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妲拉 2019-01-08 11:39:18

    这本超好看的!

  • 8 吴情 2019-02-02 20:47:12

    4星半。以技术为中心的文明史,让历史不再只是少数精英或天才的创造,相反,普通人不经意间的巧思、发现或发明,驱动着它不断前进。在全球相互关联愈发紧密的当下,有理由相信,你也可能参与历史的塑造。插图多而精美,繁杂而专门的技术知识很考验译者和编辑,当然,还有读者。

  • 7 斑点紫罗兰 2019-02-17 22:59:11

    不要用正常固定的模式来看这本的文明进程。它由一个小的线索,或者某一种物质就会跳跃过去,未来,穿梭各种发明,文明,军事,战场。

  • 7 金桔酱 2019-02-20 10:09:50

    “变革往往来得出乎意料,因为事件并不是按一条直线演进,而是由偶然的因素形成许多联结。” 文明是众人添柴火焰高的过程,谁也不知道自己手中的那把柴无形中点亮了哪座城,不相信宿命论与线性史观,不执迷英雄或天才,学会联结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mark!可惜没在学生时代遇上这么有创意及想象力的书,要不然会喜欢历史及科学吧XD

  • 3 璃人泪@2011 2019-02-28 23:29:19

    有趣的钩沉,许多碎片式的故事都当段子读过,作者把它们联结到了一起,文明在不同领域复调式的呈现,既非偶然,个体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 3 艾斯贝兰萨 2019-03-15 10:31:10

    写得超有趣!当历史上那些看似无关的事情(和八卦)连起来,补充了很多缺失的环节。创造的源头从来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偶然、气候变化、天才、技艺、细心观察、野心、贪婪、战争、宗教信念、欺骗等等数百种因素混合而成的迷人图景”。

  • 3 红皇后 2019-03-20 20:41:16

    作者的思维很有趣,他发现的这个世界的发展脉络更有意思,在他笔下,不随意贴标签,所以更能看到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方向,对于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

  • 3 小铁在1999 2019-02-17 23:56:40

    比尔·盖茨年度之书,文笔不错,天文地理历史数理化都涉及了,高中没好好念书的人可能会读起来有点费劲(比如偏科的我对数理化一脸懵逼)。如果这本书像迷人的侦探史的话,那一定是位学霸型侦探了,脑瓜真好(T_T)

  • 4 纯阳书评 2019-09-06 11:13:14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但是如果能和《技术的本质》结合起来看的话,这两本书都将更有意思,因为它们对技术的演化发展具有基本类似的洞察,持有大抵相同的观点理念,而且刚好在内容上互为补充,所以在思想上相得益彰。 首先,这两本书都认为在表象上技术的发生、发展具有随机性,但是在本质上具有秩序性。简单来讲,技术发展是有顺序的,就像起高楼一样,没有地基的话,根本不可能盖起上层建筑,同样地,作为基础的底层技术如果尚未没有发展起来的话,严重依赖于它们的上层技术就压根没有取得突破的希望。比如没有内燃机的发明,就根本不会有现在满街跑的汽车的诞生。 其次,这两本书在思想上相得益彰。 同样是探讨技术如何演化发展,《技术的本质》强调技术的发生和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组合,新技术并不是突兀的产生,(后文见书评正文)

  • 4 无鱼 2019-03-31 10:10:24

    作者用了绝大部分篇幅,从科技发明的视角出发,编织出了一部人类文明史。看时有种互联网冲浪的感觉,从一个关键词跳到另一个关键词,最后跑到看起来和之前完全不相关的地方。有时你能猜到后面会讲啥,有时则完全猜不到。 作者试图用这种方式,揭去之前看待历史的诸多标签和偏见,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被大量意外和不可预知事件联结成的非线性复杂网络。书中有很多出色的配图,让你一览技术原理或社会风貌,不过有个别印刷错误… 从中还可以看到文化演化(包括科技)之于生物演化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因为后者的“创造”即使再精妙,也只能纵向传播和积累;而前者却可以“跨物种”地横纵向交织传播和累积。 有点遗憾的是,至少我没有感觉到腰封所宣称的“像侦探小说一样迷人”,毕竟作者的“情节设置”蛮平实而波澜不惊的,没多少悬念。

  • 2 罗成 2019-06-24 17:36:24

    一部很好的技术视角文明史,联结创造现代文明,当下世界联结越发重要。

  • 2 叁识 2019-03-31 10:55:03

    像是在急速翻阅人类过去一两千年的历史。历史主线像是有逻辑必然的物理规律,如生产工具/技术-余粮-社会分工-阶层-国家,如分散-集中-分散-集中(按尤瓦尔对AI的讨论)的权力演变。另一方面,无数偶发的细小支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汇聚在一起,随着网络节点的增长而使是由于联结而出现的新发明潜在数量呈几何级数的提升(最终我们必须对这一快速增长的庞大体系构建出行之有效的良好管理体系,否则随着系统脆弱性的提升也加剧了反噬的可能)。单一研究事件没有太大意义,重要的是联结在一起引发的质变(所以单纯自下而上选股没有意义,要站在历史格局中看待,体会过去与现在,构想未来)。

  • 2 josuya 2019-06-30 20:30:04

    一部编年体技术进化史。作者将各种技术之间的关联和相互驱动做了非常细致的整理,展示了一副全景式的技术迭代史。

  • 5 刚刚该刚刚 2019-02-26 14:21:42

    以前一直苦于记不住东西,特别是细小的知识点,觉得读书效率很低。这本书最值得学习的就是“联结”的理念,它把所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成为一张网,一份地图,不是零散的点,更加便于记忆。而除了书中讲到的内容,我们以后还可以在这张网中添加自己的内容,让它变得更丰富,成为个人定制版知识网络。有了这张网络之后,更能清楚哪部分是盲区,读书也更有目标性

  • 2 高与高战略营销 2019-03-22 13:07:28

    梳理历史 联结文明

  • 2 不语 2019-04-01 18:40:50

    也许历史就是无数的偶然促成的。而本书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切入历史的角度和逻辑构建,也就是方法论。

  • 0 商夏 2019-04-01 15:54:49

    一本还不错的博物志书籍。

  • 1 Gordis 2019-05-15 16:04:14

    从科技发展的过去,预想科技发展的未来。科技树其实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它是一条隐藏的线,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P.S:《文明》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提高了呢。

  • 1 简不易 2019-11-09 15:40:30

    詹姆斯伯克1978年的旧书新版,有BBC的实力保障,内容丰富,图片精美。以技术发明为重点介绍人类文明发展史,强调各种偶然性相关元素的共同作用即主题“联结”。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