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鬼夜行 短评

热门
  • 17 “难挑的鳄梨 2019-07-15 22:54:32

    “妖怪最大的特色就是他们的善恶并非固定,而是由人类对妖怪的态度来决定,一如人类社会,一如芸芸众生,有善良者,亦有邪恶者。或许是他们有故事、有情感、有血有泪,有太多和人类相似的地方,于是一路走来,历久弥新。”装帧很好,很用心,感谢。

  • 13 吾荐 2019-07-13 13:07:18

    四星是目前所有中文版《百鬼夜行》我能给出的最高分。装帧设计我给五星(参照了《观山海》,谨此致谢),包括内文版式,充满现代感的错落有致,恰到好处的思源宋体——设计师怪我不给他书名烫白的实现机会,加印时或可一试。文字内容给三星半(半颗星加给我自己匡谬正误的努力,目前在售的几个中文版内容或多或少都有讹误,甚至错得离谱),若有哪位写作者有更准确、严谨、详细、有料的《百鬼》文稿,请联系我。惜乎插图只做了少量彩绘的尝试,我的梦想是把两百多个妖怪全部上色,有人愿意接受挑战吗?

  • 6 甘草披萨 2019-11-05 13:02:55

    恶趣味者趁超低价速速购入,边翻阅耳边边响起《百鬼夜行抄》里著名的OP,装帧十分精美,妖冶、奇丽而又斑斓,与书中内容极为契合匹配,总算知道了“锁线贴布精装”的准确样式,还附赠浮世绘明信片和可爱型的鬼怪贴纸,如果日本动画片或是番剧和奇幻片看得多,其实很多名字都挺熟悉,比如般若、魍魉、旱魃,而木魅、鸣屋等妖怪的故事也曾听过看过,河童、钓瓶火等更是广为流传,在本书的帮助下名字、形象、特点、习性、分类都一一互相对应了起来;很多鬼怪传说来源于中国,不过连澡盆污垢都有对应的妖怪,日本人的泛神论思想走得更远

  • 0 粟冰箱 2020-01-12 18:50:15

    哇,这么久以来,我都没有完整地读过《百鬼夜行》,好好玩呀!这个版本做得非常不错~日本的妖怪文化在如今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扬,也跟动漫、影视、小说、游戏结合得很棒,国内应该学学。(看这本的时候灵感好多,又想写妖怪小说了~😊😊😊(2019.1.12读完,鸟山石燕真是画得太好了~

  • 0 阿卜 2020-04-16 13:46:26

    是目前看到《百鬼夜行》中文版里面最适合阅读的一本了,装帧设计真的非常不错,内文排版也符合阅读习惯,之前看另外一版,总之看得很艰难就是了(那一版还是在图书馆翻了一会才决定选择的)…

  • 0 Albert 2022-02-26 10:29:44

    差一星那是因为文字内容太少

  • 0 薇好 2022-03-14 22:11:51

    每个民族的神话多多少少都蕴含着他们初民对世界的认知,也正是这些懵懂的认知,造就了民族性格的基本。 《百鬼夜行》也不例外,日本妖怪的成因多多少少源于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畏惧,以及基础的道德观念。妖怪们大多是被人遗忘的物品,或者对世界有怨气的倒霉孩子,还有一些中国神话传说里的角色。深夜翻开书也不觉得可怕,反而流露出一丝可怜与可爱。 整体来说这本书素材丰富,装帧精美,文字和图画的排版也很用心。喜欢。

  • 0 Michelle喵喵酱 2022-01-25 22:30:37

    嘿你们剧本杀有素材了。反正《木夕僧之戏》不好玩。

  • 0 hyskoa99 2021-12-04 00:53:43

    小时候很爱看的漫画《地狱老师》中,常常提到鸟山石燕的画册,那时就对这本日本古书产生了兴趣。但当时也没有网络,就没地方去寻找。直到20多年后,这本《百鬼夜行》弥补了我小时候的遗憾。这本书一次性把鸟山石燕四本妖怪画册集中到一起,让人彻底了解这位日本妖怪先行者的所有作品,印刷也十分精致,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翻译一下鸟山原图配文。但瑕不掩瑜,这本书应该是目前所有《百鬼夜行》书中最好的一本了。

  • 0 碧根果 2022-05-31 22:16:08

    猫又,水獭精,狸猫比较可爱 河童说是有可能是中世纪传教士的形象,笑,发型确实很像

  • 0 冒牙七 2022-09-17 15:28:53 江西

    有些还挺有意思的,不过想到没过几天便会全忘了就挺沮丧的。

  • 0 .Luciaaaa 2023-07-18 10:54:17 山东

    第一次看这种题材的 装帧可真棒啊这书

  • 0 司叙 2023-09-14 15:31:56 山东

    日本的妖怪确实形成系统了,中国的妖怪散见于各类志怪传奇

  • 1 吞酱 2022-08-30 18:47:59 广东

    在图书馆看完的,第一次了解百鬼还是在阴阳师手游里面

  • 0 燕辞归 2022-08-03 10:47:27

    妖怪传说是日本文化的镜子,百鬼夜行,群妖起舞,映射出这几个日本文化的特性:第一,日本有“生成”之说,人可为妖,妖亦可为人。中国妖怪常常是动植物精灵,日本妖怪常常原本是人,后来因愤怒、嫉妒、悲伤等强烈情感,而失去人的身份,变成妖怪。“生成”的强烈情感背后是“执念”,一切原本为人的妖,不论是生人成妖,还是怨灵作祟,皆因心有执念,无法释怀,从而,强烈的心理现实改变了物质现实。第二,镫口、贝儿、角盥漱等妖,皆属“付丧神”。付丧神有中国妖怪的特性,也有日本妖怪的特性。一方面,付丧神是“物久成精”,长年累月,积累天地灵气,焕发灵性。中国传说中常有此类,故而,部分付丧神传说极其类似中国传说,如木鱼达摩,长年听经而化灵,如中国传说中佛前的童子、灯芯。另一方面,付丧神之成精,亦有执念的因素,如蓑草鞋、无垢行腾

  • 0 哈哈侠 2022-06-08 17:07:28

    还是蛮丰富的,就是都好丑😂

  • 0 Absolute ZoeY 2022-06-14 08:44:30

    蛮有意思的小书,随手翻翻

  • 0 嗜睡 2024-01-28 05:58:15 河北

    装帧还不错,图画本身的配文没有翻译,选择了自己配文,但是错漏百出而且过于自说自话了,一般

  • 0 高知悍妇 2024-11-12 15:59:15 北京

    书是好书,鸟山石燕的图画没有问题,但是编者怎么能如此不严谨不严肃?书里有着大量口语化和网络化的用词,随便的行文语气让人观感很差,乃至对内容的严谨性也有所怀疑,毫无知识科普或者文化研究者的自省。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