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原作名: Salt Houses
译者: 马华 / 宋琦
出版年: 2019-2
页数: 388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8698649
内容简介 · · · · · ·
女儿艾丽娅婚礼前夕,萨尔玛在一杯咖啡渣中读到了女孩的未来。她看到了艾丽娅和她的孩子们不安定的生活,也看到了旅行和幸运。那天,她把这些预言放在心底,然而1967年“六日战争”爆发,整个家庭被迫迁离,预言一一得以应验。
萨尔玛被迫离开她在纳布卢斯的家;艾丽娅的哥哥卷进一个政治军事化的世界,无法逃脱;艾丽娅和温文尔雅的丈夫流落科威特,生了三个孩子,无奈开始新生活。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艾丽娅和家人再一次失去家园,失去土地,丢掉曾经熟悉的生活,逃散到波士顿、巴黎、贝鲁特……。孩子们各自成家,在异国他乡继续小心翼翼地应对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烦扰……
★荣获戴顿文学和平奖、阿拉伯美国图书奖。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科克斯书评》、《尼龙》年度图书。
★美国阿斯彭文学奖年度入围作品。
★入围美国独立书店协会榜单。
★一场持续六天的战争,绵延四代人半个世纪的悲...
女儿艾丽娅婚礼前夕,萨尔玛在一杯咖啡渣中读到了女孩的未来。她看到了艾丽娅和她的孩子们不安定的生活,也看到了旅行和幸运。那天,她把这些预言放在心底,然而1967年“六日战争”爆发,整个家庭被迫迁离,预言一一得以应验。
萨尔玛被迫离开她在纳布卢斯的家;艾丽娅的哥哥卷进一个政治军事化的世界,无法逃脱;艾丽娅和温文尔雅的丈夫流落科威特,生了三个孩子,无奈开始新生活。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艾丽娅和家人再一次失去家园,失去土地,丢掉曾经熟悉的生活,逃散到波士顿、巴黎、贝鲁特……。孩子们各自成家,在异国他乡继续小心翼翼地应对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烦扰……
★荣获戴顿文学和平奖、阿拉伯美国图书奖。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科克斯书评》、《尼龙》年度图书。
★美国阿斯彭文学奖年度入围作品。
★入围美国独立书店协会榜单。
★一场持续六天的战争,绵延四代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
★记忆中的房子闪着白色的光,好像盐之屋,潮汐过后,不留一丝痕迹。
★《盐之屋》对巴勒斯坦人的书写与《追风筝的人》对阿富汗人的书写异曲同工。
——美国《图书馆学刊》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哈拉•艾兰(Hala Alyan),生于1986年,一位屡获殊荣的巴勒斯坦裔美国诗人、小说家和临床心理学家。她的作品已被刊登在《密苏里评论》(The Missouri Review)、《大篷车》(Prairie Schooner)和《科罗拉多评论》(Colorado Review)及其他众多杂志和刊物上。
【译者简介】
马华,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副教授,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代表译著:《碎成十二片的心》《游泳回家》《偷盗艺术: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丑闻》《笔下功夫——完美推荐信写作宝典》等。
宋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代表译著:《该我开枪了》。
喜欢读"盐之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盐之屋"的人也喜欢 · · · · · ·
盐之屋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盐之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心若没有归宿,哪里都是流浪 心若没有归宿,哪里都是流浪


《盐之屋》战争是黎明的黑暗之恍惚
> 更多书评 13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YUANYUAN (living my life)
她想念穆安津宣礼的呼唤,想念家乡的食物,想念说阿拉伯语时舌头打结。在贝鲁特,她变回了巴勒斯坦人。一开口说话,这里的所有人——从出租车司机到银行出纳员——就能知道她来自何处。这让她想起科威特。在她小的时候,出身背景的不同并未给她奇怪的感觉;科威特是一个移民聚集的地方,似乎每个人都来自其他地方。艾利来自黎巴嫩,布杜尔来自伊拉克。即便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单薄卑微,多年未曾提及:但你与你的父辈同根同源。 美...2019-05-26 00:50
她想念穆安津宣礼的呼唤,想念家乡的食物,想念说阿拉伯语时舌头打结。在贝鲁特,她变回了巴勒斯坦人。一开口说话,这里的所有人——从出租车司机到银行出纳员——就能知道她来自何处。这让她想起科威特。在她小的时候,出身背景的不同并未给她奇怪的感觉;科威特是一个移民聚集的地方,似乎每个人都来自其他地方。艾利来自黎巴嫩,布杜尔来自伊拉克。即便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单薄卑微,多年未曾提及:但你与你的父辈同根同源。 美国不一样。你能梦想成真。记忆都不悠远。她遇到过墨西哥人、德国人、利比亚人,他们的英语带着浓重的口音,但每每问他们来自哪里,都会回说是本地人。苏雅德的皮肤晒成棕色。当她努力解释时,人们都会愣住:哦是的,她住在科威特,哦不,她不是科威特人,哦不,她从没去过巴勒斯坦,哦是的,她是巴勒斯坦人。迂回婉转的思考逻辑让人一头雾水。
回应 2019-05-26 00:50
-
YUANYUAN (living my life)
