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短评

热门
  • 37 被迫改名 2020-06-27 20:46:13

    完全不认同那些认为丁玲此书文笔粗糙的说法,本书写得非常有力量。即便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因素,然而比预料中的克制。从《梦珂》一路看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的写作之路异常丰富,我更喜欢中后期的这些作品。仅就作品中而言,我感觉作者对世人的同情心之中带着审视的态度,这是高智商的人会持有的一种态度。

  • 13 Inni 2020-11-01 21:34:49

    比较好玩的是她写出了被斗争者的“好”,如是抗属;还写出了斗争者的“不好”,如农民有私心,干部暗中斗等等,比《暴风骤雨》更贴近现实。

  • 9 2019-10-22 21:37:25

    文字粗糙,丁玲是被文学耽误的政治家。

  • 3 三千院若璃 2020-07-12 14:01:33

    丁玲對現實情況的認識讓一個本該有既定方向的政治故事充滿了揭自家人短的成分,讀起來張力十足,這要晚二十年就要出大問題了

  • 2 simonfaye 2024-03-23 01:26:39 北京

    同时看了她和赵树理。一直在感慨,一个简单一个复杂,但写得都真好啊。尤其感慨丁玲在这个故事里对黑妮、对张裕民、对侯忠全、对顾涌的刻画,相比起来,正反两大主人公章品和钱文贵都显得略有逊色。果然,看完此书,再去翻丁玲的个人史发现,丁后来的波折都与此有关。我其实最大的惊叹是一直以来我们知道更多的是沙菲,然而桑干河是一个多么不同的故事啊,再想想霞村,丁真的不得不让人佩服。不要说作家,人类都很少尝试完全的彻底的改变,这对我们来说太难了。最后我要再感慨一下那个时代的女作家:萧红张爱玲丁玲……

  • 1 GeorgeWang 2023-01-21 00:54:54 江西

    虽然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也有大量政治宣传的口号,但不可否认确实在人物塑造和场面描写上不错。 带有摇摆性的软弱知识分子与地主密谋、地主设计挑拨干群关系、农民对变天的恐惧、文绉绉的理论主义者成长蜕变,以及对农民自私自利面貌的刻画,没有把人物脸谱化,这一点就超越了一般意识形态小说。 顾涌和钱文贵两个人都有土地,但是钱文贵被彻底打倒,顾涌只是退出部分土地。这说明我党历来的政策打倒的就不是地主资本家,而是不法或者突破道德底线的地主资本家。是要把利用掌握生产资料剥削人的恶霸打倒。在读到打倒恶霸地主的文字时,不由得热血沸腾,有土地有资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非法聚敛资本压榨人民,不被打倒更待何时?

  • 2 咚咚锵 2022-05-26 23:04:28

    土地革命时期,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瓦解,中华大地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但“打土豪分田地”并非一蹴而就,“翻身农奴把歌唱”是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人民群众是有力量的,但是太分散,需要引导,须循循善诱之;党的干部也不是全才,有的文绉绉脱离实际,有的风风火火急于求成;地主们自然不甘心俯首就擒,想方设法破坏革命。丁玲的乡土生活没白费,只有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才能写出如此生动鲜活的土地革命群像。

  • 2 方可平 2020-08-20 03:53:13

    耕战共同体的塑造,解放农民也是将其打散为小家庭,这一步之后自然也就是再度整合了。文采这个形象的塑造颇有作者自喻感,或许如此,没舍得将其彻底否定化,反而让他在评地委员会里也兜兜转转,弥补一些小农思维和“左”的错误。

  • 4 小隋 2020-07-17 18:43:50

    “当一个运动来的时候,必然会走到左的方面去” “不管眼前多么热闹 过不了几天,事又全照旧了” 唉,我真的理解不了丁玲。上面两个句子都是她在文中批判的观点,然而它们都成了事实。丁玲文中句句是现成的讽刺材料,甚至她的矛盾动摇都要扑出来挠你的眼了,可她依旧一颗红心。 故事也写得烂,完全抛弃了自己的女性视角,积极且毫无意义地融入男性革命话语体系,不像是那个写出《我在霞村生活的时候》的女作家,她笔下的女性成了李准笔下的丈夫的点缀,不是笑就是骂了

  • 1 well 2021-06-29 08:44:06

    本书具有历史文献意义,可以加半星。内容是展示一个村子土改过程中的贫农,富农,地主,教员,治安员,村长,农会,抗属,派下来的知识分子,以及他们的亲戚,各种关系和想法。如何发动一次土改,人们怎么从不认这个理到要打死地主以及兴高采烈。人物众多,白描,小说非常干燥。回头看,以丁玲人品,以及各种案例来看,小说里的现实已经被美化了很多。

  • 1 一树红花照碧海 2023-11-23 12:31:53 浙江

    刚看完张爱玲读的丁玲,全书读了1/3了还感觉是在浮光掠影的交代背景。读的第一本十七年文学,并没有像一般材料妖魔化的那样,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空洞而无力。报告文学一般的文字,反而给人一种粗粝的真实感。人物也不是高大全和完全负面的反派。而是不完美的成长中的人——比如塑造得最惊艳的文采同志。但是本书中作者的表达欲似乎太强了,很多只需要靠情节暗示的事情,非得写大段大段的作者评论,显得画蛇添足。有些人物关系还是没有理的太清,待读第二遍。

  • 1 桃离洲 2024-06-22 17:59:01 安徽

    丁玲如果生在现代,一定是相当出色的作家。她对人性的把握太精准,人和人的关系,各种各样的身份,处境,尺度,她能把极复杂的东西写得很轻松。第一次看土改小说,很沉浸。

  • 0 愚人 2022-02-12 18:04:27

    了解那个年代的故事,进一步看清事实真相。

  • 1 ahskfjcndhe 2022-02-01 01:51:18

    爱上黑妮的程仁,他的身份首先是爱上地主侄女的干部/文采始终与老百姓隔着一层,五六小时把村民弄困倦了的讲演、果园中的无语凝噎/很程式化的书写,不喜欢。

  • 1 言怀 2021-10-18 15:28:29

    还是可以的,丁玲的文字很好!文笔很好!很有天分!就是有点啰嗦了,感觉,这也写一点,那也写一点。还有一个优点是这本书写的很真实,尽量真实了,把土改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人心里的想法,斗争,动摇,困惑,不敢胆小到团结一致,到分地时出现的一些人自私心理,都刻画的很好,很详尽,相对很真实。

  • 0 布里安 2021-12-04 17:04:40

    如何想像我们的历史?

  • 0 鹧鸪天 2022-01-14 14:56:29

    丁玲还是适合搞政治

  • 0 云游書生📚 2021-11-02 22:13:51

    20.2万字 (某宝贝为什么会买这本书)

  • 1 2022-05-21 16:11:53

    是戴著鐐銬,但丁玲也有自己的堅持。寫農村婦女時還是那個曾經寫出《三八節有感》的她。敘述中也不迴避農民真實心理和幹部真實問題,隱隱約約寫也是寫。 我覺得真實。46年,剛開始的時候都覺得一片光明,有什麼好苛責的。後來的事情有人寫,前期當然也可以寫。

  • 0 sseeaa 2022-05-28 19:42:33

    看不下去。赵树理那味儿,还差点儿。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