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作名: Competing Against Luck:The Story of Innovation and Customer Choice
译者: 洪慧芳
出版年: 2019-2
页数: 260
定价: 69.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8683942
内容简介 · · · · · ·
为什么创新如此难以预测及维持?
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没能提出正确的问题。
继持续性创新及颠覆性创新之后,全球创新领域的知名专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又提出了新的理论——用户目标达成理论。
作者认为,尽管颠覆性创新的竞争模式非常有效,但它并不能告诉商家该去哪里寻找商机,也不能指导企业如何创新。而且,当用户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时,他们就是在“雇用”产品来完成一项任务。如果这款产品能够胜任,用户便会再次购买或使用;如果这款产品无法胜任,那么用户就会转向雇用其他产品。
基于此理论,作者认为,企业只有搞清楚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即用户为什么要“雇用”或不“雇用”他们的产品或服务,用户在特定的情境中需要达成什么任务(或获得什么进步)才会购买这些产品或服务,这样企业才能重新定义所处的行业、市场以及竞争对手,重新找到商机,进行精准创新。
作者简介 · · · · · ·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
全球创新领域知名专家,Innosight公司联合创始人。克里斯坦森教授出生于美国盐湖城,他于1975年获得杨百翰大学经济学荣誉学士学位,1979年获得哈佛商学院MBA学位,1992年获得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在哈佛商学院担任教授一职,并且两次获得“麦肯锡奖”。克里斯坦森教授提出了“颠覆性创新”理论,并于2011年和2013年被Thinkers50评为“全球50大商业思想家”之一。
泰迪•霍尔(Taddy Hall)
利平科特(Lippincott)创新实践中心合伙人。此外,他还作为非营利性组织Endeavor的顾问与新兴市场中的管理者进行着广泛的合作。
凯伦•迪伦(Karen Dillon)
《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前主编,现为此杂志特约编辑,。她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合著了...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
全球创新领域知名专家,Innosight公司联合创始人。克里斯坦森教授出生于美国盐湖城,他于1975年获得杨百翰大学经济学荣誉学士学位,1979年获得哈佛商学院MBA学位,1992年获得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在哈佛商学院担任教授一职,并且两次获得“麦肯锡奖”。克里斯坦森教授提出了“颠覆性创新”理论,并于2011年和2013年被Thinkers50评为“全球50大商业思想家”之一。
泰迪•霍尔(Taddy Hall)
利平科特(Lippincott)创新实践中心合伙人。此外,他还作为非营利性组织Endeavor的顾问与新兴市场中的管理者进行着广泛的合作。
凯伦•迪伦(Karen Dillon)
《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前主编,现为此杂志特约编辑,。她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合著了3本书,包括《创新者的任务》、《繁荣的悖论》(The Prosperity Paradox)、《你将如何衡量你的生活?》(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2016年她被社会企业家培育组织Ashoka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最鼓舞人心的女性”之一,并被《产品管理评论》(Product Management Review)杂志评为“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
戴维•S.邓肯(David S.Duncan)
曾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他也是Innosight公司合伙人,创新战略和发展领域顾问。
目录 · · · · · ·
推荐序实现基于用户目标的精准创新//V
前言创新不该碰运气//IX
第一部分用户目标达成理论是什么?
第 1 章 颠覆性创新理论没有回答的问题 //003
为什么创新如此难以预测及维持?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没能提出正确的
· · · · · · (更多)
推荐序实现基于用户目标的精准创新//V
前言创新不该碰运气//IX
第一部分用户目标达成理论是什么?
第 1 章 颠覆性创新理论没有回答的问题 //003
为什么创新如此难以预测及维持?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没能提出正确的
问题。尽管颠覆性创新的竞争模式成功有效,但这个模式并没有告诉你应该去
哪里寻找新的商机。它没有提供蓝图指引你该往何处创新或如何创新,才能颠
覆市场的领先企业或开辟新市场,但用户目标达成理论可以做到这些。
第 2 章 重点不是产品,而是用户想要取得的进步 //021
我们认为自己知道的越来越多,但创新的一再失败,会让我们越发失望。
当然,创新没必要碰运气。成功的创新绝非来自了解用户的特质、为产品开发
花哨的新功能、追赶时髦,或是模仿竞争对手。为了让创新变得更具可预测性,
你必须了解根本的因果机制,也就是用户在特定的情境中想要获得的进步。这
就是用户目标达成理论的功效所在!
