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译者: 李辉凡
出版年: 2016-11
页数: 539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格林文化平装版)
ISBN: 9787539289076
内容简介 · · · · · ·
世界“多余人”文学经典作品
俄罗斯三大“多余人”代表形象之一
奥勃洛莫夫性格,一种超越时代的灵魂病症
懒散,懈怠,逃避工作,害怕责任,
在幻想中编织人生并在现实中一一拆毁
这就是“奥勃洛莫夫性格”在我们身上的具体体现
也是时代变革中的人们常有的精神状态
面对冈察洛夫的经典名著《奥勃洛莫夫》
也是面对我们另外的一种认识和选择!
世界文学经典名著
国内权威译本
本丛书由翻译名家柳鸣九主编,多位著名翻译家、学者编选,极具收藏价值
奥勃洛莫夫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冈察洛夫(1812—1891), 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在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出生,父亲是富裕的商人。1834年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毕业后到政府工作达30年。1847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堡之恋》(原名《平凡的故事》)出版,描写一个地主少爷顺应资本主义兴起的局势,成为一个实业家的故事,赢得了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好评。1852年至1855年间作为海军中将叶夫菲米·普佳京的秘书随他航行到英格兰、非洲和日本,后经西伯利亚返回俄罗斯。冈察洛夫据此旅途写作的游记《战舰“巴拉达”号》在1858年出版,翌年又发表长篇小说《奥勃洛莫夫》,大获好评。1867年,他辞去政府职务,并发表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悬崖》(1869年)。冈察洛夫终身未婚,1891年在圣彼得堡逝世。作者总论自己的三部长篇小说,捍卫现实主义,反对自然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在当时颇有影响。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不是睡觉的时间,躺在床上一般有这几种解释:要么是病人需要休养,要么是困了的人需要多睡一会儿,或者是一个人偶然需要休息一下,或者是懒汉度日的方式,但奥勃洛莫夫与他们都不同。就像站或坐一样,躺着只不过是他的正常姿态而已。只要他不出门(他差不多每天都不出门),他就总是躺着,而且总是躺在这间卧室、书房、客厅三合一的屋子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0.66% -
假如他又像以前一样思想活跃,假如他又回忆起遗忘了的过去和未曾实现的理想,假如他因为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地活着而受到良心的哦责备,他便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有时他甚至会从床上坐起,痛哭流涕,为了那光明的,但永远消逝了的生活理想,从他冰凉绝望的泪珠中,人们会体验到一种痛失至爱而我孤存的莫大不幸和悲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7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奥勃洛莫夫"的人也喜欢 · · · · · ·
奥勃洛莫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陈馥版&齐蜀夫版翻译对比

契诃夫在1889年的看法


《奥勃洛莫夫》——爱与失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奥勃洛莫夫的失败 《奥勃洛莫夫》是一个无法被拯救的人的自白,书的内容和结构大约不算复杂,但是饱含着作者对于俄罗斯民族的某种愤怒、忧愁与期待。 他感到悲伤而又痛苦,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成熟,精神力量已不再增长,迟钝妨碍了一切,他看到别人的生活目的如此突出和宽阔... (展开)
你我共有的“奥勃罗莫夫”精神
> 更多书评 2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9.0分 761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5)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5)9.1分 304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8.9分 17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外国文学-古典部】 (爱玛·包法利)
- 最伟大的125部长篇小说 (爱玛·包法利)
- 2021购买的书籍 (花花)
- 私人藏书 (云祁连)
- 书单 (наджид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奥勃洛莫夫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Cali 2025-04-20 14:10:16 浙江
可惜描绘的完美婚姻还是男尊女卑那一套。
0 有用 震观之志 2024-03-24 00:44:34 河南
我们总在等待着一种被人安排好的生活,总嫌生活无趣,却从不反思一下自己能给别人带来什么趣味,或主动在生活中创造什么趣味。如今的社会也是如此,一机(手机)在手,永远不愁。 在一个完全以成功、抱负和目标为中心的世界中,背离所谓生活秩序的生活,是否值得拥有?如果你注定成为繁忙的小人物,是否有权不留下痕迹度过一生? 三十岁后,系统地读了俄罗斯小说,这本是收篇,也是审视生活的好作品,男主有些田园牧歌,是留恋过... 我们总在等待着一种被人安排好的生活,总嫌生活无趣,却从不反思一下自己能给别人带来什么趣味,或主动在生活中创造什么趣味。如今的社会也是如此,一机(手机)在手,永远不愁。 在一个完全以成功、抱负和目标为中心的世界中,背离所谓生活秩序的生活,是否值得拥有?如果你注定成为繁忙的小人物,是否有权不留下痕迹度过一生? 三十岁后,系统地读了俄罗斯小说,这本是收篇,也是审视生活的好作品,男主有些田园牧歌,是留恋过去乡下安逸生活的精神贵族,不适应城市的劳动、资本、权力共同塑造的功利生活。 善良的人最终因缺乏生存能力而失去美好的爱情,是一种大悲剧。劳动是人的使命,正如纳税与死亡不可避免。不劳动,则无生存能力,最终失去自由、爱甚至生命。但也不能陷入工作的奴役状态,也要像奥勃洛摩夫那样面对自己和生活的虚无。 (展开)
0 有用 老死的鸡犬 2025-01-31 12:58:49 天津
“像暖房里一朵珍奇的小花,让人精心照看着,也就像花一样,开的既慢,又缺少生气。他的精力不能向外施展,便转而向内,渐渐衰弱、委顿了。”
0 有用 wsi 2022-10-27 17:10:06 湖北
奥勃洛莫夫和他老婆一个不思考,一个不行动,仆人也是懒得出奇,一个人周围所有人帮他把心操好了自己也就安逸的死去了,也不知道周围的人付出了什么, 最后也照顾不好爱自己的人,真的是可耻啊。 另外,内容有点啰嗦。
0 有用 斯德哥尔摩的海 2023-10-19 14:05:25 上海
一个实在是行动力差到离谱的主角,一个好心的朋友和善良的前女友,一个勤恳却也愚笨的农妇构成的有些荒诞的故事。主角从坐拥庄园的富人,一步步失去他的一切,成为彻底的多余的人,怒其不争,仅有所谓的善良是不足以经营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