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该书是一代名臣骆秉章的传记, 作者以不偏不倚的观察视角, 跟着骆秉章的足迹, 记述了骆秉章一生的思想行迹及其与所处时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现了晚清历史的一角, 叙述了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 是一部填补骆秉章传记空白的好作品。
著名作家、中国研究曾国藩第一人唐浩明为本书亲自撰写书封,他在推荐此书时写道:“骆秉章是晚清政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研究太平天国、探密湘军集团,了解曾、左事业,绝对离不开这个骆文忠公。《骆秉章传》的作者以骆氏后裔的特殊身份,以忠于历史的严谨学风,为我们展开长期被岁月封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骆秉章的一生。”
作者简介 · · · · · ·
撰写《骆秉章传》的骆耀祖是是个“IT男”,原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人,骆秉章第六代孙。他先后在连山县林业局、韶关林业局勘察设计室等单位工作。1985年,进入新成立的韶关大学计算机系任教,不久即晋升计算机高级工程师,先后任韶关大学计算机系主任,韶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2008年,在韶关学院退休后,他又到了华商学院任教。到2015年第二次退休时,骆耀祖已先后在多家出版社主编了计算机教材20部。
“退休后,当时的一片湘军热和曾国藩热中,我发现人们研究湘军,却脱离开湘军发展的环境,以及当地政府主官的政治态度,显然是不全面也不客观的。”骆耀祖说,“骆秉章是中兴名臣、湘军支柱,在晚清八大名臣中排在第三位,居然连本像样的传记都没有。因此,我开始研究秉章公,收集有关资料,到了2015年初,开始动手撰写《骆秉章传》。”
目录 · · · · · ·
致谢及说明 1
平心言史,慎远言祖(代序) I
目录 III
第1章 少年勤学 大器晚成 1
1.1 骆秉章的身世 1
1.1.1 花峰骆氏 1
1.1.2 在禅成长 2
1.2 参加科考 3
1.2.1 初赴县试,华岭入籍 3
1.2.2 追随名师,花地雅集 4
1.2.3 夫人逝世,乡试高中 4
1.3 赴京会试 5
1.3.1 上京会试,不断赶考 5
1.3.2 殿试二甲,进士出身 6
1.4 进翰林院,庶常吉士 6
1.4.1 进翰林院 6
1.4.2 庶常吉士 7
1.4.3 国史馆撰修 7
第2章 风采始著,清誉卓著 9
2.1 稽查粮仓,风采始著 9
2.2 稽查银库,清誉卓著 10
2.2.1 拒绝陋规,严格执法 10
2.2.2 认真稽查,杜绝弊端 10
2.2.3 库丁捐钱,让骆走人 11
2.3 银库亏空,追缴罚赔 12
2.3.1 银库案发,陋规曝光 12
2.3.2 追缴亏空,为臣不易 13
第3章 鸦片战争 忧民忧君 16
3.1 林则徐广东禁烟,骆秉章整饬洋务 16
3.1.1 林则徐广东禁烟 16
3.1.2 骆秉章整饬洋务 18
3.1.3 林则徐革职下课 19
3.2 秉章访察 琦善倒霉 20
3.2.1 骆秉章就粤省军情条陈管见 20
3.2.2 钦差大臣琦善 20
3.2.3 骆秉章汇报琦善误国情形 21
3.3 秉章密摺,奏参奕山 22
3.3.1 参赞大臣,靖逆将军 22
3.3.2 奕山攻船,英军攻城 23
3.3.3 秉章密摺,奏参奕山 23
3.4 忧民忧君,远离是非 24
3.4.1 给事中奏陈策摺,伊里布签南京条约 25
3.4.2 清流书院派绅士,远离反入城斗争 25
第4章 出巡三省,查办案件 28
4.1补右庶子,小试牛刀 28
4.1.1 秉章蒙恩,补右庶子 28
4.1.2 山东查案,小试牛刀 28
4.2 不徇情面,据实参奏 29
4.2.1 巡视河南,不徇情面 29
4.2.2 江苏查访,惩办劣员 30
4.2.3 盐商举报,抓到大鱼 31
第5章 贵州藩台湖北抗洪 33
5.1 羁留湖北,突发大水 33
5.1.1 贵州藩台,暂留湖北 33
5.1.2 署理藩司,迎来大水 33
