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对日本美术颇有造诣的美术史学者潘力博士撰著的中国第一部全面、深入研究浮世绘的著作出版了。该书在原始、古代直至现代的日本美术发展进程中,赋予浮世绘应有的历史地位,在生动展现浮世绘历史的同时,还指出了来自中国与西方的影响,并涉及19世纪后期日本美术在西方广泛流行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日本主义”。配置的大量美术作品与摄影图片,使本书内容不仅限于日本美术,还有助于深入理解日本的历史与社会,以及人们对于美的感性追求与创造,乃至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
浮世绘的创作者
· · · · · ·
-
潘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潘力,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获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高级访问学者、东京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美术研究。 专著:《日本美术:从现代到当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浮世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获2008年第十二届华北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2010年第十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译著:《设计私语录》(日)原研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合著:《东方美术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 在《美术》、《美术观察》、《装饰》、《清华美术》、《中国美术馆》、《世界美术》、《浮世绘艺术》(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部分论文为《新华文摘》、《造型艺术》转载。
目录 · · · · · ·
导言
第一章 日本美术溯源
一、绘画样式的流变
大和绘缘起 大和绘样式
《源氏物语绘卷》 金碧辉煌的障屏画
二、禅宗精神
“空寂”与“闲寂” 空间意识
水墨余韵
三、“琳派”风格
工艺性特征 依屋宗达
尾形光琳
第二章 浮世之绘
一、浮世绘的社会文化根源
平民社会的文化胎动 浮世绘的前奏——风俗画
从风俗画到宽文美人图 歌舞伎的诞生
江户市民文化的策源地——吉原
二、浮世绘版画的始创
从佛教版画到木版插图 明代版画的影晌
新兴的江户出版业 菱川师宣始创浮世绘版画
第三章 美人画
一、早期美人画
杉村治兵卫 鸟居派始祖乌居清信
怀月堂安度派 宫川长春
浮世绘技术转换期的奥村政信 西村重长与石川丰信
京都画师西川裙信
二、“青春浮世绘师”铃木春信
“锦绘”的发明 婉约雅致《坐铺八景》
和歌意境 借用典故的“见立绘”
三、美人画的新样式
矶田湖龙斋 歌川派始槛歌川丰春
北尾派始祖北尾重政 胜川派始祖胜川春章
“清长美人”
四、“青楼画家”喜多川歌磨
知遇出版商茑屋重三郎 作为文艺沙龙的吉原
吉原之花 美人画的顶峰——歌磨“大首绘”
“青楼画家” 萧萧晚境
五、后期美人画
古趣盎然的鸟文斋荣之 菊川英山与溪斋英泉
歌川派的兴起 歌川国贞的“颓废美人”
唯美世界
六、春画
开放的性观念 浮世舂梦
“媚惑”与“神威”之美
第四章 役者绘
一、从鸟居派到“似颜绘”
源远流长的鸟居家族 “似颜绘”与胜川派
二、“鬼才”东洲斋写乐
空前绝后的役者大首绘 渐行渐远的其他系列
出版商的主导 透视浮华人生
身世之谜
三、人脉绵延歌川派
“万众明星”歌川丰国 “超人”国政
“武者国芳” 相扑绘
第五章 风景画
一、西方美术对日本的影响
南蛮屏风绘 平贺源内与司马江汉
二、明清美术对日本的影响
洋画师带来的透视与明暗178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
沈南薮的“宋元遗意”
三、舶来之作——“浮绘”
作为背景的风景 空间的表现
四、“画狂人”北斋
师出胜川名门’ 包罗万象《北斋漫画》1B
波澜壮阔《富岳三十六景》189万般风情“名所绘”
“但愿能有百年寿”
五、“乡愁广重”
风景画师的出发点 《东海道五十三次》
《木曾海道六十九次》 宁静致远“雪月花”
乱世愁情 “绳纹式”与“弥生式”的山水情怀
