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罗池,你是做翻译的吗?是来搞笑的吧,居然连“呼啸君”都能译得出来,“你在寻求怎样的音节啊,呼啸君,在睡眠的彼岸?快说”,整个句子译出来有一种洋洋自得在其中,好聪明的翻译家。还有这句,“哦笨鹅,且看灵魂孤独地高飞,在你们冰冷的车驾之上,向着诸天”,哦笨鹅,好一只笨鹅。 就是这句译得还可以:是青松甜蜜我的身体。是白色的鸢尾让我美丽。 翻译其实是件严谨的事情,但在诗歌中又蕴含着诗意和意趣。如果把这种意趣理解成搞笑,那就太过分也太不尊重诗歌了。
我以为史蒂文斯像马特兰德,但读完诗集发现他其实与马拉美、夏尔亲近,他们像“活在一个永久的梦里”,用诗歌创造了一个我们向往却永远留不住的世界。但史蒂文斯的诗不像马拉美那样用隐喻展开时间与空间在抽象中去指认精神的有限与瞬时,也不像夏尔用连绵密集的意象和目眩的词语将诗的世界建立在遥远的非真实的岸滨,他的诗较之两者更为逼真地还原了想象向现实的过渡,像独自出航的水手,受黑鹂投影的引诱,在非现实与现实,“在头脑和天空之间,在思想和日夜之间”追索,对生活瞬间的披露吸引我们向抽象上升,纷至沓来的想象紧密而浓厚地萦绕着我们,仿佛我们也听到了塞壬的歌声。巴尔扎克说,作为诗人的生活在他的一生中至多只有十二天。那读这样的诗作,诗人将在场与不在场的感觉传递给你,诗人的生活应该不止十二天了。
译和注都很好
从译诗来看,读起来有些拗口,也许这并非是最佳译本。或者说史蒂文斯的诗歌至今尚未有非常理想的译本。但从丰富的译注来看,这是目前最有参考价值的译本。对应原诗的意象一看便知,罗池对语词最细微之处的考证,对诗行的打磨和上下文的阐释,其依据大部分都是令人信服的,尽管译诗没有一些经过“处理”的译本简洁顺畅。史蒂文斯诗学的中心是想象,蓝色的史蒂文斯,想象也是蓝色的,一如梵高的星夜。他在想象中创造了世界的秩序,就像蓝色吉他手弹奏的如其所是之物,那想象的青松,想象的蓝鹊,赋予艺术以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最高虚构”,也即是诗。艺术家创造的世界,诗的艺术与真实,这是史蒂文斯诗歌最重要的主题。“她是她在其中歌唱的那个世界里 唯一的巧匠。当她歌唱,大海,无论它有怎样的自我,都将成为她歌中的那个自我,因为她是创造者。”
几乎可以说是我个人读过的翻译得最好的诗歌译本了,恨十星太少
注释真棒
讀史蒂文斯,如進行一場漫長的禱告,必須等世界足夠安靜才能進行。
把深奥摊平,得到一个分形。自评:国产凌凌漆;没写译序,扣1分;错漏多多,扣1分;不是双语,扣1分;最后得分:4分。
阅读体验很独特。这个译本有一种自由的力量。之前没有接触过史蒂文斯,读与不读译注,对这个诗人的认知差异略大,也许他不是独创了一类诗的技艺,而是独创了一个认识论分支,有时会觉得介于尼采和蒙塔莱之间。最喜欢的是《蓝色吉他手》,整个读下来有种从宁静到热烈最后复归沉寂的、如歌的感觉。对比读了其他一些译本,在一些地方有语义上的出入,但还是最爱这个译本。世界要叙述者阐述自身,而言语一旦吐露,就存在传递误差。正如吉他手面对如其所是之物时,无视,无奈,无所谓的那种情绪。
其实是一个相当不俗的译本,贯穿了史蒂文斯一生各个时期所有诗集,很好在修辞和玄理之间做了平衡。但还是想吐槽下巴别塔这个系列,完全没有前言和后记,对译者诗歌挑选以及翻译理念没有做任何解释和说明,让人觉得整个系列策略很轻浮。
列宁坐在湖边的板凳上,搅扰了天鹅的安宁,他不是属于天鹅这样的人…
翻译是真的太烂了
去年今年读了好多本史蒂文斯...
