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甲午海战,国人聚焦已久,却又常辨常新。本书深度发掘中日双方文献资料,结合新近的水下考古成果,以丰富的照片、图解配合严谨的历史叙事,对这场牵动中日两国国运的旷世海战作出了新的解读。书中不仅详尽展示了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生动再现了惊心动魄的海战场面,而且将海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对海战前后反映出的技术和制度问题更是进行了深刻分析。本书对“昆明换渤海”一说是否成立,北洋海军是否存在战术选择和指挥失误,“致远”舰冲击的目标是谁、因何不幸沉毁,“经远”舰的沉没地点在何处等热点问题都有涉及,提出了独到且具有说服力的见解。
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的创作者
· · · · · ·
-
陈悦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悦,江苏靖江人,现居山东威海。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山东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委员,长年专注于海军史、近代军事的研究和普及,主要著作有《碧血千秋——北洋海军甲午战史》《甲午海战》《中法海战》《船政史》《北洋海军舰船志》《近代国造舰船志》《中国军舰图志(1855—1911)》等。
目录 · · · · · ·
序
第一章 风卷龙旗:战前的北洋海军
成军
组织机构
人员
舰艇
军港
训练、军事学术
经费之困
第二章 骄阳刺目:战前的日本海军
旭日旗下
组织机构
人员
舰船与兵器
剑出鞘
第三章 战争之路
针锋相对
联合舰队的密谋
北洋海军的备战
遭遇
初战丰岛
海战余音
第四章 大战序幕
巡海
困锁渤海
护航大东沟
联合舰队出动
第五章 阵形与开战
遭遇
北洋海军的夹缝雁行阵
日本海军的单纵阵
开火
第六章 第一回合
炮战泥沼
横阵变形
突击日舰
乱战
第七章 第二回合
进攻“西京丸”
“致远”舰,历史与传说
重创“松岛”
逃军
大战落幕
“经远”迷踪
分道扬镳
第八章 战后
残舰归来
战后的联合舰队
北洋海军的战后行动
方伯谦之死
龙旗舰队的背影
后记
附录一 黄海大东沟海战北洋海军伤亡人员名单
附录二 黄海大东沟海战北洋海军舰船伤损情况
附录三 黄海大东沟海战日本联合舰队舰船伤损情况
附录四 中日海军黄海大东沟海战参战主要军官小传
附录五 北洋海军黄海大东沟海战战斗报告
附录六 日本海军黄海大东沟海战战斗报告
附录七 黄海大东沟海战历史照片分析
附录八 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日双方参战舰艇线图
· · · · · · (收起)
第一章 风卷龙旗:战前的北洋海军
成军
组织机构
人员
舰艇
军港
训练、军事学术
经费之困
第二章 骄阳刺目:战前的日本海军
旭日旗下
组织机构
人员
舰船与兵器
剑出鞘
第三章 战争之路
针锋相对
联合舰队的密谋
北洋海军的备战
遭遇
初战丰岛
海战余音
第四章 大战序幕
巡海
困锁渤海
护航大东沟
联合舰队出动
第五章 阵形与开战
遭遇
北洋海军的夹缝雁行阵
日本海军的单纵阵
开火
第六章 第一回合
炮战泥沼
横阵变形
突击日舰
乱战
第七章 第二回合
进攻“西京丸”
“致远”舰,历史与传说
重创“松岛”
逃军
大战落幕
“经远”迷踪
分道扬镳
第八章 战后
残舰归来
战后的联合舰队
北洋海军的战后行动
方伯谦之死
龙旗舰队的背影
后记
附录一 黄海大东沟海战北洋海军伤亡人员名单
附录二 黄海大东沟海战北洋海军舰船伤损情况
附录三 黄海大东沟海战日本联合舰队舰船伤损情况
附录四 中日海军黄海大东沟海战参战主要军官小传
附录五 北洋海军黄海大东沟海战战斗报告
附录六 日本海军黄海大东沟海战战斗报告
附录七 黄海大东沟海战历史照片分析
附录八 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日双方参战舰艇线图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至1888年成军时,北洋海军的舰船实力超过了日本海军,位居亚洲第一。当时世界知名的英国《布雷赛海军年鉴》(The Naval Annual,亦作 Brassey Naval Annual)在介绍世界各国舰船力量时,以各国国名的英文首字母为顺序,将中国排在目录的第六位(第一为东道主英国 Great Britain,第二第至七分别是阿根廷 Argentina、奥匈帝国 Austria-Hungary、巴西 Brazil、智利 Chili、中国 China,以及美国 United States)。国人不查,虚骄地讹称北洋海军为世界第六强。若论真实的舰船实力,纵使在1888年成军时的全盛时期,北洋海军也根本无从跻身世界前列(19世纪80年代的世界海军强国几乎全是欧洲国家,真正的六强依次是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俄罗斯、德国),而在1890年后,原有的亚洲第一的荣耀也被日本海军夺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舰艇 -