5.2 赈抚救灾,惩办腐败 34
5.2.1 筹办安抚,全力救灾 34
5.2.2 赈灾救济,安辑流民 35
5.2.3 严惩腐败,惩办渎职 36
5.3 再次调动,自费旅行 37
第6章 革职巡抚坚守危城 38
6.1 多事之秋,出任湘抚 38
6.1.1 骆任湘抚,力行保甲 38
6.1.2 洪秀全倡乱,赛中堂出征 39
6.1.3 太平军占领永安,攻克全州 40
6.2 勉力支撑,坚守危城 41
6.2.1 太平军进犯湖南 42
6.2.2 革职留任,抢修城垣 43
6.2.3 登陴守御,炮伤西王 43
6.2.4 忠源屯兵蔡公坟 45
6.2.5 太平军穴地攻城,骆秉章拚死抵御 46
6.3 长沙保卫战后续 47
第7章 操办团练,协建湘军 49
7.1 从楚勇、湘勇到湘军 49
7.1.1 团练 楚勇 湘勇 湘军 49
7.1.2 国藩墨绖从戎,奉旨帮办团练 50
7.1.3 湘勇赴省,协练大团 51
7.2 秉章国藩,系列暗战 51
7.2.1 越俎代庖,国藩剃头 52
7.2.2 潘铎告免,秉章回任 53
7.2.3 兵勇势如水火,秉章作壁上观 54
7.2.4 国藩移驻衡州,发愤操练湘军 55
7.3从总司令到后勤部长 56
7.3.1 秉章实授巡抚,成为湖南核心 56
7.3.2 骆曾相互尊重,湖南春江水暖 57
7.3.3 国藩发难,王鑫易帜 59
第8章 诚意聘请 今亮出山 61
8.1 左宗棠入骆秉章幕 61
8.1.1 勒捐陶桄,曾左隙罅 61
8.1.2 形势所迫,老左入幕 63
8.2 骆秉章与左师爷 63
8.2.1 考察老左,畅饮三杯 64
8.2.2 调度有方与运筹决策 64
8.2.3 宗资画诺,成瑨坐啸 67
第9章 鼎力维持湘军水师 69
9.1 水师建设具体方案 69
9.1.1 水师设想的提出 69
9.1.2 积极协助水师建设 70
9.1.3 鼎力支持湘军水师 72
9.2 建立水师后勤机构 74
9.2.1 建立长沙火药局 74
9.2.2 建立长沙船局 75
9.2.3 建立长沙炮局 75
第10章 兢兢矢慎,保境援邻 77
10.1 唇亡齿寒,合力抵御 77
10.1.1 罗泽南驰援南昌 77
10.1.2 江忠源沿江进击 77
10.1.3 派江忠浚救援庐州 78
10.1.4 吴文镕堵城捐躯 78
10.2 全力以赴 保卫湖南 79
10.2.1 长毛入湘,贼众勇单 79
10.2.2 湘潭激战,迭获大胜 80
10.2.3 进攻靖港,铜官失利 81
10.2.4 湘潭和靖港战役后续 82
10.3 内清四境,外援五省 83
10.3.1 内清四境,免于后患 83
10.3.2 越境防堵,不分畛域 84
10.3.3 荩绩堪嘉,加恩赏戴花翎 87
第11章 勉力维持 支撑危局 88
11.1 武昌争夺战 88
11.1.1 曾国藩收复武昌 88
11.1.2 太平军三克武昌 89
11.1.3 胡林翼收复武昌 93
11.2 骆秉章援助江西 94
11.2.1 湘抚援赣 94
11.2.2 秉章再派援兵 95
11.3 骆秉章和胡林翼的担当 96
11.3.1曾国藩出走丁父忧 96
11.3.2 李续宾攻占九江城 97
11.3.3 骆秉章援军战江西 98
11.4 广州沦陷,湘抚奏报 103
11.4.1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 103
11.4.2 湘抚奏报广东形势 103
11.4.3 广东三绅,团练总局 104
11.4.4 英法联军三次北犯,咸丰皇帝热河病逝 105
第12章 宝庆会战 重创翼王 106
12.1 达开出走,国藩复出 106
12.1.1 天京事变,达开出走 106
12.1.2 秉章保奏,国藩复出 107
12.1.3 转战闽赣,南安决策 108
12.2 达开入湘,秉章防守 109
12.2.1 达开离赣,攻入湖南 110
12.2.2 秉章募兵,湘南血战 110
12.2.3 宁远境内,达开分兵 111
12.3 血战永州,激战祁阳 112
12.3.1 永州血战 112
12.3.2 祁阳战役 113
12.4 会战宝庆,越境追剿 114
12.4.1 会战宝庆府 114
12.4.2 援军纷纷赶到 116
12.4.3 宝庆局势逆转 117
12.4.4 石达开逃遁 118
12.4.5 楚军越境征剿 118
