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的书评 (13)

《团圆》:她不会说“想爸爸”,只会说“要看《团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公众号:麻麻手作 袖袖有两张借书卡,一张是绘本馆的,一岁半的时候办理,基本上保持一周借一次8本的节奏,偶尔也会偷懒,两周才去一次。 另一张是图书馆的读者卡,办理了一个半月,每次借3本,两周换一次。 《团圆》是袖袖27个月的时候,在绘本馆借的。 故事很符合中国主流... (展开)
爸爸,请给孩子力所能及的陪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吉老师去南京拜访东方娃娃杂志社,带回了这本《团圆》。 我一页一页地轻轻地翻着,翻到了最后。 “爸爸没说话,他用力地点点头,搂着我不松手……” 画面上,小小的“我”偎依着爸爸山一般宽阔厚实的身躯,爸爸的手很大很大,“我”的手很小很小,“我”把那枚亮晶晶的硬币放... (展开)
最美好的事情是在一起,生活有时确实无情和残酷的
这是我们接触的第一本中国的绘本,故事很符合中国特色,人们总是因为事业牺牲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孩子们也总要因此表现得隐忍坚强。但书中要表达的道理却是全世界通用的:无论如何,全家人在一起,才是最美好最幸福的事情。当爸爸终于回家了我们跟着兴奋紧张,当小女孩找...
(展开)

留守在家的你,记忆中的团聚——绘本《团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午睡陪三岁儿子读了这本书,本来我想他大概是读不懂这样年代久远的生活场景,但讲完时他微笑着说:“真好听”,而我为这个普通家庭的回忆故事湿了眼眶,我想儿子大概也是想爸爸了吧。 过年前夕,爸爸拉着行李回到了小镇上,我很期盼爸爸但又对他有点陌生,爸爸给我买了顶新帽子... (展开)
团圆!——在这本绘本里,每个人都会找到共鸣。
《团圆》是咕咕接触的第一本中国绘本,讲的是过年的故事。年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要过年了,爸爸回家了,他为家人带来了快乐和温暖。故事中的“我”享受着爸爸特有的关爱,去高高的屋顶看龙灯,在汤圆里包入一枚好运硬币...... 在春节到来的时候,...
(展开)

读懂“中国年”之外的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是看读书博主推荐入手的这本绘本,我讲给我1岁8个月的孩子听。他现在还不能理解故事,但是能看懂一些画面里面的元素,结合我的解说,我不到两岁的孩子的眉眼之间,小女孩丢了硬币时非常“难过”和重新找回硬币时“开心”的情绪,竟然都捕捉到了。我既诧异又惊喜他这种共情能... (展开)
中国的故事,中国的画风
被故事与画风打动的不行。 留守儿童的幸福春节,讲一个曲折的创意的故事,比较容易。 但讲一个纯粹亲情的故事是非常难的,因为他没有很多高潮,没有很多意外,纯粹的情感表达。 纯粹的情感表达,需要在生活中发现一些具体的点, 非常浓的农民画风,都是一些农村的衣服款式,加...
(展开)

春节《团圆》里的守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团圆》的故事关于守望和团圆,这个故事亦是作者写给自己父亲的故事。这里面的温情和忧伤,我相信能打动很多人。 故事很传统,画风看似粗放又细腻传神,描绘了留守在苏州老家的孩子和妈妈一起等待爸爸一年一次从外归来过年的情景。 《团圆》的故事里没有一个字直白讲父女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