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高阳(1922-1992):台湾已故著名作家。本名许晏骈,字雁冰,笔名郡望、吏鱼,出生于钱塘望族。
大学未毕业,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
1948年随军赴台湾。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
高阳擅长于史实考据,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更重要的是将其史学知识用于创作历史小说。
1962年,高阳受邀于联合报副刊连载《李娃》,此部作品不但一鸣惊人,也成了高阳历史小说创作的滥觞。尔后发表的《慈禧全传》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更确立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的地位。
高阳的小说,当然以晚清第一,民国第二,明朝第三,越往后就越不行了,但是用词遣句,仍旧是没法儿说的,少的就是没了那种情景的味道。
记得是毛概老师推崇的作者。 可惜只看了他的这一本,还不错。
本书令人动容的地方有三处,一个是公主的死,第二是送别荆轲时的豪言壮志,最后是荆轲对刺秦的感悟
发现高阳长篇起文的切入点实在有趣,轻易引人入境。 献图“一掷青烟”嗬!荆轲即悲剧 惯如此想,末尾竟有明媚,借子房之口确实合宜。 任姜成熟、通透、豁达,甚得我心。 阴鸷无情的嬴政,乍觉丑有丑得好,这世上缺的是“特别”,大家推崇美,不过是因为丑的普通太多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30篇
> 12人读过
> 7人想读
订阅关于荆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Glee 2014-01-08 19:05:37
高阳的小说,当然以晚清第一,民国第二,明朝第三,越往后就越不行了,但是用词遣句,仍旧是没法儿说的,少的就是没了那种情景的味道。
0 有用 小别 chris 2008-11-13 13:24:29
记得是毛概老师推崇的作者。 可惜只看了他的这一本,还不错。
0 有用 Mr.Cat 2022-07-31 22:16:04
本书令人动容的地方有三处,一个是公主的死,第二是送别荆轲时的豪言壮志,最后是荆轲对刺秦的感悟
0 有用 铜冷 2018-05-14 08:51:36
发现高阳长篇起文的切入点实在有趣,轻易引人入境。 献图“一掷青烟”嗬!荆轲即悲剧 惯如此想,末尾竟有明媚,借子房之口确实合宜。 任姜成熟、通透、豁达,甚得我心。 阴鸷无情的嬴政,乍觉丑有丑得好,这世上缺的是“特别”,大家推崇美,不过是因为丑的普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