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因是子静坐养生经》是蒋维乔先生几十年亲身经验之精髓,不讲怪力乱神,只讲实证养生,简单明了、便于掌握,读者若能按照书中所述如实修炼,定能激发身体潜能、受益一生。
静坐是蒋介石奉行一生的养生法,易于学习,效果显著,比瑜伽更安静,比普拉提更简单。
静坐养生法是涵养道德、保养身体的传统养生法。蒋维乔先生打破了静坐法秘不示人的习惯,破除了人们对静坐养生法的迷信认识,将传统养生与科学解释结合起来,传播了一种科学的静坐养生方法。
《因是子静坐养生经》集静坐养生与日常健康养生于一书,囊括作者养生法的*部内容,是作者几十年养生经验的精髓。《因是子静坐养生经》内容客观、讲解详细、简单明了。认真阅读,坚持练习,可激发身体活力潜能,打造健康体魄,养出安宁心神。
因是子静坐养生经的创作者
· · · · · ·
-
蒋维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蒋维乔(1873~1958)
字竹庄,别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养生家、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
我国倡导科学静坐养生的*一人。青少年时期体弱多病,医治服药无效,自创呼吸静坐养生法。1914年,他总结自身锻炼经验,写成《因是子静坐法》一书。20世纪50年代初,蒋维乔先生在上海开办了静坐养生门诊,使传统养生法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蒋维乔先生民国年间投身教育事业,曾任职教育部秘书长、江苏省教育厅长、东南大学校长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职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上海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
目录 · · · · · ·
原序|002
第一章生命与呼吸|004
第二章疾病的来源|006
第三章疾病的预防|007
第四章静坐的方法|008
第一节身体的姿势|008
第二节精神的集中|011
第三节呼吸的练习|013
第四节治病与防病的功效|014
第五章原理篇|015
第一节人类之根本|015
第二节全身之重心|016
第三节静坐与生理的关系|016
第四节静坐与心理的关系|018
第五节重心即身心一致之根本|019
第六节静字之真义|019
第七节静坐中安定重心之现象|020
第八节形骸之我与精神之我|020
第六章方法篇|022
第一节姿势|022
第二节呼吸|027
第三节静坐时腹内之震动|030
第七章经验篇|032
第一节幼年时代|032
第二节青年时代|033
第三节静坐之发端|033
第四节静坐之继续|034
第五节静坐之课程|034
第六节初入手时之困难|035
第七节第二、三次之震动|036
第八节二十余年间之研究|037
第九节静坐宜知忘字诀|038
第十节静坐不可求速效|039
第十一节震动与成效无关系|039
第十二节静坐与睡眠之关系|040
第十三节静坐与食物之关系|040
第八章动与静应兼修|042
第九章结尾语|043
因是子静坐法续编|045
第一章静坐前后之调和功夫|046
第一节调饮食|046
第二节调睡眠|047
第三节调伏三毒|047
第四节调身|048
第五节调息|050
第六节调心|051
第二章正修止观功夫|052
第一节修止|052
第二节修观|054
第三节止观双修|056
第四节随时对境修止观|058
第五节念佛止观|063
第三章善根发现|064
第一节息道善根发现|064
第二节不净观善根发现|065
第三节慈悲观善根发现|065
第四节因缘观善根发现|066
第五节念佛善根发现|066
第四章觉知魔事|067
第五章治病|068
第一节察知病源|068
第二节对治疾病|069
第六章证果|071
第一节声闻果|071
第二节缘觉果|072
第三节菩萨果|072
第四节佛果|073
静坐卫生实验谈|075
第一章绪言|076
第二章静坐的原理|077
第一节“静”字的意义|077
第二节身心的矛盾|078
第三章静坐与生理的关系|079
第一节神经|079
第二节血液|081
第三节呼吸|082
第四节新陈代谢|084
第四章静坐的方法|086
第一节静坐前后的调和功夫|086
第五章止观法门|091
第六章六妙法门|094
第七章我的经验|097
第一节少年时代|097
第二节中年时代|099
第八章结语|100
谈谈气功疗法|103
第一章气功疗法历史|104
第一节古代养生法|104
第二节气功之派别|105
第二章气功的原理|106
第一节身的方面|106
第二节心的方面|107
第三章呼吸的练习|108
第四章气功的疗效和注意事项|110
第五章我的经验|112
附编|117
第一章冈田式静坐法|118
第一节姿势和时间|118
第二节呼吸方法|119
第二章藤田式息心调和法|121
第一节调身法|122
第二节调息法|123
第三节调心法|124
第四节练功注意事项|125
第三章健康不老废止朝食论|126
自叙|126
绪论健康不老之基础|128
第一节废止朝食二食主义之根据|132
第二节过食与健康长寿|133
第三节多食主义与不老长寿|135
第四节二食主义与少食主义|139
第五节二食主义与废止朝食主义二食主义|143
第六节废止朝食二食主义与早寝早起|145
第七节废止朝食二食主义副次之利益|147
第八节废止朝食二食主义与疾病|150
第九节废止朝食二食主义与年龄职业|155
第十节对于废止朝食二食主义之疑问及疑惧|157
第十一节废止朝食二食主义之实行事项|159
第十二节断食疗法|163
第十三节废止朝食二食主义与国民经济|166
