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书里收录了新修《清史》过程中的大量发言稿,对于当代史学史研究应该有一定帮助。新修《清史》作为一项国家文化工程,凝结了戴老师毕生的心血。对于这样一部具有正史意义的皇皇巨著,在规划阶段,无论是框架搭建,还是行文表述,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透过这些发言稿,仍能明显感受到戴老师殚精竭虑的良苦用心。乍一看或许觉得修纂一部史书没那么难,但仔细一想,需要有什么篇目?怎样排序?需要限定多少字数?怎么布置详略才算得当?怎么把任务布置下去?如何审改最稳妥又有效率?等等问题,数不胜数,不胜其扰。一切问题都需要戴老师反复思考,征求意见,主持讨论,实在是太不容易。可惜戴老师没能亲眼看到新修《清史》正式出版,但就像告别仪式现场挽联上所写,“三百年清史垂鉴笔削有法真司马,七十载教泽绵延俯仰无愧大先生”。戴老师千古!
我看着还是挺惊讶的,戴逸原来主张把所有不符合主流观点的叙述都删去,将来清史基本就这么定型了。不过,他愿意把这样一个东西留下来,也算是存真了。
开了眼界了,不过大多数文章大同小异
超大项目主持者的心路历程,可以当成大项目劝退指南读
挑了些关键讲话读,对清史编撰的沿革,编撰工作的主要过程进度等了解很有帮助。期待早日出版。
史料价值
车轱辘话一直讲,没意思
清史编写有这么多问题,了解这过程不错,只是这本书就是各种报告的汇编,报告很多内容相同,实际有用的内容大部分重复了。
开眼界的书,讲话汇编,除了关于清史编写体例的探讨,还有有作者对清史贯通的观点,也有对具体史事的考订。作者观点,主要就是一个“删”,史料太多要删,不符zz要求要删。所以即使最后成品胎死腹中,趁机出版大量史料,才是最功德无量的事
细节特多,不容易的工作。但如此看来,更像是在编一部《清朝百科全书》而不是廿四史序列的清史。在清史稿基础上修改会更佳,略、文、精。
戴氏主持一代大典,一拖再拖,不知何日可得出版?
一代良史的编修故事。
> 清史编务
1 有用 这是浩浩 2024-01-31 17:40:06 北京
书里收录了新修《清史》过程中的大量发言稿,对于当代史学史研究应该有一定帮助。新修《清史》作为一项国家文化工程,凝结了戴老师毕生的心血。对于这样一部具有正史意义的皇皇巨著,在规划阶段,无论是框架搭建,还是行文表述,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透过这些发言稿,仍能明显感受到戴老师殚精竭虑的良苦用心。乍一看或许觉得修纂一部史书没那么难,但仔细一想,需要有什么篇目?怎样排序?需要限定多少字数?怎么布置详略才算得当?怎么把任务布置下去?如何审改最稳妥又有效率?等等问题,数不胜数,不胜其扰。一切问题都需要戴老师反复思考,征求意见,主持讨论,实在是太不容易。可惜戴老师没能亲眼看到新修《清史》正式出版,但就像告别仪式现场挽联上所写,“三百年清史垂鉴笔削有法真司马,七十载教泽绵延俯仰无愧大先生”。戴老师千古!
1 有用 大甜甜~~ 2021-02-15 22:36:37
我看着还是挺惊讶的,戴逸原来主张把所有不符合主流观点的叙述都删去,将来清史基本就这么定型了。不过,他愿意把这样一个东西留下来,也算是存真了。
0 有用 勿在轮下 2021-12-24 16:56:09
开了眼界了,不过大多数文章大同小异
0 有用 缓之 2023-12-30 23:51:14 上海
超大项目主持者的心路历程,可以当成大项目劝退指南读
0 有用 须弥沙 2023-08-21 12:47:18 福建
挑了些关键讲话读,对清史编撰的沿革,编撰工作的主要过程进度等了解很有帮助。期待早日出版。
0 有用 常川 2020-06-14 14:08:33
史料价值
0 有用 露露 2024-09-08 09:39:05 日本
车轱辘话一直讲,没意思
0 有用 冷江佬 2025-01-11 18:37:08 湖南
清史编写有这么多问题,了解这过程不错,只是这本书就是各种报告的汇编,报告很多内容相同,实际有用的内容大部分重复了。
0 有用 Tracy 2025-08-16 12:13:17 天津
开眼界的书,讲话汇编,除了关于清史编写体例的探讨,还有有作者对清史贯通的观点,也有对具体史事的考订。作者观点,主要就是一个“删”,史料太多要删,不符zz要求要删。所以即使最后成品胎死腹中,趁机出版大量史料,才是最功德无量的事
0 有用 omo 2021-01-09 19:55:34
细节特多,不容易的工作。但如此看来,更像是在编一部《清朝百科全书》而不是廿四史序列的清史。在清史稿基础上修改会更佳,略、文、精。
0 有用 毛颖 2021-06-16 17:28:51
戴氏主持一代大典,一拖再拖,不知何日可得出版?
0 有用 松軒 2019-07-12 15:41:59
一代良史的编修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