她想念穆安津宣礼的呼唤,想念家乡的食物,想念说阿拉伯语时舌头打结。在贝鲁特,她变回了巴勒斯坦人。一开口说话,这里的所有人——从出租车司机到银行出纳员——就能知道她来自何处。这让她想起科威特。在她小的时候,出身背景的不同并未给她奇怪的感觉;科威特是一个移民聚集的地方,似乎每个人都来自其他地方。艾利来自黎巴嫩,布杜尔来自伊拉克。即便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单薄卑微,多年未曾提及:但你与你的父辈同根同源。 美...2019-05-26 00:50
她想念穆安津宣礼的呼唤,想念家乡的食物,想念说阿拉伯语时舌头打结。在贝鲁特,她变回了巴勒斯坦人。一开口说话,这里的所有人——从出租车司机到银行出纳员——就能知道她来自何处。这让她想起科威特。在她小的时候,出身背景的不同并未给她奇怪的感觉;科威特是一个移民聚集的地方,似乎每个人都来自其他地方。艾利来自黎巴嫩,布杜尔来自伊拉克。即便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单薄卑微,多年未曾提及:但你与你的父辈同根同源。 美国不一样。你能梦想成真。记忆都不悠远。她遇到过墨西哥人、德国人、利比亚人,他们的英语带着浓重的口音,但每每问他们来自哪里,都会回说是本地人。苏雅德的皮肤晒成棕色。当她努力解释时,人们都会愣住:哦是的,她住在科威特,哦不,她不是科威特人,哦不,她从没去过巴勒斯坦,哦是的,她是巴勒斯坦人。迂回婉转的思考逻辑让人一头雾水。
回应 2019-05-26 00:50
-
YUANYUAN (living my life)
她想念穆安津宣礼的呼唤,想念家乡的食物,想念说阿拉伯语时舌头打结。在贝鲁特,她变回了巴勒斯坦人。一开口说话,这里的所有人——从出租车司机到银行出纳员——就能知道她来自何处。这让她想起科威特。在她小的时候,出身背景的不同并未给她奇怪的感觉;科威特是一个移民聚集的地方,似乎每个人都来自其他地方。艾利来自黎巴嫩,布杜尔来自伊拉克。即便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单薄卑微,多年未曾提及:但你与你的父辈同根同源。 美...2019-05-26 00:50
她想念穆安津宣礼的呼唤,想念家乡的食物,想念说阿拉伯语时舌头打结。在贝鲁特,她变回了巴勒斯坦人。一开口说话,这里的所有人——从出租车司机到银行出纳员——就能知道她来自何处。这让她想起科威特。在她小的时候,出身背景的不同并未给她奇怪的感觉;科威特是一个移民聚集的地方,似乎每个人都来自其他地方。艾利来自黎巴嫩,布杜尔来自伊拉克。即便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单薄卑微,多年未曾提及:但你与你的父辈同根同源。 美国不一样。你能梦想成真。记忆都不悠远。她遇到过墨西哥人、德国人、利比亚人,他们的英语带着浓重的口音,但每每问他们来自哪里,都会回说是本地人。苏雅德的皮肤晒成棕色。当她努力解释时,人们都会愣住:哦是的,她住在科威特,哦不,她不是科威特人,哦不,她从没去过巴勒斯坦,哦是的,她是巴勒斯坦人。迂回婉转的思考逻辑让人一头雾水。
回应 2019-05-26 00:50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限时抢
-
全场一本包邮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7)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盐之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Black Knight 2020-05-18
“这些房子在他脑中闪着白色的光,好像盐之屋,潮汐来去,冲刷过后,不留一丝痕迹。”
0 有用 Shào Nián 2019-11-27
我把你的一生珍藏
0 有用 llsheng1113 2020-09-27
通过很平凡的一大家子的视角,看到中东半岛、巴以冲突,以及中东人民的生活习俗和面貌。每张以一个人的视角,按照时间顺序,很特别的习写作方法。
2 有用 d 2019-06-02
太中产了 从头到尾他们都生活在温暖安逸的小世界里 即使偶尔被战争敲碎了一条小小的裂纹 很快又能弥合回去 而除他们之外 别人的世界天翻地覆
0 有用 夜一 2019-11-28
正好想继续了解中东,看到了这本书~书中对历史或各种事件没有太多描述,主要还是写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算是一个小窗口~
0 有用 Aileen 2020-11-23
关于故土 关于家庭 关于爱情 是一本很感人的书籍
0 有用 S^^v 2020-11-22
2020年11月22日。高开低走了有些遗憾。不知道是不是篇幅的限制,好几条线其实能够再挖一挖充实一下,从而使整个故事变得更加饱满的。被打动到的除了穆斯塔法那条线之外还有巴克里伊玛目的故事。这种其实好适合拍成电视剧啊...
0 有用 topgun 2020-11-18
这么些年以来唯一没读完的书。坚持看了三分之二,放弃了。
0 有用 嘻嘻耳机子 2020-10-15
偶然听到一首歌one day (英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 千人大合唱),我觉得这是对这本书最好的诠释。All my life has been waiting for:one day there will be no more wars,and our children will play.生在和平年代,很难感同身受异国战火连天的硝烟四起,但愿不要忘记,如今的这份平安是数不尽的有名的无名的先祖们用... 偶然听到一首歌one day (英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 千人大合唱),我觉得这是对这本书最好的诠释。All my life has been waiting for:one day there will be no more wars,and our children will play.生在和平年代,很难感同身受异国战火连天的硝烟四起,但愿不要忘记,如今的这份平安是数不尽的有名的无名的先祖们用献血身躯换来。愿山河无恙,人间升平。 (展开)
0 有用 llsheng1113 2020-09-27
通过很平凡的一大家子的视角,看到中东半岛、巴以冲突,以及中东人民的生活习俗和面貌。每张以一个人的视角,按照时间顺序,很特别的习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