第十四节实验谈|169
附录正呼吸腹力增进法|172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平直其身,脊骨不曲,端正就坐。胸部微向前俯,使心窝下降。盖心窝若不能降下,则呼吸不能调节,静坐之效,终不可得也。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使脊骨不曲。 初习盘足时,必觉麻木,可忍耐之,久则渐臻自然。麻木不能忍者,可上下交换其足;如再不能忍,则暂弛之,待麻木既去,再返坐。如能十分忍耐,任其极端麻木;则麻木之后,自然能恢复原状。若经过此阶级者,盘坐时即永不再麻矣。 调身 何谓调身?即使身体之姿势,常常调和是也。调身者于坐前坐时坐后皆当注意。坐前如平常之行住进止,均宜安详,不可有粗暴举动。若举动偶粗,则气亦随之而粗,心意浮动,必难于入静。故于未坐前,应预先调和之,是为坐前调身之法。至于坐时,或在床上、或特制坐凳,于此解衣宽带,从容安坐。次当安置两足,若用单盘(亦名半趺),则以左脚小腿曲置右股上,牵之近身,令左脚指略与右股齐,右脚指略与左股齐。若用双盘(亦名全趺),则更宜将右脚小腿引上交加于左股,使两蹠向上。若年长之人,并单盘亦不能者,则用两小腿向后交叉于两股下,亦可。次安置两手,以左掌之背,叠于右掌之面,贴近小腹之前,轻放于腿上,然后向左右摇动其身七八次,即端正其身,令脊骨勿曲勿挺。次正头颈,令鼻与脐如垂直线相对,不低不昂。次开口吐腹中秽气,吐毕,即以舌抵上腭,由口鼻徐徐吸入清洁之气,如是三次或五次七次,多寡听各人之便。次当闭口,唇齿相着,舌抵上腭。次当轻闭两眼。正身端坐,俨如磐石兀然不动。坐久,微觉身体或有偏曲低昂不正者,当随时矫正之。是为坐时调身之法。若静坐毕,应开口吐气数次。然后微微摇动其身,次动肩胛及头颈。次徐徐舒放两手两足。次以两大指背,相合搓热,摩擦两目,然后开眼。次以指背擦鼻,擦两耳轮。次以两手掌搓热,遍摩头部及腹背手足使全身皆遍。坐时血脉流通,身必发汗,待汗稍敛方可随意动作。是为坐后调身之法。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1. 呼吸气息的出入,应该极轻极细,连自己的耳朵也听不见出入的声音。 2. 气息应该慢慢地加长,叫它达到小腹;但要纯乎自然,不可用力。耐心练习,久后就能够达到。 3. 人的胸中,在肺的下面,胃的上面,有横膈膜(也叫膈肌)。开始练习呼吸的人,往往会觉得胸中气闷,这因为没有推动膈肌的缘故。推动的方法,是吸气时候从鼻中徐徐吸进新鲜空气,使肺底舒张,膈肌下降;呼气的时候,吐出浊气,下腹部收缩,使膈肌向上升,这样一上一下地膈肌的运动就会灵活,于是觉得胸部空松,一点也不气闷了。 4. 腹中的大小肠,最为柔软,血液容易到此滞留,呼吸的气,渐渐深而且长,达到小腹,腹部就有弹力,能够把滞留在腹腔内的郁血逼出去,达于四肢。 5. 呼吸的气,必须从鼻腔出入,不可用口。 腹式呼吸 常人之呼吸,多不能尽肺之张缩之量;俱用肺之上部,肺之下部,几完全不用。因此不能尽吐碳吸氧之功用,致血液不洁,百疾丛生。此皆不合自然之呼吸也。 自然呼吸,亦名腹式呼吸;一呼一吸,皆必达于下腹之谓也。在吸息时,空气入肺,充满周遍,肺底舒张,仰压横膈膜,使之下降。斯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又呼息时,腹部收缩,横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浊气,外散无余。要之呼吸作用,虽司于肺,而其伸缩,常依下腹及横膈膜之运动,斯合乎自然大法,能使血液循环流畅。吾人不但于静坐时须用此法,实则行、住、坐、卧、宜常行之。今举调节方法如下: (1)呼息时,脐下腹部收缩。横膈膜向上,胸部紧窄,肺底浊气,可以挤出。 (2)吸息时,自鼻中徐入新空气,充满肺部,横膈膜向下,腹部外凸。 (3)呼息吸息,均渐渐深长,达于下腹,腹力紧而充实。 有人主张吸息送入下腹后,宜停若干秒者,此名停息。以余之实验,初学者不宜。 (4)呼吸渐渐入细,出入极微,反复练习,久之自己不觉不知,宛如无呼吸之状态。 (5)能达无呼吸之状态,则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因是子静坐养生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 静坐健康、受用一生 沈昌文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

> 更多书评 2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9年10月)8.2分 557人读过
-
新世界出版社 (2016)8.1分 64人读过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9.0分 33人读过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因是子静坐养生经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臧舟壑 2023-08-11 07:54:21 北京
好天赋,好运气,好修行。附编不靠谱。
1 有用 Annie 2022-10-07 21:49:24 上海
很多重复的内容,后面又对废朝食(不吃早饭)讲了很多。内容多为前人所著,有些理论已经有点落后了,如果能附上用现代医学加以分析,辩证取舍就好了。静坐方法比较简单,此书精髓就几页而已,打算试一试。
0 有用 飂 2022-01-22 10:25:46
介绍静坐之法与冥想相似,多从道家入手 第二篇又介绍了止修之法,似以佛为本 再后则多为之前的重复,不禁对书之真伪起疑,然,静坐之法介绍到位,准备按其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