第13章 整顿吏治,筹饷利民 120
13.1 整顿吏治,惩办贪官 120
13.1.1 奖廉罚贪,整饬吏治 120
13.1.2 官绅结合的统治机制 121
13.2 稳定财政、改善民生 122
13.2.1 整顿漕粮,增加赋收 122
13.2.2 罢黜大钱,稳定金融 125
13.2.3 征盐茶税,便利民生 126
13.2.4 以民为本,利民恤民 126
13.3 筹饷备械,做好后勤 128
13.3.1 千方百计,多方筹饷 128
13.3.2 保证粮饷,保障运输 131
第14章 樊燮诬陷 宗棠出幕 132
14.1 樊燮被参,反诬宗棠 132
14.1.1 升职考察,樊燮被参 132
14.1.2 樊燮反诉,反诬宗棠 134
14.1.3 左宗棠的罪名 136
14.2 全力营救,官司了结 137
14.2.1 全力以赴,保奏宗棠 138
14.2.2 嵩焘拟摺,计赚潘郎 138
14.2.3 明降谕旨,官司了结 140
14.2.4 左宗棠的视角 140
第15章 临危受命督军入川 142
15.1 督川人选的更迭 142
15.1.1 蓝李之祸,进入四川 142
15.1.2 不给总督,国藩不去 144
15.1.3 蜀事险诈,宗棠避开 146
15.2 贼势鸱张,秉章入蜀 148
15.2.1 专制一方,最佳人选 148
15.2.2 准备入川,诸多阻羁 148
15.2.3 督办军务,登舟起程 150
15.2.4 初抵川境,驰奏军务 151
15.3 初战告捷,淳熙遇难 152
15.3.1 定远初战,诧为神兵 152
15.3.2 二郎场中,淳熙遇难 153
第16章 内靖巴蜀 镇压李蓝 154
16.1 激战绵州,合力会剿 154
16.1.1 骆秉章最怕顺天军“散而不聚” 154
16.1.2 蓝朝鼎围困绵州 154
16.1.3 各军会集,部署围剿 155
16.2 战斗重点,转向川南 158
16.2.1 眉州之战 158
16.2.2 围攻丹棱 162
16.2.3 青神、铁山、天洋坪 163
16.2.3 平八角寨,围龙𥥅场 166
16.3 剿鹤游坪,擒周绍涌 168
第17章 抢渡周旋 翼王折翼 171
17.1 达开入川,围困涪州 171
17.1.1石达开辗转入川 171
17.1.2 进窥重庆,围困涪州 174
17.1.3 太平军二进綦江 176
17.2 二次入川,进取长宁 177
17.2.1 挥军西进 177
17.2.2 进取长宁 177
17.3 石达开三入四川,为渡河横江血战 179
17.3.1 李福猷攻打副官村,石达开剑指横江镇 180
17.3.2 秉章防堵调兵遣将,达开奇袭攻打高县 181
17.3.3 横江血战,翼王折翼 183
第18章 浴血涐江 生擒翼王 187
18.1 石达开四入四川,太平军奔向涐江 187
18.1.1 裕新中旗,勇作先锋 187
18.1.2 达开本军,四入四川 189
18.1.3 秉章布防,铁桶涐江 189
18.2 敌前抢渡,浴血涐江 192
18.2.1 石达开占领紫打地 192
18.2.2 太平军敌前抢渡 194
18.2.4 石达开面临绝境 194
18.3 诈降失败,达开就擒 196
18.3.1 诈降、诱降,释兵表降 196
18.3.2 骆秉章有无劝降 199
18.4 愿赌服输,从容就义 201
18.4.1 提审石达开 201
18.4.2 石达开就义 201
18.4.3 消失的李福猷 203
第19章 公正严明 督川施政 204
19.1四川官场砥柱,西南权力中心 204
19.1.1 澄清吏治,整顿营务 204
19.1.2 防军体系,指挥如意 205
19.1.3 威震西南,权力中心 208
19.2平定战乱,顾及民生 209
19.2.1 平定战乱,韩白比肩 209
19.2.2 有益军饷,顾及民生 210
第20章 镇抚兼施,边境悉平 214
20.1 镇抚松潘,改土设弁 214
20.1.1 松潘番变,庚申起义 214
20.1.2 秉章出手,收复松潘 215
20.1.3 松潘肃清,改土设弁 217
20.2 攻剿马边,肃清教军 217
20.2.1 八面山竖起反清旗 218
20.2.2 团勇围剿八面山,清军力拔尖峰寺 218
20.2.3 活捉熊汶才,生擒宋仕杰 219
20.3 剿击越嶲冕宁,疏通宁远大路 221
第21章 西藏事件,瞻对用兵 222
21.1 西藏事件和工布郎结 222
