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系统且全面,情感社会学能涉及到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不过我觉得作者笔下的“情感”似乎是泛泛意义上的,其与情绪、道德以及社会意识之类的概念之间模糊不清,对诸多社会学理论当中“情感”因素的提炼更是凸显了这个问题。此外在行文上太过啰嗦,完全可以精炼再精炼的。
当代研究较少,但集中于历史梳理,尤其是舍勒、埃利亚斯、曼海姆。上篇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尽管啰嗦但比较全面。最后还有一个中国人的情感研究。还是值得翻一下的。
因为借不出来,所以用量子波动般的速度,站在书架间读完了本书的中编“情感社会学的历史追溯”,然后给自己列了个书单。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将情感视为主观的社会事实,个人感情发展为集体感情,集体感情促进社会的秩序与整合;库利的《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认为,情感的社会性体现在人际交流之中,但个体必须首先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属性;罗斯的《社会控制》把情感视为沟通个人与社会的纽结,社会应该控制个人情感来建立社会秩序,个人情感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诺尔曼·丹森的《情感论》用现象学的视角考察情感行为,强调情感的主体间性,把情感视为个人和社会交往的基础。按:情感是自在的目的,还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手段?个人试图证明的东西源于后者,或许可以看看福柯(?)不过,在这条路的尽头,我看到了弗洛伊德和马尔库塞向我投来诡异的微笑。
介绍的功夫功不可没,至少目前这方面的推介还是很少的
觉得这个阿姨好像没有读懂帕累累...在帕累累那里的情感味道都让位于一种对非理性领域的发现,好像抓错重点了
工具书
很笼统,什么都没讲透,入门书籍。
草草读了一遍。感觉一般般。
多是一些文章的拼凑,一本教材且没有关注西方情感社会学
错别字有点多
> 情感社会学
3 有用 MrCondom 2022-05-18 16:04:21
系统且全面,情感社会学能涉及到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不过我觉得作者笔下的“情感”似乎是泛泛意义上的,其与情绪、道德以及社会意识之类的概念之间模糊不清,对诸多社会学理论当中“情感”因素的提炼更是凸显了这个问题。此外在行文上太过啰嗦,完全可以精炼再精炼的。
1 有用 Hier Tanze 2021-03-25 10:42:24
当代研究较少,但集中于历史梳理,尤其是舍勒、埃利亚斯、曼海姆。上篇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尽管啰嗦但比较全面。最后还有一个中国人的情感研究。还是值得翻一下的。
2 有用 苏格拉裙底 2022-10-30 11:33:59 湖北
因为借不出来,所以用量子波动般的速度,站在书架间读完了本书的中编“情感社会学的历史追溯”,然后给自己列了个书单。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将情感视为主观的社会事实,个人感情发展为集体感情,集体感情促进社会的秩序与整合;库利的《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认为,情感的社会性体现在人际交流之中,但个体必须首先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属性;罗斯的《社会控制》把情感视为沟通个人与社会的纽结,社会应该控制个人情感来建立社会秩序,个人情感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诺尔曼·丹森的《情感论》用现象学的视角考察情感行为,强调情感的主体间性,把情感视为个人和社会交往的基础。按:情感是自在的目的,还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手段?个人试图证明的东西源于后者,或许可以看看福柯(?)不过,在这条路的尽头,我看到了弗洛伊德和马尔库塞向我投来诡异的微笑。
1 有用 甜面酱 2019-09-16 12:02:22
介绍的功夫功不可没,至少目前这方面的推介还是很少的
0 有用 电厂 2012-11-19 10:22:29
觉得这个阿姨好像没有读懂帕累累...在帕累累那里的情感味道都让位于一种对非理性领域的发现,好像抓错重点了
0 有用 做个理杏仁 2021-12-27 12:03:39
工具书
0 有用 游乐云 2020-12-15 14:33:31
很笼统,什么都没讲透,入门书籍。
0 有用 泛舟 2017-11-20 19:20:25
草草读了一遍。感觉一般般。
0 有用 糯米饭大侠 2016-07-28 23:01:42
多是一些文章的拼凑,一本教材且没有关注西方情感社会学
0 有用 momo 2021-02-19 11:41:48
错别字有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