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的洞口 短评

热门 最新
  • 37 后浪 2018-11-20 16:14:14

    黄国峻在台湾新锐作家中可谓备受期待,张大春说要靠他“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杨牧则表示“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在这本遗作中,黄国峻书写了一位追寻爱情的男人,他的平凡人生的一些似乎“无足轻重”的片段:对生命的矛盾、灵与肉、改变与因循、建立关系或安于孤独等问题,黄国峻以其特有的纤细的笔触,对此进行了真诚而深刻的描绘。

  • 47 影随茵动 2018-12-30 17:40:05

    英年早逝,未完成,探讨都市人情感的出路,文字细腻湿润,是很有调性的作者,而成就这种调性的恰好也是杀死他的毒药,这就是文学总是让人矛盾的地方。

  • 42 珍妮的肖像🦄 2019-02-13 21:42:02

    作者自杀,留下这部写到一半的长篇。但完全可以当做有留白的中篇看待。时间无穷动的惯性单向而去,“知与觉”永远只能站在俯瞰处,因为“知与觉”的距离与延迟,永远不在当场。开始的疏离隔阂,在欲望来临,反遭悬丝千条的迷阵反噬,作者笔力与通感太好,内耗出自自索。唉,写的还是好,四星半

  • 34 danyboy 2019-02-27 12:22:40

    今年的第四个五星。1、虽然是未完成的长篇,但基于作者的风格意蕴和人物的完整性,我认为这个小说可以看做是一个完结的中篇,结尾戛然而止,意境未尽但已完备。2、比《度外》上了一个很大的档次,《度外》用了太多刻意的修辞和繁琐描写来传达作者心灵的细腻,唯恐词不达意,却显得晦涩了,而本书能够用流畅、简单的语言精准表达作者的心境、孤独和困境了。3、就小说本身而言,这个故事里的男主角内心极为自苦、矛盾,既是作者的写照,也是一旦回望自己就会陷入孤苦的中年平凡人。中年啊中年,欲望仍然炽烈但志气已经枯萎,绝不是青年人爱说的“丧”。

  • 23 momo 2018-12-18 23:47:03

    这本语言很成熟,没写完,但其实不太重要,喜欢黄国峻的人谁在意剧情呢。随便翻开一页都能开始看,细节和语言就这样迎面冲击,像喝很纯的酒,刚解冻的泉水

  • 6 成知默 2019-04-03 15:06:59

    2019036:未竟之作,如此戛然而止,却也不觉突兀,反而有种残缺的余韵。黄国峻写了一个平凡的中年男人在情欲之间的挣扎,灵与肉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背离,即刻的爆发与长久的禁制之间的撕扯,但其实情欲只是表象,所有的求而不得、自困孤绝都是源于始自童年的生命中的种种亏缺,情欲只是一个出口,或者说一个灵、欲、心三位于一体的女性,只是他填补缺憾的象征,让他“甘于接受一切亏缺的至高价值”。林建铭的自伐殆尽,何尝不是不是作者的自苦自限?

  • 5 陸鰅痷 2019-02-01 15:40:01

    佳处尽在字里行间,难以言明。

  • 7 毒妇脸少女心。 2019-07-07 13:05:31

    看惯了男人把自己当作女人来写,来看看男人是怎么写男人的吧。

  • 5 恶鸟 2019-11-30 19:38:53

    这本虽没写完,但比黄国峻之前两本小说更好看,可惜,台湾小说江山之一的人物,就这样陨落了

  • 3 把噗 2019-01-01 14:57:32

    一种自死的语言。

  • 4 海带岛 2019-01-22 14:22:45

    文字比《度外》成熟,很顺滑,叙述对象转换已经不添加任何额外过度,幽灵一样。前三章精彩。第四章下沉。第五章在铺后段故事了,但是作者自杀了。没写完肯定是有影响的,这部和《度外》要完成的东西不一样,所以不能说和故事没关。但反过来,因为停笔前那一大段心理描写构成的焦虑,让人无法忽视作者的死本身对他故事氛围的完成,虽然这么想特别不好吧。

  • 3 欢乐分裂 2019-04-19 14:38:53

    无论是语言的流畅度还是时空转换的顺滑无痕,皆比《度外》更精进一层,如观默片残片,未竟断卷的回声震荡在作者笔触与读者视线交错的框外,产生的涟漪波动余韵如书末越来越接近的「死界」;现存部分架构的人物网已呈煌煌之势,旁支人物亦够趣味。“死的肉体痛苦是人最后的经验”,他在至高的孤独中渴望窥见能参透这至高死亡的奥秘,情欲、性灵与心灵的结合无疑是通向这洞口的途径,于是他“渴慕得到一个异性的降临,并因此得到天启式的醒悟”。

  • 4 细雪晴臣 2019-01-02 22:02:17

    主人公是我。

  • 6 cyberuta 2019-03-03 13:58:14

    看过的一些台湾作家写的小说总是很抽象,一直以来也不太喜欢这样的小说,觉得它们矫作。更喜欢的小说写作风格是详实。可在读这篇小说时,突然发现其实这些就应该是这样。一个人一件事本来就是很复杂。那怎么该把这些人、事降维、形塑到原本就具有抽象性的文字里呢?可能就得选取他们的一部分,再盯着这部分按照自己的喜好可劲造吧。这篇小说最让我惊喜的一点是林建铭和陈怡君的内心独白转换。刚开始林陈是在一个空、时间里的。所以他们俩的独白经常就在一个自然段里转化。在读的过程中,我也常常厘不清楚,这个“他、她”是谁啊,这是开始另一个转换了吗?明白这样的转换之后,就更喜欢这种写作形式。到了中间,林陈分开了,各自的独白各启另一段落了。在最后林陈在同一个空间时间里内心独白合在一起时,真有点想哭得冲动。还有半本没写完也可以,够看了

  • 5 LisaLeung 2020-07-13 23:39:03

    四月抑郁期间看的,作为修复语言能力的第一本。

  • 0 小川叔 2019-10-03 03:20:33

    中年,性无能,压抑与渴望,几个篇章的描述把人到中年的困惑写得到位生动,虽然是未完成的遗作,但作者塑造人物很到位,独特的转场方式会让你想到最近流行的那部,致命女人。特别棒的文学作品,很值得慢读。

  • 2 2019-01-18 15:56:52

    【2019012】触不到的想去碰触,触到的想要去虐待。细微的情绪,具象的物。没有多余的文字,未完成却近乎完成。黄国峻笔下的肉体是活的,富有变化、带有气息。按照灵、肉、现实的原理来制造出概念化的人,完成对“林建铭”的搭建。在损耗前追逐形色声影的感官,前卫的小剧团,人人都在表演中。林和陈在自溺自伐中如同水族馆的鱼,探出呼吸、又深陷水中。“鱼”的意象在反复,林建铭想用新买的衣服让自己年轻来配得上年轻人是一个不错的细节。

  • 2 项平 2019-08-25 15:24:39

    比《度外》少了点惊喜,多了笔力与未完成的遗憾。较“灵与肉”这些主题的名字,更觉得“遗憾”才是《林建铭》想说的意思,他足以完成却无所谓走下去了。自由在深处,祝福他也祝福我自己。

  • 7 后浪文学 2019-01-16 13:56:42

    “在灵性、欲望、现实的拉扯之中,我们照见自己干枯而空虚的灵魂。”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