21.1.1 满庆和摄政夏扎 222
21.1.2 瞻对之乱 223
21.2噶厦政府挑动边衅 225
21.2.1 噶厦政府挑动边衅 225
21.2.2 皇帝下令四路进兵 226
21.2.3 拖进泥潭 227
21.3 进剿瞻对 228
21.3.1 藏军理塘抢掠 228
21.3.2 进攻德格甘孜 229
21.3.3 川藏大道打通 230
21.3.4 联军剿平瞻对 231
21.3.5 瞻对赏藏 232
第22章 会剿陕甘 北定秦隴 234
22.1 驰援陕西 234
22.1.1 支持毛震寿,又派易佩绅 234
22.1.2 大顺朝柱,攻克洋县 235
22.1.3 多公奉旨,进剿陕北 235
22.2 援陕南艰难周旋 236
22.2.1 陈得才进围汉中城,骆秉章再派援陕军 236
22.2.3 援军溃败汉中城破,陕抚刘蓉收复汉中 238
22.2.5 多隆阿盩厔捐躯,蓝朝柱被围就戮 241
22.3 克复阶州 242
22.2.1 骆秉章首援甘肃 242
22.3.2 梁蔡联军占领阶州 243
22.3.3 官军联手,克复阶州 243
22.4 刘蓉夺职回籍遂初心 245
22.4.1 奕訢被罢,刘蓉遇劾 245
22.4.2 灞桥中伏,刘蓉罢官 246
22.5 拨甘省饷项,筹新疆进军 247
22.5.1 上疏统筹新疆暨各省用兵缓急 247
22.5.2 积极支持甘省,筹拨庆阳饷项 248
22.5.3 杨岳斌解职,左宗棠登场 249
第23章 川楚合力 援黔图滇 250
23.1 滇黔危急 250
23.1.1 贵州糜烂 250
23.1.2 云南危急 251
23.2 防堵边界,越境征剿 252
23.2.1从防堵边界到越境征剿 253
23.2.2 越境攻剿,支援滇黔 254
23.2.3 入滇进剿卿满大 255
23.2.4 周达武出击仁怀 256
23.3 秉章督饬,岳昭援黔 256
23.3.1 攻克正安州 256
23.3.2 刘岳昭收复绥阳 258
23.4 从各谋一方,到川楚合力 261
23.4.1 在滇黔问题上,骆曾意见相左 261
23.4.2 结果还是要川楚合力 263
23.5 节节扫荡,肃清黔西 264
23.5.1 刘岳昭收复仁怀 264
23.5.2 黔西境内渐就肃清 265
23.6三省合力,援黔图滇 266
23.6.1 林鸿年落马,劳崇光入滇 267
23.6.2 藩司岑毓英,进剿猪拱箐 268
23.6.4 劳崇光病死,张亮基褫职 268
23.7 念念不忘援黔图滇 271
23.6.1 石赞清奏陈剿抚策 271
23.7.2 合力援黔,善择将帅 272
23.7.3 滇黔的最后平定 273
第24章 鞠躬尽瘁 巨星陨落 274
24.1 死忠死节,鞠躬尽瘁 274
24.1.1目疾未痊,力疾视事 274
24.1.2 披览遗章,良深震悼 275
24.2 巨星陨落子龙塘 276
24.2.1 巨星陨落 276
24.2.2 遗爱在川湖 277
24.2.3 子龙塘畔,马头生角 277
24.3 有容有为有守,立德立功立言 278
24.3.1 有猷有为有守 278
24.3.2 立德立功立言 281
参考文献 284
1. 近代文献 284
2. 现代文献 284
3. 现代论文 285
4. 网上资源 286
· · · · · · (收起)
骆秉章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0 有用 南平宋慈 2020-03-12 14:58:26
请问这本书,现在哪里可以买,原来淘宝网有卖,现在没有的买了
0 有用 周明河 2024-10-02 21:34:38 山东
应该说作者是下了较大功夫的,在同类作品中可谓佼佼者吧!晚清民国这些第二三梯队人物的传记,少有质量中上的(第一梯队中大部分也很糟),但此书算是一个例外。很惊喜。
3 有用 伐木工狗狗 2019-01-11 15:40:12
《骆秉章传》印刷装帧不错。字体也较大,阅读起来很舒服。 初步的感觉是:资料丰富,勘正严谨,文风沉稳,结构严密。比如,写骆祖出生时,叙述了佛山花都的文化背景,这很必要;读书和科举中每个阶段的老师同仁考证的很详细,有利于他人进一步考证。关于駱曾左的关系写的最精彩,有情节有叙评,很可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