09:23:18

    大家小书,举重若轻,重在历史叙述,节奏明快,详略得当,对《世说》引用颇多,增加了趣味性,也没有放弃谨严的提醒。全书很少牵引史学争鸣,不做过多史评,也符合大众史学的基本原则。整本书的装帧设计很好,但九万字一本小书搞成这样还是太奢侈了,能不能考虑小开本软精装,定价在40以内,感觉会更有亲和力。另外,继续哀求美编别再用小五号字双倍行距了。

  • 1 很忙很低调 2019-01-21 20:17:27

    难得有依托《三国志》写曹操,把他当主要人物当成正常历史人物写的书。

  • 0 天蝎小猪 2019-07-03 12:43:44

    这可能是最简明扼要的曹操传记了(虽然自认为目前读过最好的曹操“传记”还是王晓磊的《卑鄙的圣人:曹操》,但那毕竟是小说笔法,添加的成分和渲染的内容非常多),而且看得出作者保持着日本人治史一贯的严谨,作出论断不光要其来有自,把握不住的不妄加评判,即便写出看法也会加上“推测”“可能”之类的词汇。诚然,本书总体有些偏普及色彩,几乎没有什么陌生或意外的内容,不过作者专门谈了屯田制、人才观念对曹操政治生涯的影响,以及《三国志》《三国演义》的区别和三国历史研究角度切入问题,这些都是比较少在一般的曹操传记作品中能够读到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