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汪精衛1925年4月17日寫給國民會議促成會各省代表大會國際問題委員會的關於國際問題的決議案,后出版。
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表字季新,别号精卫(亦为其笔名),历史多沿用其号,称其汪精卫,中国近代政治家、革命家、诗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柯桥区),生于广东三水县(今佛山市三水区),清末秀才、官费留学生,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
青年时曾经参与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1910年,因为谋刺清朝摄政王载沣失败被捕判终身监禁;翌年辛亥革命后获释。早年担任孙文的秘书及文胆,孙文逝世后,历任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行政院长、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及中国国民党副总裁等。直到中国抗日战争初期,是蒋中正的主要政治对手之一,后来与日本合作,谋求和平建国,建立亲日“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国民革命时期的汪兆铭倒还人模人样,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有着清晰客观的认识,高举反帝反军阀大旗,也情绪激动的为苏联进行辩护,总的来说是延续了孙中山的路线,反帝联共。 这两天看了汪蒋俩人的书,孙文被抬的很高,而其它一些革命元老如黄兴、宋教仁等只字未提,不知是因政治立场问题还是只是简明叙述的需要。而且国民党很早对列强没什么指望,始终把废除不平等条约挂在嘴边。
> 2人读过
> 12人想读
订阅关于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趨勢和變遷概論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汾河水怪 2022-05-17 14:16:59
国民革命时期的汪兆铭倒还人模人样,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有着清晰客观的认识,高举反帝反军阀大旗,也情绪激动的为苏联进行辩护,总的来说是延续了孙中山的路线,反帝联共。 这两天看了汪蒋俩人的书,孙文被抬的很高,而其它一些革命元老如黄兴、宋教仁等只字未提,不知是因政治立场问题还是只是简明叙述的需要。而且国民党很早对列强没什么指望,始终把废除不平等条约挂在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