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出土文献与先秦思想学术史 (王观旂)
- 书名含有“先秦”(2016—2020) (布与)
- 哈哈 (小明有好运)
- 黄老道 (三清喵)
- 2019 (疯清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先秦黄老之学渊源与发展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頤眞 2019-08-29 13:01:50
对先秦诸子学说及部分出土简帛书进行梳理,且引述其他学者观点,归纳了先秦“黄老学派”的主要思想。子学含佚文辑本:《管子》《庄》《尹文子》《鹖冠子》《韩非子》、田骈、慎到、申不害;马王堆帛书《经法》四篇、《九主》;上博简《三德》《恒先》等,可惜未引郭店楚简相关文献。 主要问题在于全书对“黄老学派”的边界过于模糊,原始道家、道法家、杂家、名家相关理论大量被吸纳入黄老学派,且不少归在“黄老学派”的论点如形... 对先秦诸子学说及部分出土简帛书进行梳理,且引述其他学者观点,归纳了先秦“黄老学派”的主要思想。子学含佚文辑本:《管子》《庄》《尹文子》《鹖冠子》《韩非子》、田骈、慎到、申不害;马王堆帛书《经法》四篇、《九主》;上博简《三德》《恒先》等,可惜未引郭店楚简相关文献。 主要问题在于全书对“黄老学派”的边界过于模糊,原始道家、道法家、杂家、名家相关理论大量被吸纳入黄老学派,且不少归在“黄老学派”的论点如形名、气论、天论、君术等,是否存在战国诸子普遍性的情况,且忽视了各家学派互相借鉴 融合的因素。 按书中的结论,黄老学派的观点成熟,是兼采儒墨名法之长的内圣外王学术,成为最后的胜出者,似乎也与历史的走向不合。 (展开)
1 有用 流谢 2023-08-10 17:09:28 北京
怎么说呢…隔靴搔痒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没有任何观点的推进,就当看学术综述好了……
1 有用 珏 2020-11-16 13:45:48
基本相当于一本大型的研究综述。
1 有用 tiiiiin 2021-09-18 11:56:43
对文献的整理相当全面了,尤其是对“黄老”范畴中的新出资料,也做了相应的阐述。尤其是针对马王堆帛书的解释,更为全面。但是却没有细化四书各自的命名方式,如《十六经》/《十大经》。 对黄老之学渊源的产生,猜想的成分较多,论证比较跳跃。没有显示出黄老中的“黄”的独特性。 后文对于黄老思想的阐述,比较中规中矩。还是“结论-引文”的路数,缺少在纵向/横向的进一步分析。
2 有用 三清喵 2021-08-11 17:03:14
最害怕这种围点画圆的逆推逻辑:首先归纳后世黄老的基本特点,然后追溯前代各家的黄老元素,最终强调黄老思想海纳百川与一家独盛。😹其主张黄老之学与先秦方术有关,倒是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