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 短评

热门 最新
  • 242 ᠴᠣᠭᠲᠤ🔒 2020-12-31 23:06:19

    政府关就业率的最大意义是避免大规模出现张献忠

  • 195 袁长庚 2020-12-15 02:47:43

    让人惊叹也让人感伤的一本书,惊叹的是,在这样一个极为容易陷入口水之争意气之争的题目上,格雷勃再次展现了他高超而缜密的论证能力,甚至在极为传统和逼仄的议题上开拓出新的解释空间;悲伤的是,当代最富活力,能够同时在思考、行动、教育、传播等诸多领域保持出色状态的人类学家,在这个悲伤的年份消隐于尘埃。

  • 91 Borracha 2020-11-04 10:07:39

    goodreads上评论好多好多,这里居然这么少,看来最早那篇文章的传播范围还是有限哈哈。一本很有趣也很挑衅的书,一个人类学家以不那么学术的方式探讨了一个也许很大一部分属于经济学领域的问题。有些评论者指出,他讲经济学原理(尤其关于价值,以及相关联的对狗屁工作的定义)的部分是不对的,其所批判的经济学理论已经被现代经济学拒绝了(边际效应)。还有些评论者指出,他使用了大量的道听途说证据,并且没有数据。对于这些理论和研究方法问题,就留待专业人士来评论吧。不过我很好奇的是,现代的“正确的”经济学理论,是否能解释这些狗屁工作(即使也许认为这种工作并不真的狗屁)的存在?还有就是,这个问题,并不完全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道德哲学以及心理学在里面是一个什么角色,也很重要吧。

  • 104 2020-11-03 22:19:35

    故事的引子是凯恩斯预言的失验,他推测到二十世纪末欧美人每周就只需工作十五个小时。实际上工人确实减少了,但不从事生产的工作变多了。而这里面有不少是非必要的。格雷伯将狗屁工作大致分为五类:衬托雇主的帮闲、保持狼性的打手、帮人擦屁股的补漏人、不关心实在的打勾人和创造狗屁工作的任务大师。书的前身是篇杂志文章,读者提供了具体情景。格雷伯的分析能力主要表现在后半,还是那么强。

  • 73 malingcat 2021-02-06 15:06:51

    延伸感慨:当狗屁工作盛行的时候,原来不狗屁的工作也多了狗屁的部分。

  • 13 十六 2021-02-13 16:30:55

    这个社会对工作不积极的人pua太严重了!还我们散漫人士快乐的人生!此书适合打架做狗屁工作的时候摸鱼读。

  • 18 囧之女神daisy 2021-02-15 00:53:26

    痛恨台版竖版书,痛恨雍正年间阅读习惯。我眼睛爆疼地看整整两天!!两天!!!书本身很不错。

  • 9 usless 2019-11-07 23:16:08

    偏激的作者,好题目

  • 10 Zzz 2020-11-02 17:16:20

    摸鱼的时间看完

  • 16 萨尔 2020-11-29 19:00:14

    对于狗屁工作中精神暴力的剖析深刻至极,在一段没有实质目的毫无意义的雇佣关系中,以阶序上下级为原则分派工作,雇佣工作就变成为了施行权力而施行权力的SM游戏,在这个游戏里甚至没有安全词,毕竟你受不了凌辱提出辞职时,房租等一系列经济压力也接踵而至。 书中行文逻辑很清晰,先诠释定义再分析后果及其蔓延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潜在的解决方案:基本全民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这个方案在之前杨安泽竞选美国总统时也曾被热烈讨论过一番,书中提到在印度的实验以及上个世纪在加拿大的实验都大获成功,也许这是当前迈向社会主义最有可能的一步吧。

  • 18 貓小三的意思其實是如果先生 2021-05-17 07:00:26

    把劳动力固定在能够轻易控制的范围内从而让劳动者成为奴隶,有两层作用,除了为资本创造财富,更重要的是确保这些劳动力不会因为闲暇变成统治的威胁。

  • 5 In K 2021-05-02 07:14:04

    上世纪30年代凯恩斯预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到二十世纪末人们只需每周工作15小时就够了。今天996的人们还得加班为了纪念人们赢得了8小时工作制的五一劳动节。一篇文章把马克思韦伯的工作天职说和格雷伯的狗屁工作做比较还挺有意思的。总之这本书作为今年劳动节的人类学观察还挺有意思。

  • 10 如虎添翼 2021-04-11 17:11:59

    噱头之作,剑走偏锋,没什么实质性内容,注水成了四百多页。

  • 6 子不语 2020-03-10 00:46:52

    作为生计与道德二重性的工作,感觉总体上是仍是清教徒宗教伦理意义上资本主义价值观阐述,但更多涉及了其中的混淆与矛盾。

  • 14 元非 2021-07-09 17:16:31

    基本事实都搞错搞反了(https://douc.cc/0DXeWy)还以推特上征集来的一大堆 anecdotal 的牢骚为素材洋洋洒洒堆出一大本书,也太尴尬了吧

  • 6 M 2021-10-01 19:25:46

    精华在后半部分,诚然里面有很多作者的主观论断,诚然本书的核心问题“肥缺”式废冗工作在中国绝对不到40%,但是背后的生成机制特别是政治机制有类同之处,而人们对此问题的忽视比欧美国家更有过之。本书的几个亮点在于:1.梳理了雇佣关系和购买时间的合法化过程;2.对比了现代管理主义和封建社会的相似之处;3.对工作道德的反思,提出了古典经济学处理复杂问题尤其是价值问题时的缺陷;4.对意识的研究和方法论部分清晰通俗。特别的,本书对于高校、医院职工理解自身处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艹然而,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很脆弱,新世界的诞生首先需要人的自新,这是充满怨恨非理性的大多数难以做到的,我至多只能为自己寻找免除痛苦的方式

  • 17 牛永贵 2021-05-20 21:24:31

    天啊,我都在读些什么,不会好了,本来是韭菜但看来永远无法平静当个韭菜了。

  • 4 二律背反 2021-02-03 19:34:43

    【已购】 【Z-library】实体书是直版正体,下载电子书转简体,摸鱼时间阅读。田野调查、对“狗屁工作”的分类和诠释,角度非常有趣。@2020-11-20 / 2021-2-3

  • 4 kokomi 2021-03-08 21:05:11

    只有题目很劲爆

  • 8 已灰之木 2021-07-19 00:03:25

    这本书至少40%的文字也是🐶屁,制造冗余。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