由于当时开平煤矿的新任总办、原醇亲王府管家张翼为盈利考虑,将开平矿所产的优质燃煤出售商用,库存的燃煤多是散碎的劣质煤。当李鸿章要求向威海等地紧急输送大批燃煤时,开平矿根本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开采出足够的优质燃煤,仓促之间只得把一些积压的劣质煤也凑数运给海军,“煤屑散碎,烟重灰多,难壮汽力,兼碍锅炉。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多次就燃煤的质量问题向开平煤矿提出交涉和批评,然而并无积极效果。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剑出鞘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指文图书 战史系列(共5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奠边府战役》《太平洋战争:布干维尔战役》《中国上空的鹰》《基辅1941》《希望与毁灭》
等
。
喜欢读"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老迈的北洋全军之力对抗朝气的日军部分主力
一、中日战力对比 舰艇:1890后,亚洲第一即为日本(北洋水师世界第六的传言是源于按照英文首字母排序为第六),甲午前北洋水师共有42艘(包括从南洋水师、广东水师、船政军舰等调拨借用的),其中1000吨以上仅有13艘(7000吨以上2艘,2000吨以上6艘,1000吨以上5艘),并且设...
(展开)
>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沉默的甲午和这本书重复的多吗? | 来自小李 | 2019-05-02 20:19:59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每月一本大部头 (野原新之助)
- 支持保钓 (王荣欣)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8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史蒂芬.康康 2023-11-22 17:53:52 浙江
史料查阅的还是很充实的,不仅列举了清朝海军的史料,还有日本海军的相关史料。普及了很多之前会忽视却很重要的细节。(比如日本海军的指挥过程,甚至是指挥失误;清国海军排名;军舰晾晒衣物;方伯谦是否逃逸;等等逸闻都做了详实的论证和说明)
0 有用 叫我大波哥 2022-09-05 17:07:33 福建
很详细,很好
0 有用 吉祥天 2022-12-29 18:26:39 浙江
细节满满,建立在各种史料基础上,可读性也很强。最后作者说要通过我们自己发掘的史料遗址残骸,去争回我们自己关于甲午战争的话语权,感谢!
0 有用 在外我叫李林 2023-11-20 23:27:21 广东
讲述了甲午中日丰岛海战、黄海大东沟海战的经过。读完依旧震惊,清政府的内斗使得李鸿章建立的先进北洋水师无法补充弹药、无法更新船只,过于乐观的实力评估,信息传递的延迟和不准确,提现了系统性的无能。 战后仅一周,日本舰队又游弋在黄海上,准备找到登陆点,运送陆兵作战
2 有用 柴柴在db 2023-09-07 21:53:14 上海
一直以为日本开始现代化后实力大增所以才能打败三十年洋务运动培养出来的北洋水师,没想到日本各方面情况都和清政府差不多,内部问题也一大堆,作战时多次误解上级指令以致给中方可乘之机。对清廷和北洋水师存在畏惧心理,即便打了胜仗也不敢乘胜追击,反而逃跑了。 北洋水师的装备没有更新,经费被用来给慈禧修建颐和园只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是上层的权力斗争,以及观念问题,水师打造之初就是为了防御而不是进攻,所以之后不愿... 一直以为日本开始现代化后实力大增所以才能打败三十年洋务运动培养出来的北洋水师,没想到日本各方面情况都和清政府差不多,内部问题也一大堆,作战时多次误解上级指令以致给中方可乘之机。对清廷和北洋水师存在畏惧心理,即便打了胜仗也不敢乘胜追击,反而逃跑了。 北洋水师的装备没有更新,经费被用来给慈禧修建颐和园只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是上层的权力斗争,以及观念问题,水师打造之初就是为了防御而不是进攻,所以之后不愿意再花钱维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