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dan1.blog.sohu.com/89570925.html
2008-06-08 | 读中文系的人。 再三延宕,准备编我的大学集,请教朋友的时候,意外看到同学的《书时光》,曾少美,谭咪咪的合集,纪录大学里她们读书的时光,她们的书和她们的时光。莹白素雅的封面,精致简洁的排版,从目录就扑面而来的温润有风力的气息。
从徐志摩到本雅明--她是人间的四月天;为了苦痛的生命;在“象牙塔”和“十字街头”之间;我眼中的朱自清;记忆中的周作人;When Will I Be Blown Up?他是福克纳,来自美国;书写心灵的焦灼;阅读茨威格;2006年的冬天,我在读昆德拉;事关自我的存在;阅读昆德拉之《不朽》;孤寂地活,惨烈地死;海明威笔下的,那些男人;梅特林克的孩子气及其他;那些狂野独行的猎人们;寓言与悲悼剧。
到图书馆去--起初的阅读手记;阅读与记忆的断片;小说·艺术·哲学;岁月里的那些百合花;我将来到,欲望的迷宫;战争·文化;追忆,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是书时光的最后一刻;秋凉如水夜微微;零六年九月读书笔记;这也是活着的证明;零六年十月读书笔记;这也是五月花;零六年十二月读书笔记。
诠释的精神--论《浮生六记》中“盆景世界”的象征与原型;高视自我与渴求不朽;试论李贽的“圣人情结”;超越与缺失;解读《红岩》中的女性意识;影响与超越;从《马桥词典》看韩少功与米兰·昆德拉。
读中文系的人--读中文系的人;《色·戒》观影;原谅;有关王贵的《W.M.》;玉箪秋;最好的时光。
她们说“不仅是对我们自己大学时光的纪录,同样的,也算是完成了一个永恒的见证--‘切勿过于怨叹,人类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
她们说“你知道,终有一天,我们要穿过雾,穿过雪,穿过泥,在灼人的炎热里,在如注的大雨下,或者去,或者来,或者跑,追逐快乐,以及寻觅生路。但是,有了这一段时光的历练,未来所有的一切,都能充满勇气和希望地去面对。”
她们说“读书的目的,为了要与好的东西见面:好事、好情、好人、好物。在这几年读书的过程中,很多好的事情,好的人,都让我们遇见了。”
她们说“我是读中文系的。文学院门前有一棵乔木女贞。”
……
我扑在桌上,不停地哭。我知道我错过了什么,我也曾在那里,现在她们来告诉我那些好的、那些美的、那些有力量的……
她们真的很棒,好好读书,好好地写读书笔记,读了很多书,认真地书写,不曾辜负……
我不停地哭,不停地哭,我羡慕,羡慕她们,甚至嫉妒。我也想说悔恨,但是我不会这么说,因为说悔恨太轻而易举以至不负责任,因为我只遗憾我失去和迷路的,却并不后悔我拥有和走过的,我只后悔我可以做的更好,更多。
我不停地哭,不停地哭,哭完洗了脸,凌晨两点。继续看,重新看,和一拿到这集子时一样贪婪地激动地看,两个人四年读的书,四年的成长,全收在这一本集子里,就像一块从海里刚打捞起来的海棉,滴滴答答落下的,全是那些伟大的名字,那些天才的智慧,那些闪耀的话语。凌晨四点。彻夜无眠。
窗外的天空一点点清朗,没有结束,只会开始。
我知道这四年我没有虚度,她更像一个悠长的假期,放牧着,体会着,也成长着。我的书写没有像她们那样高屋建瓴,但也有我天然的可爱。
好好读书,读好的书,欣喜,最后的时刻,她们告诉了我很多,告诉我中文系的、原滋原味、正宗深情地,如何读书。
听起来似乎很滑稽,读了十几年的书。但是,我是读中文系的,我的文学院门前也有一棵高大苍郁的乔木女贞,我再不会离开她。
读中文系的人 (转)
|
这不是饭饭写的吧……
我怎么可能会“我不停地哭,不停地哭”牙。。。
堂,也有很多人在羡慕甚至嫉妒你呢:)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