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丹钦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契诃夫、高尔基、托尔斯泰……在世纪之交时,这群大师都还是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虽然谈不上“恰同学少年”,也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本书是丹钦科关于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回忆录,讲述了这群“文艺中年”逸兴横飞的创业故事。
弗•伊•涅米罗维奇-丹钦科(1858—1943),生于格鲁吉亚奥祖尔盖蒂,苏联戏剧导演、剧作家、戏剧教育家、评论家。早年从事剧本和小说创作,1898年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共同创建莫斯科艺术剧院,此后联合执导了契诃夫的《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和高尔基的《底层》等名剧。1928年以后成为剧院的主要负责人,先后将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搬上舞台,并重排了《三姊妹》。1936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
译者简介:
焦菊隐(1905—1975),生于天津,原名焦承志,戏剧导演、戏剧理论家、翻译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建人之一。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8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52年被任命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副院长兼总导演,开创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导演代表作有《龙须沟》《虎符》《茶馆》《关汉卿》《蔡文姬》等,译著...
(展开全部)
焦菊隐(1905—1975),生于天津,原名焦承志,戏剧导演、戏剧理论家、翻译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建人之一。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8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52年被任命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副院长兼总导演,开创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导演代表作有《龙须沟》《虎符》《茶馆》《关汉卿》《蔡文姬》等,译著有《文艺•戏剧•生活》《契诃夫戏剧集》等。
> 全部原文摘录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2篇
> 4人想读
订阅关于文艺·戏剧·生活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