六、花鸟画
豪华典雅的狂歌绘本 葛饰北斋与歌川广重
七、走向现代的浮世绘版画
“明治的写乐”丰原国周221 月冈芳年
小林清亲的“光线画”
第六章 浮世绘的技术与艺术
一、浮世绘版画的制作
原稿“版下”的绘制 雕版
拓印 浮世绘版画拓印图解
二、技法与材料
形式演变 拓印技法
颜料 纸张
三、浮世绘版画的文化内涵
独特的平民艺术 强烈的生命意识
崇尚自然的文化心理
四、浮世绘版画的样式特征
非对称性构图 抽象的装饰性
明亮的色彩
第七章 席卷欧洲的日本主义
一、日本美术“飘洋过海”
早期的瓷器与漆器出口 来翔西方的视线
作为商业贸易的输出 西方出版物对日本美术的介绍
二、从“日本趣味”到“日本主义” 26g
安格尔“浪漫的美感” 布拉克蒙与“日本酒之会”
惠斯勒 埃内斯特·西诺与塞穆尔·宾
“日本主义”的形成
三、来自“日本主义”的冲击
日本美术中的自然主义 平面化的装饰性
四、“艺术的日本”
“大艺术”与“小艺术” 塞穆尔·宾与“新艺术”
第八章 浮世绘对印象派的影响
一、色与形的革命
马奈 莫奈
德加 劳特累克
二、“回到自然中去”
凡·高 高更
结语
附录
浮世绘年表
江户时代年号一览
“日本主义”年表
图版索引
浮世绘画师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春画”即古代中国的“春宫画”,春即春情,宫乃宫室,日本人略去了一个“宫”字,意在强调其世俗色彩。露骨描绘色情的浮世绘春画与美人画有着密切联系,都是由吉原文化衍生出来的题材,以其通俗而面向下层平民,是浮世绘的主要题材之一。日本学者白川敬彦指出:“如果说浮世绘是江户文化的精华,那么春画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从木版画的技术而言也体现了其精髓。因此,若不论及春画,浮世绘史将无法成立……对画师的论述也是不完整的。” 今天,日本学界对春画有深入的研究,不仅有丰富的出版物,还有不少专门学者并有各类专著出版,面向公众的浮世绘春画展览也在逐步开放。由于现实的原因,这方面的内容几乎完全没有被介绍到我国。作为浮世绘的一个主要题材,甚至是始源性题材,在全面考察浮世绘的论述中是无法或缺的。 一、 开放的性观念 从理论上说,日本人在性文化上的开放意识和人情伦理,与日本本土文化——原始神道密切相关。受原始神道理念影响,日本形成了以“诚”为中心的伦理观,即人们对内心真实的情感乃至情欲不加限制,任其自然发展。因此日本人的伦理观极富感情色彩,较少中国儒家道德,特别是在男女两性问题上,绝少严格的禁忌与规范。大和民族对性的崇尚,有如他们对自然的崇尚。作为“笑绘”的春画浮世绘春画由于表现手法夸张并具有滑稽性,也被称为“笑绘”,即表现出江户市民特有的乐天性格。如同在江户时期广泛流行的富有讽刺幽默风格的狂歌、黄表纸等大众文学作品那样,春画也属于戏作一类,超越常态的描绘并非一味追求色情表现,荒淫的猥亵感被滑稽幽默的视觉形态所消解,这也是日本春画不同于中国春宫画的实质所在。实际上,纵观日本美术的整体状态,可以发现日本民族很善于在造型艺术中表达“笑”的因素。无论是在作品中直接描绘或是通过暗喻手法引发,“笑”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不同造型艺术中。从绳纹时代的土偶到古坟时代的埴轮,从狩野派绘画到江户时代的佛像,都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春画 163 -
正如欧洲美术是以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为基点展开的那样,亚洲美术基本上以中国为中心展开。中国绘画和陶瓷、漆器等工艺品进入欧洲的时间也大大早于日本工艺美术品和浮世绘,并对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流行产生了影响。但是,在19 世纪末西方艺术转型的关键时刻,风靡欧美并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以浮世绘为代表的日本美术,作为日本美术母体的中国美术却无缘成为西方艺术变革的借鉴与样板。要从根本上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看到中国、日本和西方在美术观念上的差异。中国文化向来主张以哲学理念和思想品格作画、品画,不重形似而以气韵神采为最高准则。中国绘画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厚浸染,在“儒道互补”的文化长河中,庄子思想成为中国艺术的精神主体。以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为例,追求的是静心凝神、心与物游的“天人合一”境界,是将中国哲学所蕴含的心理空间对象化的结果,文人士大夫笔下的“山水”从来就不是自然意义上的“风景”,而是寄托个人情怀的精神乌托邦。