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未来史 短评

热门
  • 4 浮沉水上 2019-06-13 12:48:22

    又看了一本微信读书的烂书,,,没啥新内容,炒冷饭

  • 3 tighter 2019-10-12 14:32:12

    许多观点还是可取的,与其说是未来简史不如说是未来科技发展史。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科技,纳米技术,量子物理的发展只能初步窥探一二,还有太多应用层需要探索,有时候看国际纷争,就像中美一样,大家永远关注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并没有人类共同发展的意识,现在许多人觉得不公平,未来社会只能更不公平,你的财富决定你能活多久,也决定你的财富能以什么几何倍数增长,任何人之间差距会越来越大,甚至有可能会出现“超级人类” 他能决定世界的发展。可是未来又并不可怕,毕竟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规则都是在人类共存中演变开来,不适合人类的规则不会存在,但是竞争恐怕会更激烈,人类心理健康可能会更加脆弱,生物科学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必须由社会科学去解决。

  • 2 Gun 2019-09-23 14:46:06

    第一部分前五章关于资源枯竭的论述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是后二十章关于当代科技最前沿的介绍确实说明了未来人类进一步生存、发展、突破的可能方向。人类已经度过了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繁荣的七十五年,这七十五年的和平能够保持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巨大贡献。2019年,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人类急需一次新的科技革命或跃迁式发展,而这新的科技革命的突破点,很可能就在书中介绍的20项新技术中出现。

  • 2 喳喳喳 2019-06-15 17:54:55

    刚开始看的时候也许心里有点抵触,觉得作者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加上译文中确实有些错误,越发印象不好。但还是坚持看下来,慢慢有种打开眼界的感觉。并不是所有观点都同意,但可以看到别人对未来的想象。好像危机四伏,又总有办法。普通人确实没必要操心,安心过日子。总有人为你操心,总有一天你得为这份心付费。

  • 1 momo 2019-06-17 17:46:19

    被豆瓣评分的低分吓到……成书应该是好几年前了,书里引用的数据和预测有些旧了,但是进行的展望还是很恐怖的……活到200岁,工作180年的未来还是晚点来吧……

  • 1 星尘 2019-10-21 23:13:50

    很多场景在《黑镜》中出现过。

  • 2 就是悠然 2019-09-05 15:12:59

    刚买回这本书就在豆瓣看到它不高的得分和平庸的评论,不觉间萌生后悔之念。但是书才看几章,已经打消了这个想法。认同有些信息已经在网络上公布于众了,但这本书将之系统的总结归纳并深入展开说明。另外此书成书于2012年,19年引入国内,7年时间世界已经有诸多变化,但书中内容依然有耳目一新的地方,依然有其价值所在。自己看完再移入孩子书柜,对他这个不看新闻的学生而言价值就更大了。 1,近些年轰轰烈烈的3D打印机发明于1984年。 2,利用潮汐和波浪的发电厂已经投入使用。 3,生物打印血管皮肤等技术已初见成效。 4,仿生假体的神经连接已实现。

  • 1 曼曼ai读书 2019-10-12 18:44:04

    看到了大把的商机,但是没有入局的资金[呲牙]那就努力活到那个无限可能的未来吧!

  • 1 bonnie 2020-10-28 23:16:17

    看到后记倒数第二页,预言到病毒大流行,突然觉得本书预见性极强。正如1995年作者演讲预演个人虚拟网络的应用时大家不屑一顾一样,可能真的需要再过个二三十年,回过头来才能发现这是本好书。

  • 1 Raven 2019-04-24 10:56:46

    关键还是人太多!所以灭霸的方法也还是不错的 以后家具啥的所有日常用品可能都会是3D打印的了 省了运输成本 估计会便宜点 后面没有仔细读 就翻了下目录

  • 0 帕德立刻 2019-12-10 15:42:47

    emmm基本就是高中课本水平8

  • 0 小皇子 2021-11-11 13:21:37

    落后了10年,电车都开了好几年了

  • 0 小秋破 2021-12-23 10:36:34

    现在看来已经不算未来史了,所以看起来没什么新意,而且有种各类资料堆砌在一起的感觉。

  • 0 绿毛水怪 2024-02-05 17:02:32 上海

    确实是没啥新意的一本书,也可能科技发展太快,预言已赶不上变化了

  • 0 晋戈 2023-10-14 21:26:31 辽宁

    懂王太普遍了

  • 0 鲁西狂人 2023-05-08 14:55:12 山东

    作者用25章从25个方面讨论了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虽然有些地方是老生常谈,但还是有地方对我们具有指导意义,比如说电子墓碑,在网上记录一个人生前的日常生活,这样可以算是在互联网上永生了。

  • 0 叶文杰 2022-05-26 12:19:46

    都是未来学,没有未来简史视野宽阔。

  • 0 Masass 2020-02-29 10:52:37

    成书到引入已经8年。

  • 0 寂寞公路 2020-03-15 13:52:56

    只看目录就可以了

  • 0 笹之雪 2019-11-05 03:29:47

    能多了解一点关于3d打印的信息就是收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