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書為著名記者、資深編輯、暢銷小說家包公毅(天笑),於1948-1949年間旅居台北時期所撰寫的日記。該日記不只記錄了作者目見耳聞的台北社會生活樣態、親身參與的滬台文化與經濟交流,更抄錄了各方親友的來函,為國共內戰後期時人的徬徨感覺與流離經驗,保留了珍貴的史料。
本1948-1949日记取自包天笑手稿,其中1949年3月22日至12月18日部分在1973年由香港大华出版社出版《钏影楼回忆录续编》,但文字不乏删、改、补者,后来台湾于1974、1990在港版基础上再删节。删节标准,除包家家事家信外,尚有匪、窜、伪等字眼及某些陷共人名,甚至林彪也因913事件而被部分除名。不过,这个中研院版本,可能因为手稿部分缺失,结果大华版有刊出的部分日记此版反无。个别人名如李... 本1948-1949日记取自包天笑手稿,其中1949年3月22日至12月18日部分在1973年由香港大华出版社出版《钏影楼回忆录续编》,但文字不乏删、改、补者,后来台湾于1974、1990在港版基础上再删节。删节标准,除包家家事家信外,尚有匪、窜、伪等字眼及某些陷共人名,甚至林彪也因913事件而被部分除名。不过,这个中研院版本,可能因为手稿部分缺失,结果大华版有刊出的部分日记此版反无。个别人名如李维汉、宋时轮被作者写错而编者不察而未改正。 (展开)
相較釧影樓回憶錄對報刊編輯的補遺,在台時寫的日記更偏重政局。
> 更多短评 2 条
> 1人在读
> 8人读过
> 162人想读
订阅关于釧影樓日記1948-1949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阿布 2019-02-24
本1948-1949日记取自包天笑手稿,其中1949年3月22日至12月18日部分在1973年由香港大华出版社出版《钏影楼回忆录续编》,但文字不乏删、改、补者,后来台湾于1974、1990在港版基础上再删节。删节标准,除包家家事家信外,尚有匪、窜、伪等字眼及某些陷共人名,甚至林彪也因913事件而被部分除名。不过,这个中研院版本,可能因为手稿部分缺失,结果大华版有刊出的部分日记此版反无。个别人名如李... 本1948-1949日记取自包天笑手稿,其中1949年3月22日至12月18日部分在1973年由香港大华出版社出版《钏影楼回忆录续编》,但文字不乏删、改、补者,后来台湾于1974、1990在港版基础上再删节。删节标准,除包家家事家信外,尚有匪、窜、伪等字眼及某些陷共人名,甚至林彪也因913事件而被部分除名。不过,这个中研院版本,可能因为手稿部分缺失,结果大华版有刊出的部分日记此版反无。个别人名如李维汉、宋时轮被作者写错而编者不察而未改正。 (展开)
0 有用 約德 2019-05-05
相較釧影樓回憶錄對報刊編輯的補遺,在台時寫的日記更偏重政局。
0 有用 約德 2019-05-05
相較釧影樓回憶錄對報刊編輯的補遺,在台時寫的日記更偏重政局。
1 有用 阿布 2019-02-24
本1948-1949日记取自包天笑手稿,其中1949年3月22日至12月18日部分在1973年由香港大华出版社出版《钏影楼回忆录续编》,但文字不乏删、改、补者,后来台湾于1974、1990在港版基础上再删节。删节标准,除包家家事家信外,尚有匪、窜、伪等字眼及某些陷共人名,甚至林彪也因913事件而被部分除名。不过,这个中研院版本,可能因为手稿部分缺失,结果大华版有刊出的部分日记此版反无。个别人名如李... 本1948-1949日记取自包天笑手稿,其中1949年3月22日至12月18日部分在1973年由香港大华出版社出版《钏影楼回忆录续编》,但文字不乏删、改、补者,后来台湾于1974、1990在港版基础上再删节。删节标准,除包家家事家信外,尚有匪、窜、伪等字眼及某些陷共人名,甚至林彪也因913事件而被部分除名。不过,这个中研院版本,可能因为手稿部分缺失,结果大华版有刊出的部分日记此版反无。个别人名如李维汉、宋时轮被作者写错而编者不察而未改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