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特小说集10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想想昨日黄昏 2022-05-21 02:06:13

    言之不尽的哀愁 ,有如一个士兵雨中骑马归来 ,见证生活和世界已经远去

  • 0 半生泽农 2022-12-02 10:37:03 四川

    理想主义者的永恒流放,如同塔拉巴斯一样,弗里德里希是一个大地上的过客,他爱人民,试图用一场革命拯救他们,革命胜利了,人民却让他失望了,生活同样让他失望了。“从空无中发出光,又消失在空无中”

  • 1 滞销书选题仙人 2022-10-04 20:57:26 北京

    德语文学有一动和一静两作家深得我心,动作家是伯恩哈德,静作家是约瑟夫罗特。阅读的时候不时闪现一个以色列作家的影子,阿哈龙•阿佩费尔德还真是承继了罗特的语言风格和叙述节奏,真以色列的罗特。

  • 1 EzioAuditoreXY 2022-10-04 17:49:36 北京

    先知的沉默并非是因为傲慢或是冷淡,只是因为说了也没有人能够真正相信。没有人能理解真相的深渊,除非他们正在或已经坠入其中 谁会相信那最高尚的理想,竟与最低劣的冲动相同?谁会理解无论是吞噬了数千万人的战争,还是改变了多少代人生活的革命,推动他们的,都只不过是仇恨与贪欲而已?谁又愿去相信,在付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之后,一切也不过只是虚无、荒谬,只是旧有与新生苦难的延续? 哪里有什么先知啊!这所谓的先知也只是曾经的罪犯而已!他们只不过是在最后的光景里,意识到了自己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知晓了自己的可笑罢了 因为这番临终的醒悟,他们被他们曾经的同伙抛弃,扔到了西伯利亚的无人问津之地,为自己曾经的罪恶而服流刑。彤达可以从这里逃离,因为他是无罪的受害者;而弗里德里希则将注定葬身于此地,因为此地就是罪恶的归宿

  • 0 Ex 2024-03-24 23:50:43 吉林

    这本略显刻意和无趣20240324

  • 0 drunkdoggy 2024-02-28 21:59:15 山东

    为什么百年前的奥匈帝国作家大都具有先知的属性

  • 0 尼不可 2024-01-26 22:51:11 北京

    一战加持十月革命,欧洲在这个故事里偏向了东方。虽然字里行间的讽刺与质疑指向所有意识形态,却还是略略偏斜于战前了。从这里开始,红色约瑟夫彻底不向往Proletarische革命,关于艺术家与小市民的亲缘关系,会让你想起上个世纪许多真实存在过的人。忍不住赞叹那些一如既往的精彩比喻,总能在各种隐蔽的叙述中,如平地惊雷,让人笑出声。一同赞叹的还有小黄的翻译!

  • 0 路魆 2023-02-14 17:55:58 广东

    言不及义,硬是没看出弗里德里希·卡尔干幻灭的一生。

  • 0 stannnnnnn 2023-02-10 21:49:53 广东

    满分。极其伟大的作品

  • 0 Trarbach 2023-10-30 20:05:02 广东

    grossartig!写希尔德和她丈夫的办公室关系笑得,结尾重逢的处理又多么举重若轻

  • 0 多谢不阅 2023-02-21 22:59:27 北京

    还是那个时代,还是类似的故事。

  • 0 2022-10-12 15:14:27 河南

    历史知识的缺乏导致我损失了很大一部分阅读体验,情节平淡没有强烈冲突,但文字水平绝对一流

  • 0 Pooivy 2023-10-18 21:43:16 上海

    其实我没有看懂,但又好像看懂了。书里没有具体写是什么事件,对于历史不甚了解的我看得有些迷糊。但我偏偏又能理解文字表达出来的氛围和情绪。 曾几何时,我对革命二字也怀着无限的期待和热诚,但几乎没过多久,我就意识到一切都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曾经的革命者如今成了反动者,曾经的无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一切不过是权力的游戏罢了。 革命必将引发战争,不经苦难如何见彩虹?可战争实在实在是太残酷了,嘴上说说太容易。我逐渐开始认同“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窝囊。我当然也想享受未来世界大同的美好生活,可在那到来之前谁又不是随时可以牺牲的实验品呢? 书中最后还是回归了浪漫,回归了生活。或许真的唯有爱永垂不朽。

  • 0 溺水的鱼 2022-11-05 17:59:14 广东

    “当人们不清楚危险是什么时,就会高估它。但事实上,它是一种状态,人们可以习惯它,就像市民生活里有规律的中午时光。这可以被称作是庸俗的危险。”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