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晨曦集》收錄了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先生近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既有他放棄美國國籍的聲明,也有關於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熱點問題的專論,還有近期科學史研究的代表性文章,兼及研究生培養等多方面的社會議題,充分表露了一代科學大師的遠見卓識與回報故園的拳拳之心。書中也收錄了親人、同事、友人、媒體人和學生所撰回憶文章,對楊振寧先生的生平和貢獻進行了充分的介紹和評述。
"楊振寧先生為中國的科學界帶來了曙光,在年青一代的成長中, 我們共同看到了中華民族科學的晨曦。"
— 張首晟 斯坦福大學
J.G. Jackson和C.J. Wood講座教授
"科研工作者以為開拓人 類認識自然的疆界為己 任,本書不僅向我們展 示了楊老的科研成就、 治學理念,更分享了他 多年積澱的人生感悟。"
— 施一公
西湖大學校長
"全世界幾十年來可以算 為全才的 三個理論物理學...
《晨曦集》收錄了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先生近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既有他放棄美國國籍的聲明,也有關於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熱點問題的專論,還有近期科學史研究的代表性文章,兼及研究生培養等多方面的社會議題,充分表露了一代科學大師的遠見卓識與回報故園的拳拳之心。書中也收錄了親人、同事、友人、媒體人和學生所撰回憶文章,對楊振寧先生的生平和貢獻進行了充分的介紹和評述。
"楊振寧先生為中國的科學界帶來了曙光,在年青一代的成長中, 我們共同看到了中華民族科學的晨曦。"
— 張首晟 斯坦福大學
J.G. Jackson和C.J. Wood講座教授
"科研工作者以為開拓人 類認識自然的疆界為己 任,本書不僅向我們展 示了楊老的科研成就、 治學理念,更分享了他 多年積澱的人生感悟。"
— 施一公
西湖大學校長
"全世界幾十年來可以算 為全才的 三個理論物理學 家之一。"
— 賽格瑞(E. SEGRE)
美國物理學家 1959年諾貝爾獎獲得主
"楊振寧先生的中文文章,娓娓道 來科學和歷史,透出作者的睿智和 深刻,時如一縷晨曦喚醒讀者,時如一縷春風賞心悅目。"
— 饒毅
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
晨曦集 (繁體版)的创作者
· · · · · ·
-
翁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楊振寧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公認的二十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創辦人,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創辦人。現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並被多家大學聘爲客座教授。
翁帆
楊振寧夫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在讀博士生。
目录 · · · · · ·
前言 楊振寧 vii
02i 20世紀理論物理學的三個主旋律:
量子化、對稱性、相位因子
1
11a 菩薩、量子數與陳氏級 18
14b 麥克斯韋方程和規範理論的觀念起源 22
15a “物理學的未來”
——追憶麻省理工學院百年校慶時
對物理學的未來的討論
41
附錄A 物理學的未來 理查德·費曼 44
附錄B 物理學的未來 楊振寧 50
16e 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 56
17b 伯恩斯坦的獨白 60
A72a 關於大加速器的座談 64
A00g “盛宴已經結束!”
——高能物理的未來 80
A11q 楊振寧:我是保守的革命者 錢煒安然 85
A17l 越來越覺得個人的生命在整個宇宙之間
是一個非常渺小的事情
——《人物》對話楊振寧
劉磊 94
A17c 關於放棄美國國籍 109
A17g 楊振寧先生的“精”與“傻” 翁帆 110
A92c 楊振寧小傳 李炳安 鄧越凡 112
A97k 父親與大哥 楊振平 137
A97l 家·家教·教育 楊振漢 146
A97m 父親、大哥和我們 楊振玉 163
A15d 楊振寧的“有血有肉的物理學” 楊振玉 172
A86k 楊振寧談我國新時期的人才培養 朱志明 177
A15p 我所認識的楊振寧先生 李昕 195
A17l 楊振寧 盛名之下 劉磊 215
A17n 回歸後楊振寧先生所做的五項貢獻 朱邦芬 236
A17o 楊振寧先生怎樣影響了我的研究興趣和
工作方向
余理華 255
A17q 跟從楊振寧先生學習45年 趙午 265
A80f CEEC學者名單 270
附錄 革命﹑保守與幸運
—— 楊振寧《晨曦集》讀後
陳方正 275
後記 翁帆 28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国内看到Phys. Rev.(《物理评论》)上一篇文章就花力气去念,往往是很吃亏的。很多文章是这样的。A写篇文章,B说不对,去修改一下,C说B不对,又去修改一下。你去看了C的文章,就会被困扰在别人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中。对待这种事情的办法,应当是去研究一下原来的实验。比较容易研究的问题是新东西。因为它是新的,还没有被很多文章搞得眼花缭乱,这时进去,和实验比较接近,就容易做出新的有意思的结果。我有两点建议:多注意新发展的东西,多注意最初的现象。如果贯彻这两点就比较容易和真正的物理发生关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99页 -
附记 (2017 年) (1)2002 年,我受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巴黎总部所主办的国际理论物理大会上演讲。听众大都是各国的科学家和教育界人士,他们各有不同的背景。我如何向这样的听众表达我对 20 世纪理论物理学戏剧性的革命进展的感受呢?最后我决定用一种印象派的方法,尽量不用数学公式。我的演讲似乎受到了听众的欢迎。 费尔·安德逊也在会上作了一个凝聚态物理学的特约演讲。他开始时放了一张幻灯片,是 1953 年东京-京都会议上照的,那是在战后破败的日本举行的第一次国际科学会议。这次会议,费尔和我都带了各自的妻子和第一个孩子,那时他们都只有 2 岁。 这次会议的组织人明显是颇有眼光的物理学家;与会者当中又超过 12 位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2)21 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主旋律是什么呢?在充分明白其中可能涉及的风险后,请允许我做如下的一些猜测。 由于人类面临大量的问题,21 世纪物理学很可能被各种应用问题主导。这些当然非常非常重要,但是与 20 世纪的主旋律相比较,它将缺乏诗意和哲学的品质。 如有一个领域发生重大的基础性革命,我相信那将是天文物流学领域。诸如暗物质、暗能量的迷惑将会被美丽的新概念所替代,非常类似于一个世纪以前菲茨杰拉德的收缩假说(Fitzgerald contraction hypotheses)被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代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晨曦集 (繁體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晨曦集》——重新认知杨振宁先生

希望能看到《大亮集》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商务印书馆 (2018)8.1分 172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7.7分 175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1)9.4分 69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晨曦集 (繁體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