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魂的盛宴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安托万 2019-10-27 08:05:25

    跟不上作者的叙述节奏,默默地放弃了。这不是意识流,是注水肉。

  • 5 Toccata&Fugue 2019-10-05 14:44:19

    挺失望的,被文案吸引买了这本书,发现和宣传的完全是两回事。这个作者跟博尔赫斯真的没有任何关系(除了都是阿根廷人),半魔幻的智利背景,没有剧情。前一秒还在超市买香肠,后一秒开始讲哲学,一会又写建筑学和民族历史学。琐碎又味同嚼蜡。最精彩的地方是结局女孩的一跃而下。这种意识流小说,能get到的大概会觉得很浪漫,get不到的就会看的很煎熬。 这个作者的书以后也不会读了,实在是无法理解这种完全不为读者考虑的作者。

  • 2 劈头士》睁木 2019-07-10 23:59:12

    已购。这本读来很奇怪,前三分之一特别流水账,又像是开无轨电车,让我读得不停走神,后来故事慢慢凝聚到帕特莉和鬼魂身上,接着又是一段枯燥的观点表达,再凝聚。最后的结尾很神~ 女人、男人、孩子,所有人冲她喊着,伴随着远远近近的鞭炮声和天空中绽开的万千火花。当然,他们没能拦住她,只差一点点。帕特莉跳了下去。就这样。全家人跑到边上刹住了车,就在她跳下去的地方,沉默,好像心脏出于惯性也跳了出去。下落的时候,帕特莉厚厚的眼镜从头上掉出来,继续和她一起平行下落。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鬼魂,在眼镜落地之前,半空中接住了它。眼镜完好无损,接着被轻轻一弹,飞回到楼顶边缘,停在帕特莉的亲人面前,他们正因为这场悲剧惊魂未定。他向劳尔·比尼亚斯伸出手,递上眼镜,劳尔伸出一只手接过来。人和鬼互相定定地看。

  • 6 𝙃𝙚𝙡𝙤𝙞𝙨𝙚 2019-09-01 20:41:05

    流水账流水账流水账建筑学社会学流水账流水账哲学流水账流水账剧情

  • 0 胡桑 2022-01-04 19:39:29

    奇异的想象力。

  • 1 翁德尔 2022-12-21 16:20:02 江苏

    空洞且无内容 不如去看一部美国B级小说,起码看的爽。一堆废话,穿插自己嚼烂的各种N手知识。

  • 1 Y 2022-08-02 10:33:45

    别给拉美拖后腿了

  • 1 京奈 2019-10-27 17:18:48

    智利人在阿根廷。新年那日守门人家族的生活琐碎,遍布如同随笔的晦涩哲学思考。看房客开幕登场,匆匆下场后再未出现。大女儿帕答应鬼魂的邀约,认为这是冥冥中自有定数。满身白粉的壮男鬼颇有些不可言说的意趣,他们两两组成钟表的指针,通向死亡的倒计时。

  • 2 百年孤读 2019-09-06 21:19:22

    一次神秘主义哲学的坠楼

  • 0 砝码 2019-11-07 16:22:36

    我觉得很好呀!

  • 0 2021-06-09 21:55:47

    感谢这个夏夜。

  • 2 安东。 2021-04-10 21:11:34

    宣传语“公主心爆棚的南美奇遇 ”你是认真的吗没对象没钱没胸和公主能扯得上关系的只有一个宅字的十五岁少女到底哪来的爆棚?你管跳楼叫爆棚?半成品公寓七楼午夜十二点的信仰之跃可不是阿拉伯公主乘着飞毯的越狱。 作者的叨逼叨从半成品到夸富宴从幽灵之家到梦的解析,充分体现了译者所谓“他是在用无比精致的文学手法描述一种无比空洞的内容”,不讨厌但是也不讨喜,于是整本小说可以视作何塞·博尼法西奥大街2161号公寓顶楼建筑工一家在除夕这一天的记录,无数鬼马小精灵穿梭其间,时刻提醒读者它们暴露狂的本质。但是这信仰之跃也真是妙绝,成功地向我们证明了,眼镜才是本体(新吧唧是你吗新吧唧) 嘛至少作者的目的是认真的:死亡背后空无一物。 “现实总是超过预期,就算没有预期。”2021-104

