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提要……………………………………………………………………‥ {1}
第一章 南朝義疏發展背景……………………………………………… 1
一、儒學獨尊地位之不在…………………………………………… 3
(一)、時代的動盪……………………………………………… 3
(二)、文學、史學的興盛……………………………………… 4
(三)、玄學、佛學的盛行……………………………………… 6
二、南朝經說發展特色……………………………………………… 7
(一)、新經說體裁的產生……………………………………… 7
(二)、禮學持續受到重視……………………………………… 9
(三)、經說多元化……………………………………………… 11
三、小結……………………………………………………………… 12
第二章 儒經義疏體裁的創新…………………………………………… 13
一、儒經義疏產生之因素……………………………………………… 15
(一)、佛教之影響……………………………………………… 15
1、佛經科判之學對儒經義疏的影響……………………… 15
2、合本子注對儒經義疏的影響…………………………… 18
(二)、儒家解經方式之變革…………………………………… 20
1、漢代經說體裁與儒經義疏之關係……………………… 20
2、儒家講經方式與儒經義疏之關係……………………… 24
(三)、學風改變對儒經義疏之影響…………………………… 28
1、漢魏學術風氣變革略說………………………………… 28
2、集解體裁與義疏之關係………………………………… 31
3、魏晉義說與儒經義疏之關係…………………………… 33
二、儒經義疏體例之探討……………………………………………… 35
(一)儒經義疏之解說形式……………………………………… 36
(二)儒經義疏之解說方法……………………………………… 47
三、小結………………………………………………………………… 67
第三章 南朝儒經義疏內容探析………………………………………… 71
一、義疏內容之解說模式……………………………………………… 71
(一)、以一家之注為底本……………………………………… 71
(二)、兼論各家之說…………………………………………… 76
二、鄭王之爭之延續…………………………………………………… 79
(一)、祥禫之制………………………………………………… 81
(二)、天子宗廟之論…………………………………………… 84
(三)、繼母出嫁之服議………………………………………… 85
三、經說之深化與創新……………………………………………… 87
(一)、深化與創新……………………………………………… 88
(二)、創新的流弊……………………………………………… 99
(三)、義疏經說之檢討………………………………………… 101
四、小結……………………………………………………………… 101
(一)、章句訓詁與義理之學之轉關…………………………… 102
(二)、試驗性強的經說………………………………………… 103
(三)、適應時代的改變………………………………………… 104
第四章 南北交流與南朝義疏發展之探究……………………………… 105
一、南北經學交流概況……………………………………………… 105
(一)、劉宋時期與北朝之交流………………………………… 106
(二)、蕭齊時期與北朝之交流………………………………… 107
(三)、蕭梁時期與北朝之交流………………………………… 111
(四)、陳代與北朝之交流……………………………………… 120
二、南北義疏交流及其影響………………………………………… 129
三、小結………………………………………………………………
第五章 結論…………………………………………………………… 131
參考書目…………………………………………………………………… 135
· · · · · · (
收起)
1 有用 玄都校經 2020-03-01 17:39:47
作者于成功大学所作的硕论。完全延续了台湾经学史研究中两种很坏的习气:一是只从外部史料探讨经学(义疏学)的演变,二是内部史料只依靠“万能”的《玉翰山房》。讨论南北朝经学,但凡落入这两点套路,便是坏文章。这篇硕论和刘永宁的博论,在南北朝义疏学的问题上只有误导,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