“大海便是某种嘲弄。 冰山布景在讽刺。”
史蒂文斯 诗选 感觉不错
相对同期出版的马永波译本略显单薄,没有前言和跋记有些吃亏呀。
注释非常详尽,但是翻译上对字词的把握似乎不尽人意,总觉得大部分诗读起来一股雕琢而干瘪的味道,词义的指向也显得奇怪又混乱,这不是我印象中的史蒂文斯啊……
读这本诗集最大的体会是自己是个文盲。。。还是不要打分为好。
instructive and illuminating,但也不能尽信
用诗歌形式写哲学真的是太灾难了😶
> 观察一只黑鹂的十三种方式
42 有用 smile 2019-10-04 21:10:10
罗池,你是做翻译的吗?是来搞笑的吧,居然连“呼啸君”都能译得出来,“你在寻求怎样的音节啊,呼啸君,在睡眠的彼岸?快说”,整个句子译出来有一种洋洋自得在其中,好聪明的翻译家。还有这句,“哦笨鹅,且看灵魂孤独地高飞,在你们冰冷的车驾之上,向着诸天”,哦笨鹅,好一只笨鹅。 就是这句译得还可以:是青松甜蜜我的身体。是白色的鸢尾让我美丽。 翻译其实是件严谨的事情,但在诗歌中又蕴含着诗意和意趣。如果把这种意趣理解成搞笑,那就太过分也太不尊重诗歌了。
17 有用 孟冬 2019-04-07 19:16:02
我以为史蒂文斯像马特兰德,但读完诗集发现他其实与马拉美、夏尔亲近,他们像“活在一个永久的梦里”,用诗歌创造了一个我们向往却永远留不住的世界。但史蒂文斯的诗不像马拉美那样用隐喻展开时间与空间在抽象中去指认精神的有限与瞬时,也不像夏尔用连绵密集的意象和目眩的词语将诗的世界建立在遥远的非真实的岸滨,他的诗较之两者更为逼真地还原了想象向现实的过渡,像独自出航的水手,受黑鹂投影的引诱,在非现实与现实,“在头脑和天空之间,在思想和日夜之间”追索,对生活瞬间的披露吸引我们向抽象上升,纷至沓来的想象紧密而浓厚地萦绕着我们,仿佛我们也听到了塞壬的歌声。巴尔扎克说,作为诗人的生活在他的一生中至多只有十二天。那读这样的诗作,诗人将在场与不在场的感觉传递给你,诗人的生活应该不止十二天了。
5 有用 叟咬叟 2019-05-14 20:00:19
译和注都很好
7 有用 🌸五月雨永远🌸 2020-05-26 23:58:11
从译诗来看,读起来有些拗口,也许这并非是最佳译本。或者说史蒂文斯的诗歌至今尚未有非常理想的译本。但从丰富的译注来看,这是目前最有参考价值的译本。对应原诗的意象一看便知,罗池对语词最细微之处的考证,对诗行的打磨和上下文的阐释,其依据大部分都是令人信服的,尽管译诗没有一些经过“处理”的译本简洁顺畅。史蒂文斯诗学的中心是想象,蓝色的史蒂文斯,想象也是蓝色的,一如梵高的星夜。他在想象中创造了世界的秩序,就像蓝色吉他手弹奏的如其所是之物,那想象的青松,想象的蓝鹊,赋予艺术以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最高虚构”,也即是诗。艺术家创造的世界,诗的艺术与真实,这是史蒂文斯诗歌最重要的主题。“她是她在其中歌唱的那个世界里 唯一的巧匠。当她歌唱,大海,无论它有怎样的自我,都将成为她歌中的那个自我,因为她是创造者。”
7 有用 吴起 2019-01-13 13:25:45
几乎可以说是我个人读过的翻译得最好的诗歌译本了,恨十星太少
4 有用 坦克手贝吉塔 2019-02-21 13:19:01
注释真棒
2 有用 石湃溪 2019-09-27 09:47:29
讀史蒂文斯,如進行一場漫長的禱告,必須等世界足夠安靜才能進行。
5 有用 罗池 2019-01-27 06:22:30
把深奥摊平,得到一个分形。自评:国产凌凌漆;没写译序,扣1分;错漏多多,扣1分;不是双语,扣1分;最后得分:4分。
1 有用 亲爱的猥琐猪 2019-03-02 19:17:12
阅读体验很独特。这个译本有一种自由的力量。之前没有接触过史蒂文斯,读与不读译注,对这个诗人的认知差异略大,也许他不是独创了一类诗的技艺,而是独创了一个认识论分支,有时会觉得介于尼采和蒙塔莱之间。最喜欢的是《蓝色吉他手》,整个读下来有种从宁静到热烈最后复归沉寂的、如歌的感觉。对比读了其他一些译本,在一些地方有语义上的出入,但还是最爱这个译本。世界要叙述者阐述自身,而言语一旦吐露,就存在传递误差。正如吉他手面对如其所是之物时,无视,无奈,无所谓的那种情绪。
1 有用 Peter Cat 2020-04-24 14:10:37
其实是一个相当不俗的译本,贯穿了史蒂文斯一生各个时期所有诗集,很好在修辞和玄理之间做了平衡。但还是想吐槽下巴别塔这个系列,完全没有前言和后记,对译者诗歌挑选以及翻译理念没有做任何解释和说明,让人觉得整个系列策略很轻浮。
1 有用 愚岛 2020-06-18 19:28:51
列宁坐在湖边的板凳上,搅扰了天鹅的安宁,他不是属于天鹅这样的人…
1 有用 鱼子大猫 2019-05-31 22:17:19
翻译是真的太烂了
2 有用 夜河 2019-01-23 19:37:47
去年今年读了好多本史蒂文斯...
1 有用 孔默 2019-05-12 22:09:06
“大海便是某种嘲弄。 冰山布景在讽刺。”
1 有用 卡西莫多 2019-02-25 21:04:11
史蒂文斯 诗选 感觉不错
1 有用 晁澄伟 2018-11-16 09:49:40
相对同期出版的马永波译本略显单薄,没有前言和跋记有些吃亏呀。
0 有用 超超 2020-04-18 14:40:11
注释非常详尽,但是翻译上对字词的把握似乎不尽人意,总觉得大部分诗读起来一股雕琢而干瘪的味道,词义的指向也显得奇怪又混乱,这不是我印象中的史蒂文斯啊……
1 有用 人菜瘾大 2020-04-18 22:20:56
读这本诗集最大的体会是自己是个文盲。。。还是不要打分为好。
0 有用 滑步东 2021-10-24 12:17:13
instructive and illuminating,但也不能尽信
0 有用 外物不可必 2021-11-26 02:56:38
用诗歌形式写哲学真的是太灾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