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李弘祺为美国耶鲁大学博士。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多年。1991年出任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亚洲研究系主任,其後并在该大学研究院担任博士指导教授。李弘祺於2003-2005年间应聘担任国立台湾大学讲座教授,并出任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以後出任交通大学讲座教授兼通识教育委员会主委,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并创立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本领域开拓性作品,未免粗疏
开荒之作加一星,今天看来还是浅了。
狸赠!虽然是较早的著作,但作者彼时的学术眼光已经超出了许多后来的学者。宋代科举是否真正促进阶级流动的问题向来为学界所关注,郝若贝、韩明士等人皆辅助统计学的手段,从家族世代职业、社会地位的变动来研究这一问题,而李则借用西方政治哲学的理论,指出“公平”和“公正”并非同一概念,宋代考试在形式与制度上十分“公正”,却恰恰成为维护一切“不公平”的最佳工具:公正的考试制度给被统治者以向上流动的希望、缺乏独立性... 狸赠!虽然是较早的著作,但作者彼时的学术眼光已经超出了许多后来的学者。宋代科举是否真正促进阶级流动的问题向来为学界所关注,郝若贝、韩明士等人皆辅助统计学的手段,从家族世代职业、社会地位的变动来研究这一问题,而李则借用西方政治哲学的理论,指出“公平”和“公正”并非同一概念,宋代考试在形式与制度上十分“公正”,却恰恰成为维护一切“不公平”的最佳工具:公正的考试制度给被统治者以向上流动的希望、缺乏独立性的知识使晋升的士子往往尽力维护这一已有的统治……几篇考察细节的文章读完也受益很多,梳理宋代国子监、国子学、太学关系以及学校制度沿革的几章实在太重要了:学校由最初与科举相对的制度,发展为遵循着科举逻辑的同质工具,甚至混入了更多非公正的不透明元素。稍后南宋时科举在晋升途径中占比越来越小,在此已初见端倪。 (展开)
为读书会提供了重火力
> 7人读过
> 13人想读
订阅关于宋代教育散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周不周 2018-12-25 23:15:32
本领域开拓性作品,未免粗疏
0 有用 殊同 2020-11-23 19:43:11
开荒之作加一星,今天看来还是浅了。
0 有用 苦影 2021-09-22 00:03:35
狸赠!虽然是较早的著作,但作者彼时的学术眼光已经超出了许多后来的学者。宋代科举是否真正促进阶级流动的问题向来为学界所关注,郝若贝、韩明士等人皆辅助统计学的手段,从家族世代职业、社会地位的变动来研究这一问题,而李则借用西方政治哲学的理论,指出“公平”和“公正”并非同一概念,宋代考试在形式与制度上十分“公正”,却恰恰成为维护一切“不公平”的最佳工具:公正的考试制度给被统治者以向上流动的希望、缺乏独立性... 狸赠!虽然是较早的著作,但作者彼时的学术眼光已经超出了许多后来的学者。宋代科举是否真正促进阶级流动的问题向来为学界所关注,郝若贝、韩明士等人皆辅助统计学的手段,从家族世代职业、社会地位的变动来研究这一问题,而李则借用西方政治哲学的理论,指出“公平”和“公正”并非同一概念,宋代考试在形式与制度上十分“公正”,却恰恰成为维护一切“不公平”的最佳工具:公正的考试制度给被统治者以向上流动的希望、缺乏独立性的知识使晋升的士子往往尽力维护这一已有的统治……几篇考察细节的文章读完也受益很多,梳理宋代国子监、国子学、太学关系以及学校制度沿革的几章实在太重要了:学校由最初与科举相对的制度,发展为遵循着科举逻辑的同质工具,甚至混入了更多非公正的不透明元素。稍后南宋时科举在晋升途径中占比越来越小,在此已初见端倪。 (展开)
0 有用 Konkonkonkon 2025-01-09 23:40:17 法国
为读书会提供了重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