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与社会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7 法律史学者 2019-04-12 19:04:01

    好书,说译者心术不正的自己才是心术不正

  • 36 ZOEA 2019-12-05 09:36:46

    首先,非常感谢译者。在这个时代,翻译经典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尤其是对于青年学者来说。我是恰好看了一篇译者写的关于滕尼斯的论文,并了解到滕尼斯是他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便买了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阅读全书,可以感受到译者翻译此书的用心。之前对滕尼斯的了解只存在于外国社会学史中,以及和涂尔干的比较中。但真的只有读原典,从文本出发,才能理解他思想的丰富。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皇皇巨著,虽然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是放在他的时代理解,还是蛮感动的。即便是放在当下,滕尼斯探讨的问题还是很有启发性。

  • 3 一只小企鹅 2019-08-20 13:15:31

    新译本。不得不说,这是一本任何时候拿起来读,都能有所收获的书~

  • 2 凭泉 2022-06-05 17:18:08

    读得我自己都云里雾里的程度之下写了论文,个人感觉还算梳理清楚了。不见

  • 2 适兕 2020-06-25 08:32:36

    共同体研究的必备。

  • 3 獐子岛在逃扇贝 2021-08-17 23:51:52

    花了三天时间初读这本大部头。为译者序点个赞,这年头翻译经典著作真是出力不讨好。滕尼斯将其讨论的内容自诩为文化哲学,可却让人品出了东北乱炖的味道,第一卷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作五花肉和土豆,第二卷心理学作花椒桂皮,第三卷用法学的大勺翻翻炒炒,盖上锅盖炖十五分钟,淋上香油,老少皆宜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就出锅了。

  • 6 热河青年 2019-05-04 23:42:11

    不太理解,真不太理解。

  • 3 罗泽南 2020-10-10 14:17:48

    斐迪南•滕尼斯是一个出色的马赛克画家,他这里取一块绿色石头,那里取一块红色石头,最终却拼成了属于自己的崭新图画。这幅图画从细处看能发现所有伟大画家的技巧痕迹,从整体看却又是不同于任何一人的创想。

  • 0 行仁的喵 2022-01-26 03:26:14

    它对我而言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标准型

  • 1 狄狄 2022-01-05 19:35:40

    共同体的瓦解和社会的形成,堪称人类结合、组织方式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滕尼斯以“意志学说”为基础,从人的意识和意愿这一“内在视角”来解释共同体与社会的起源和本质,而非将它们仅仅当成外在的历史现象来描述,对他来说,“当历史只意味着收集事实时,它就既不是科学也不是哲学。”无概念的纯粹的历史观点不值得寻求,更为紧要的是“要发现其中的人类生活法则”。共同体式的关系,建立在直接的相互肯定上,是一种真实、有机的结合,对应于本质意志;社会式的关系建立在理性化的相互肯定上,是一种想象的、机械的结合,对应于抉择意志。二者之间的对立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身份与契约,分配与交易,默认一致与协定一致,温情与冷漠,狭窄与广阔,礼俗与法理,依附与独立等等,皆含于其中。最终,算计的、效率更高的世界取代了自生自发、温情的世界。

  • 0 马庄 2022-05-12 17:12:24

    着重阅读具体论述共同体与社会部分,其他如本质和抉择意志、自然法等,略。此处共同体接近于以血缘、地缘甚至友缘(没说趣缘)结合形成的小规模、可供直接接触的群体,家庭为主要代表形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乡村和小城镇及社团等。与之构成对比的“社会”,其理论大量借鉴马克思对商品和资本的论述,因而我的理解,此处“社会”更接近于以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为联结和动力机制伴生的“商品”或“市民社会”。(此处启发我去思考“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包括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应用,以及其他不同的联结人与人的机制和形式)二者对比很有意思的一点:共同体主张对物品的共同拥有和分享,社会则建立在人的私有从而互相竞争的基础上。前者约束血缘地缘关系的是长辈权威与习惯法,后者保障交换之达成的是契约和法律。顺此历史脉络阅读,一目了然。

  • 0 KMJ Zahng 2022-05-14 13:24:01

    共同体 哲学化

  • 0 Eleven. 2022-09-24 19:39:05 北京

    社会正序发展着,社会学的理论曲折前进着:还是关于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争论命题——不过文笔比涂尔干晦涩了好多。不是书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另外,真的totally能看出来19世纪对于社会学的研究是on the basis of物理思维这一点。且因为出版到了第八版,也totally能看出来滕尼斯已经实在编不出来新的导语和序言了。Inspiring的点依然是当时社会学家们的觉醒,从以往的诠释学走向实践性,毕竟,当历史只意味着收集事实时,它就既不是科学也不是哲学。

  • 3 captain 2022-05-07 21:21:32

    人类群体生活中的两种组合类型:共同体与社会。 共同体的类型建立在:1自然基础的群体(家庭、宗族);2历史形成的联合体(村庄、城市);3思想的联合体(友谊、师徒等)。 共同体的基本形式: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宗教共同体。 第一卷“共同体的理论和社会的理论”写这两种人类结合的关系形态和形成的秩序。(概念理论) 第二卷“本质意志和抉择意志”是解释两种生活类型的心理事实和原理。(心理学) 第三卷“自然法的社会学基础”是通过法学和政治哲学解读两种关系类型背后的规范和法权基础。(法学政治哲学) 卷与卷之间内容跨度比较大,需要丰富的背景信息。目前整本书没有全部读完,按照章节重点选择性的阅读第一卷和第二卷。感悟是在社科类领域的阅读中,对概念的研究极为重要。

  • 0 早睡要提醒 2024-01-20 12:25:33 海南

    通篇看下来,表面二分实则共同体和社会都是一种集体主义的生命化,无怪乎纳粹可以把两者杂糅

  • 1 Retrotopia 2022-09-06 20:26:45 江苏

    是不好读,本来以为书中会有更多关于共同体基本形式的论述,没想到只是简单带过。共同体让人想到古老的田园牧歌式的美好,而社会则是崭新机械的,滕尼斯的二元对立阐释好像对共同体有明显的偏爱,但在那个时代,或许发出这些颇具洞见的思想已着实不易了。

  • 0 笔刀 2023-03-14 21:01:27 北京

    稍微有点抽象

  • 1 One More Light 2023-05-27 20:47:30 辽宁

    学术无产阶级读什么都读不懂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