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译者: 夏雯韵
出版年: 2019-1
页数: 148
定价: 36.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守望者·经典
ISBN: 9787305210679
内容简介 · · · · · ·
它比《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圣殿》更卓越,
是现代美国小说负面想象的完美范例。
——哈罗德·布罗姆
▼内容简介
无信仰年代。每个信徒都是殉道者。
本书触及的精神上虚无问题,是现代世界一个核心问题。
小说主人公“寂寞芳心小姐”是一位男士,因主持同名专栏而得此芳名。该栏目本是报社为吸引读者设立的谈心专栏,许多孤苦无靠的读者来信向他诉说生活的无助、尴尬和苦恼,希望听取道德和精神上的忠告。面对一颗颗空虚寂寞的心灵,寂寞芳心小姐无以为计,这些生命底层的呼求,却带着他一路下沉,跌入灵魂的谷底,最后在一场与被拯救者的纠葛中身亡…… 韦斯特借用一个发生在1930年代普通情感专栏作家的故事,来描述在经济萧条时期普通人现实生存问题上的困顿;并进一步上升到精神信仰层面,追问在上帝已死、俗世生活已成为唯一此岸的现实世界,谁来担负普通人遭受的精神危机。
▼名家推荐...
它比《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圣殿》更卓越,
是现代美国小说负面想象的完美范例。
——哈罗德·布罗姆
▼内容简介
无信仰年代。每个信徒都是殉道者。
本书触及的精神上虚无问题,是现代世界一个核心问题。
小说主人公“寂寞芳心小姐”是一位男士,因主持同名专栏而得此芳名。该栏目本是报社为吸引读者设立的谈心专栏,许多孤苦无靠的读者来信向他诉说生活的无助、尴尬和苦恼,希望听取道德和精神上的忠告。面对一颗颗空虚寂寞的心灵,寂寞芳心小姐无以为计,这些生命底层的呼求,却带着他一路下沉,跌入灵魂的谷底,最后在一场与被拯救者的纠葛中身亡…… 韦斯特借用一个发生在1930年代普通情感专栏作家的故事,来描述在经济萧条时期普通人现实生存问题上的困顿;并进一步上升到精神信仰层面,追问在上帝已死、俗世生活已成为唯一此岸的现实世界,谁来担负普通人遭受的精神危机。
▼名家推荐
《寂寞芳心小姐》是美国20世纪前半叶三部优秀作品之一,与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和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齐名。
——斯坦利 • 海曼(Stanley Hyman,美国文学评论家)
如今,《寂寞芳心小姐》已经取得了文学“小经典”的地位,韦斯特也不再被那些曾忽视他的文学史研究者和文学评论家所轻视了。
——丹尼尔·艾伦(Daniel Aaron,哈佛大学英美文学教授)
韦斯特写的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灵魂的匮乏与疾病……美国抑或其他地方罕见的有良心和创作天才的作家。
——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美国现代文学评论家)
它是来自深渊的凝视,也是恶龙发出的哀号……这些来信是城市里的孤独者秘密分享的个人痛苦,它们曝光了都市生活对人的异化和弥漫着的大众心理危机。
——但汉松(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微博@洛之秋)
作者简介 · · · · · ·
▼ 作者简介
纳撒尼尔•韦斯特(Nathanael West,1903—1940)
美国著名小说家,其小说好用荒诞、戏仿、嘲讽的写作手法,主题多揭示20世纪30年代美国梦的虚无,被誉为“与菲茨杰拉德携手戳破美国梦的讽喻奇才”。
他一生共出版四部小说:《贝尔索•史奈尔的 梦幻人生》(The Dream Life of Balso Snell )、《寂寞芳心小姐》(Miss Lonelyhearts)、《百万富翁》(A Cool Million)、《蝗虫之日》(The Day of the Locust ),但都销量惨淡,韦斯特在世时也始终未能确立小说家的地位。
1957 年,美国出版商出版《韦斯特全集》(The CompleteWorks of Nathanael West ),受到文学评论界的一致好评。20世纪60年代,他前瞻性的写作手法和行文模式并...
