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感受季节变迁的生活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002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日历 004
四季器皿 006
基本器皿 007
花材搭配的乐趣 010
使用布制品的乐趣 012
餐巾的折叠法 013
春
立春 —— ● 东风解冻 016 ● 黄莺睍睆 019 ● 鱼上冰 021
雨水 —— ● 土脉润起 022 ● 霞始叇 022 ● 草木萌动 023
启蛰 —— ● 蛰虫启户 028 ● 桃始笑 030 ● 菜虫化蝶 032
春分 —— ● 雀始巢 033 ● 樱始开 034 ● 雷乃发声 039
清明 —— ● 玄鸟至 040 ● 鸿雁北 041 ● 虹始见 042
谷雨 —— ● 葭始生 044 ● 霜止出苗 044 ● 牡丹华 045
夏
立夏 —— ● 蛙始鸣 048 ● 蚯蚓出 049 ● 竹笋生 054
小满 —— ● 蚕起食桑 056 ● 红花荣 057 ● 麦秋至 059
芒种 —— ● 螳螂生 062 ● 腐草为萤 062 ● 梅子黄 063
夏至 —— ● 乃东枯 064 ● 菖蒲华 065 ● 半夏生 067
小暑 —— ● 温风至 068 ● 莲始开 068 ● 鹰乃学习 068
大暑 —— ● 桐始结花 071 ● 土润溽暑 071 ● 大雨时行 072
秋
立秋 —— ● 凉风至 074 ● 寒蝉鸣 075 ● 蒙雾升降 075
处暑 —— ● 棉柎开 076 ● 天地始肃 079 ● 禾乃登 080
白露 —— ● 草露白 084 ● 鹡鸰鸣 088 ● 玄鸟去 088
秋分 —— ● 雷乃收声 089 ● 蛰虫坯户 090 ● 水始涸 095
寒露 —— ● 鸿雁来 096 ● 菊花开 096 ● 蟋蟀在户101
霜降 —— ● 霜始降 103 ● 霎时施 103 ● 枫茑黄 104
冬
立冬 —— ● 山茶始开 106 ● 地始冻 109 ● 金盏香 109
小雪 —— ● 虹藏不见 110 ● 朔风拂叶 111 ● 橘始黄 115
大雪 —— ● 闭塞成冬 116 ● 熊蛰穴 118 ● 鳜(鲑)鱼群 118
冬至 —— ● 乃东生 119 ● 麋角解 120 ● 雪下出麦 120
小寒 —— ● 芹乃荣 128 ● 水泉动 131 ● 雉始雊 131
大寒 —— ● 款冬华 132 ● 水泽腹坚 133 ● 鸡始乳 133
四季时令食材与料理 134
结语 138
五大传统节日
上巳节(偶人节、女儿节、雏祭、桃花节) 024/ 端午节 050/
七夕节 069/ 重阳节 100/ 人日节(七草节) 130
专栏
春彼岸 032/ 品味秋季的和果子 095
序言
首先,向手捧此书的您表示由衷的感谢。
近来,我时常思索,缘分与相遇,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必然的。
一个人终究会遇到自己命运里注定要遇到的人、物和事,这是我在研究日式生活文化、餐桌文化以及岁时记时所悟到的一个浅显的道理。而且,你会发现,每个季节,必然会有正好适合那个季节的花开,人亦如此,总是会在恰当的时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
但是,如果想逆着自然潮流来捕获它,是万万实现不了的……
我认为随着季节的变化,年复一年的活动仪式及其他所有现象,皆是与地球的活动以及自然息息相关的。
如果每天都生活在忙碌之中,是很难有闲情逸致来欣赏自然的。你是不是也有过蓦然回首,“居然已经到了这个时间,这个时节”的感叹?是的,每时、每刻、每天都在变化着的季节,是不会等待我们的。
即使居住在大都市,清晨梦醒时,也会不由地感叹:“前几日的此刻,天色还是微微发暗的呢……”身体也会随之感受到天气细微的变化。推开窗,拂面而来的草木芳香也会使人发现一些新的景象,这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实每一天都是不同的。
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轻松愉快地汇入到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餐桌里,怀着这一初衷,写作了此书。不论是一朵季节之花还是一份时令食材,只要运用于餐桌设计时不会显得过于突兀,就可以立刻着手开始行动了。即便恰巧未能寻得当季应时之物,也可用相似的物品来替代,这应该也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智慧、美的意识以及风雅情怀。
自古以来,人们就尊重和珍惜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事物,因此我衷心希望能从这些细微的征兆、迹象的变化以及沿用至今的历法中,给予活在当下的我们一些丰富精神生活的启示,这将是我最大的荣幸。
浜 裕子
· · · · · · (
收起)
0 有用 Claire Hao 2021-11-13 19:42:00
缘分与相遇,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必然。 一个人终究会遇到自己命运里注定要遇到的人、物和事。 自古以来,人们就尊重和珍惜那些肉眼难以观察的事物。 每个季节,必然会有正好适合那个季节的花开,人亦如此,总会在恰当的时分得到想要的东西。
0 有用 蓝槿安 2020-12-17 20:58:48
少见的餐桌布置的书,偏日式~
0 有用 一棵小丹若 2023-04-20 16:43:06 浙江
不适合业余人士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