北宋画论《 林泉高致》中关于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 说,完整阐述了中国绘画独特的时空结构手法。这显然与西方焦点透视法有着本质区别。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浮世绘的启示 380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浮世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浮世绘"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日本美术简史 7.5
-
- 和风艺志 8.6
-
- 浮世绘三杰 7.4
-
- 日本浮世繪簡史(修訂二版) 6.9
-
- 鲁迅藏浮世绘 7.4
-
- 日本原刻浮世绘 8.0
-
- 富士山与日本人 7.3
-
- 印度与东南亚美术发展史 6.9
-
- 日本浮世绘精品 7.7
浮世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从春宫图到浮世绘,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与“侘寂”是怎样形成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07年底,中华世纪坛曾举办过一场“日本浮世绘艺术珍品展”,弹琴的美人、乘凉的美人、梳妆的美人、沐浴的美人、插花的美人、赏樱的美人……摇曳生姿,尽显江户时代日本女性的婀娜风情。 在这些形态各异的美人画中,有一副画作格外醒目。画上是一个体态丰艳、肌肤雪白、发髻高... (展开)
是入门了解浮世绘,也是全面了解日本文化基本书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一名野生不专业艺术爱好者,对于浮世绘曾经一度喜爱到没边,导致身边的朋友都吐槽我。“南瓜,你闭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也要做什么。不可以有浮世绘元素和字眼,你需要冷静!” 是的,我确实需要冷静,因我那会对浮世绘的喜欢很表面,就像那时候欧洲对于浮世绘的态度差不... (展开)
精彩的浮世绘研究之书

浮世绘 | 虚浮人世间的璀璨生命之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1 / 日本美术的文化溯源 构成今天日本文化表层的是所谓“大众社会”“信息化社会”而采取的具有国际特色的文化。剥去这一表层,其下层沉睡的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再往下层是绳纹时代即农耕以前的狩猎采集文化。 ❤ 原生文明“绳纹之魂” 日本学者梅原猛将日本... (展开)
一场纸上的浮世绘大展
> 更多书评 4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0)9.0分 120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浮世绘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夏玄机 2019-01-02 22:55:38
很精彩。本来只想对浮世绘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但不仅如此,也对艺术与东西方交流有一个多角度的了解。
0 有用 郑人 2016-04-01 10:41:00
东洲斋写乐、歌川国芳是我的新欢
0 有用 日记家 2012-07-08 20:42:10
去年和小梁子一起去新氧艺看的展览,http://www.douban.com/note/240777576/工作室里面有一些关于浮世绘的书籍,潘老师这本内容比较详实,作为资料来说可以。今年据说又有
7 有用 Sophie bian 2012-04-10 13:26:25
几个世纪前,日本人都在哈唐哈宋哈明,几个世纪后,中国人都在哈日。不知是中国的文化退步了呢,还是日本的文化变得更先进了。。。
8 有用 小爱 2009-12-28 21:56:50
全书从纸张、印刷、版式设计到内容都很赞,脉络清晰,从浮世绘的起源、内容、分类、制作和技术、震撼欧洲的"日本主义"以及对印象派的深远影响一一做了详尽的图文叙述,堪称国内目前最专业最详实的浮世绘介绍书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