▼ 作者简介
纳撒尼尔•韦斯特(Nathanael West,1903—1940)
美国著名小说家,其小说好用荒诞、戏仿、嘲讽的写作手法,主题多揭示20世纪30年代美国梦的虚无,被誉为“与菲茨杰拉德携手戳破美国梦的讽喻奇才”。
他一生共出版四部小说:《贝尔索•史奈尔的 梦幻人生》(The Dream Life of Balso Snell )、《寂寞芳心小姐》(Miss Lonelyhearts)、《百万富翁》(A Cool Million)、《蝗虫之日》(The Day of the Locust ),但都销量惨淡,韦斯特在世时也始终未能确立小说家的地位。
1957 年,美国出版商出版《韦斯特全集》(The CompleteWorks of Nathanael West ),受到文学评论界的一致好评。20世纪60年代,他前瞻性的写作手法和行文模式并被追溯为黑色幽默文学的渊源。韦斯特被誉为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寂寞芳心小姐》与《蝗虫之日》更双双列入美国现代文学经典,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 译者简介
夏雯韵,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从事译者工作多年。
目录 · · · · · ·
寂寞芳心小姐,帮帮我,救救我
寂寞芳心小姐与木头人
寂寞芳心小姐与羔羊
寂寞芳心小姐与胖拇指
寂寞芳心小姐与干净的老头儿
寂寞芳心小姐与史赖克太太
寂寞芳心小姐外出采访
寂寞芳心小姐深陷忧郁的泥潭
寂寞芳心小姐情陷乡村
寂寞芳心小姐返城
寂寞芳心小姐与瘸子
寂寞芳心小姐出门做客
寂寞芳心小姐参加宴会
寂寞芳心小姐与宴会裙
寂寞芳心小姐经历一次宗教体验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让我们从头讲起。有个人被雇佣来向一家报纸的读者提供忠告。这工作是增加销路的噱头,报馆的全体人员都把它当做玩笑对待。他本人也把这工作看做是个玩笑,可是干了几个月之后,玩笑就开不下去了。他发现,绝大部分来信都是非常谦恭的恳求,想听取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忠告;这些信虽然词不达意,却是真正痛苦的反映。他还发现,跟他通信的人都认真对待他的意见。他这辈子破题儿第一遭被迫对自己借以生活的价值作了检查。这一检查向他表明,他不是开玩笑的人,而是玩笑的牺牲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9页 -
人类的本性里对秩序是有偏好的。钥匙放这个口袋,零钱放另一个口袋。曼陀林有G、D、A和E四中调。物质世界中的失序似乎也有定律。人与大自然的对抗······千古不变的争论。钥匙渴望和零钱厮混,曼陀林渴望演出走调,每个秩序的核心都有毁灭的因子。秩序是注定的,但抗争还是值得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寂寞芳心小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寂寞芳心小姐"的人也喜欢 · · · · · ·
寂寞芳心小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6 条 )

坠落的灵魂,谁来挽救?

这个故事写于1933年,但好像发生在当今世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寂寞芳心小姐》是韦斯特重要的代表作品。但很多人会问韦斯特是谁,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但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个作家,人们不会陌生,那就是写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菲茨杰拉德。后者离世前一天,韦斯特也因车祸身亡(与妻子双双遇难)。连续两天,美国文学界损失惨重。韦斯特留... (展开)
寂寞芳心小姐不流泪,寂寞芳心小姐不会喝醉
> 更多书评 5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lulu.com (2008)7.9分 34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7.7分 811人读过
-
磨铁·文治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7.4分 631人读过
-
万卷出版公司 (2010)7.4分 23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适合下雨,下雪,深夜被窝以及冬夜列车的那些书 (疏狂老鬼)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2018年出版上架的外国文学 (鲸岛)
- 购书单【1】 (波豆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27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寂寞芳心小姐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18-12-26 20:56:17
自始至终,我们不知道这个男人的名字,他被冠之以“寂寞芳心小姐”之名,行使报纸情感专栏回复解答读者来信的职责,这个带着独特象征符号的名字渐渐取代了他的真实身份。一则生活异化的寓言,20世纪30年代的故事,那时候没有互联网。
5 有用 赵乙己 2019-06-07 01:32:15
看不懂
8 有用 韧勉 2019-02-01 18:29:18
情感专栏这项事业看上去由来已久,即使穿越百年,如今看上去现实代入感仍旧很强,不过情感咨询有的时候的确是很隐私的那一面,社会上精神空虚的人远多于物质空虚的人,不要指望可以用情感鼓励感化什么人,甚至是身份的变化,虚构的情分,反而会让社会中最丑陋不堪的一面被暴露的淋漓尽致,作者选择的角度与人物身份都极具特色,其中夹杂的诗歌作品富有韵脚,译笔也不错,合韵有趣。
5 有用 阿磕13 2019-01-10 23:34:01
在现代社会寻找信仰最后不堪重负的故事。当我们直面真实的生活,所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和虚情假意的借口都不值得推敲。不负责任的人会鼓吹或夸张“爱、责任、梦想、希望”这些美好的词汇,但我们都应提高警惕,因为你越是无条件地依赖它们,它们便可能成为压弯你的最后一根稻草。爱情、性、艺术、自然、家庭,这些都没能成为Miss lonelyhearts的解药,最后痛苦的他选择“成为耶稣”,也为此“殉道”。其实我们每个人... 在现代社会寻找信仰最后不堪重负的故事。当我们直面真实的生活,所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和虚情假意的借口都不值得推敲。不负责任的人会鼓吹或夸张“爱、责任、梦想、希望”这些美好的词汇,但我们都应提高警惕,因为你越是无条件地依赖它们,它们便可能成为压弯你的最后一根稻草。爱情、性、艺术、自然、家庭,这些都没能成为Miss lonelyhearts的解药,最后痛苦的他选择“成为耶稣”,也为此“殉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因空虚而渴望解脱和顿悟,《寂寞芳心小姐》也许无法给你答案,但你可以鼓起勇气翻开,见见你的内心。 (展开)
41 有用 shininglove 2019-01-06 14:37:22
宗教降级,消费降级,像是在津津有味地翻阅美国经济大萧条都市中产阶级情感bot,庆幸我们这个时代拥有互联网树洞,匿名投稿,私信爆料,只是困惑还是一样的多,穷途末路,无处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