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第二版) 短评

热门
  • 0 ninomia 2023-03-27 18:52:33 上海

    形式不同 内容与另一本教科书大致无差别

  • 0 Bravo 2020-12-29 17:26:07

    整本书通过对若干具体问题的分析隐晦的传达了一个观点:如果结构性的缺陷未能修正,那相应规定的增设成为具文,阅读过后也带给我相应启发,教义学思维在程序法学习中扮演何种角色

  • 0 文旦 2024-04-01 22:54:25 浙江

    读的第二本陈瑞华老师的书,与《刑事证据法》相比,更偏向专题形式,理论性有所强化。但本人所关注的减刑假释领域的刑事证据,本书几无涉及,仅就过程证据一章有所启发。

  • 0 看書寫作業 2023-02-10 01:18:13 天津

    真实的 现实的 刑诉味道的…(刑诉gap逻辑就是跟另外两本上下册的书建立的……

  • 0 WillShady 2020-02-04 17:01:23

    在我国刑事证据法雏形初立之时,陈教授走在理论前沿。在我国刑事证据法逐渐成熟之时,陈教授从实践反思理论,着实为大师之作!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