  • 0 玉光引 2022-03-27 15:01:57

    “博尔赫斯”的传人这种名头太可疑了,也大可不必。博尔赫斯给我的感觉是一本正经地瞎掰,故事半真半假,很多地方到底是虚构还是典故根本分不清楚。而这位作者最特别的是他的创作理念:1.用严肃文学的行文方式写空洞的小说,没有内容,只有形式,这也是巴尔扎克的夙愿;2.从不修改,这也多多少少保证了第一条的实现。 乍一看觉得这种理念挺偷懒的,但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写作又显得非常郑重。我想他的作品当然有存在的价值,至于能不能被大多数读者接受,大概也并不是太要紧。对上电波很好,没有对上的话,就看个热闹好了。

  • 0 深雪里 2022-02-25 14:28:30

    故事很简单,可以用女主角讲的那个谶语般的『王尔德的故事』概括:一位少女受到鬼魂的邀请,遂一跃而下,以死赴宴。不过,究竟是像『王尔德的公主』那样感于生命之无聊,还是想参加唯有自己一人的盛宴?这我已经不知。 中间讲夸富宴的部分,开始几乎与乔治巴塔耶一模一样。作者引用过列维纳斯,合理怀疑是受到过巴塔耶的影响。惊喜的是进一步的论述:夸富宴是耗费、激情与平等,是一次性的华丽艺术,所以尽可能希望更多的人欣赏;但是,一旦人意识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存在,选取盛宴的参与者就会由求多转向求在意的人;到最后,盛宴只有人自己。 封面好美。

  • 0 因菲尼缇 2022-02-05 20:52:14

    最后导读还是略过了

  • 0 leansing 2021-12-17 10:15:49

    陈列书,几页有污渍,咬到四折,打包时,劝店主以后再开店,别卖果汁了,估计这小伙子跳楼价清仓,是退圈的姿势。

  • 1 荆乐堂二爷 2021-10-30 21:25:36

    老实交代,没看懂。就是怎么形容呢,我看着看着,脑子里想着哎呀,昨儿地铁里有个帅哥真高,埃及那本大部头看了四分之一了,我去,我昨公司电脑好像没关机……如此诸般,等我再次回到书上,居然已经看了一页纸,但是,我看了啥不知道。这个就是一心二用?我可以一手画圈一手画方,然后睡一根绳儿了么。也许哈,阿根廷,巴西等南美一带的文学就是如此,不要死搬硬套的想要看到一根主线,一根草蛇灰线,一根救命稻草,你就跟着作者的思路走:啊哈,房子装修一半可以跳到隔壁马路对面的隔壁家女儿的男友又换了,而且比之前更差劲,但是我看了心里很舒服,因为我没有女友,到期还是要装修房子,还找了个六流装潢公司。最后的最后,一笔撩起来,你不准死,我要救你。大概就是如此吧。这是我第一次看塞萨尔艾拉的作品,也许其他的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愿如此!

  • 0 薤露 2021-11-13 08:50:22

    好吧,我承认读不懂这本书,感觉只是文字的堆砌,这就是意识流吗?

  • 0 2021-10-15 13:45:49

    这本书的文案真的写得不错,看了一圈评论似乎跳楼是最后才会写到的,可惜看了40%的我坚持不下去了。 这本书(我看的部分)有一种空茫的感觉,我不知道怎样去描述,但我觉得从我的理解来讲,虽然我喜欢这种内容,但是作者给读者看这些东西是很失礼的。如果只是把自己漫无边际的思绪不加整理直接呈现出来,这是一种懒惰,也是在窃喜可以用无数名头为自己的懒惰贴上金色外衣的,一种很差劲的行为。 那个女孩一跃而下的结尾,我觉得是很诗意的,只是很明显作者没有想把这份诗意呈现给读者,译者比较直白的翻译也让阅读变得困难,我的确很难理解几百上千个字不分段的行为。 总之,我喜欢这种氛围,但我觉得作者的敷衍很冒犯。

  • 0 can 2021-11-16 20:09:34

    一天,她遇到一个鬼魂使团,他们邀请她参加一场聚会……。公主在宫里太无聊,毫不犹豫地从城堡里最高的塔上一跃而下,以死赴宴。 —— 一轮洁白的圆月,美的可以让人看一辈子,可惜人这一辈子它总在变。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