第 3 章 重新发现用户目标 //047
用户目标达成理论不只是一种结构或营销方法,它也是卓越企业促成颠
覆性创新及转型成长的强而有力的切入视角,它适用于各种领域。用户目标达
成理论将重新定义你所处的行业、你竞争的市场规模和模式,以及竞争对手,
让你在原本以为没有用户的地方看到用户的踪影,为层出不穷的问题找到解决
方案,并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新的商机。
第二部分如何有效地应用用户目标达成理论?
第 4 章 寻找用户目标 //069
那些等着我们去发掘的用户目标到底在哪里?如何找到它们?答案不在
于你使用的工具,而在于你想找什么,以及你如何把观察到的东西拼凑起来。
如果你能发现有碍进步的障碍或是令人失望的体验,那么你已经找到了一条线
索,创新的机遇就在眼前。以下我们列举几个发掘用户目标的方法:从生活中
寻找;从“尚未消费”的领域中寻找;找出暂时的变通做法;关注你不想做的
事;找出产品不寻常的用法。创新不见得是生产出新的产品,它更多地是创造
出对用户来说新奇且重要的事物。
第 5 章 聆听用户内心的声音 //093
大多数公司都希望与用户维持紧密的联系,以确保它们开发的产品和服
务是用户想要的。但是,很少有用户能够明确或完整地说出他们的需求。用户
的动机很复杂,决定购买的流程比他们能描述的还要细致。但是说到用户雇用
了什么,或他们淘汰了什么,这背后都有故事。这些故事描述了他们渴望有哪
些功能、情感和社会层面的进步,以及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他们的进步。你的挑
战在于成为侦探及纪录片的导演,把各种线索和观察拼凑起来,找到用户想要
完成的任务。
第 6 章 打造完美的产品简历 //121
发掘用户目标的复杂多元性只是开始而已,距离用户雇用你的产品还很
远。但真正了解用户目标就好像你握有解码器,可以解析用户目标的复杂多元
性,这可谓一门可以清楚地说明用户目标的语言。新产品之所以成功,不是因
为它具有什么特色和功能,而是因为它带来的体验。
第三部分企业如何以达成用户目标为导向?
第 7 章 以用户目标为核心 //149
组织通常是按功能、商业部门或地域来规划部门结构的,但能够顺利实
现增长的公司是以用户目标为核心来改善组织结构的。它们的竞争优势来自组
织的独特流程,即整合各部门以达成用户想要完成的任务。
第 8 章 紧盯用户目标不放 //173
自产品上市那天起,企业管理者周围的一切都改变了。业绩增长的压力
很大,你可能忘了当初用户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即使是卓越的公司也可能偏
离用户想要完成的任务,转而专注在自己的任务上。根据我们的研究与经验,
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公司对于产品的数据产生了三种误解:主动数
据与被动数据之比谬误、表面增长谬误、数据确认谬误。
第 9 章打造以用户目标为导向的企业文化//193
许多公司都有其崇高的使命宣言,它包含了不同的意图,包括激励员工、
宣布公司战略、吸引投资者等。但是,难以落实其使命宣言的公司也一样多。
当“用户目标”在组织里得以发声,能够影响决策时,个人的工作流程就有了
意义,员工也会了解为什么他们的工作很重要。被明确表达的用户目标就像某
种“指挥官意图”,不再需要事必躬亲,因为各阶层的员工都很有动力,都了
解如何将他们的工作融入更大的流程中,以帮助用户完成任务。
第 10 章 关于用户目标达成理论的其他应用 //215
在最后一章,我有三个愿望。首先,我想传达用户目标达成理论对创新
者的妙用,因为它解开了困扰管理者数十年的问题:创新真的只能碰运气吗?
我们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绝对不是!第二,我想说明用户目标达成理论的局限
性,即它能解释什么,以及不能解释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把用户目标达
成理论套用在无法解释的问题上,它就失去了明确性和预测性。第三,我想激
发你的好奇心,举例说明用户目标达成理论可探索的问题有多深多广。
致谢//227
目录
推荐序实现基于用户目标的精准创新//V
前言创新不该碰运气//IX
第一部分用户目标达成理论是什么?
第 1 章 颠覆性创新理论没有回答的问题 //003
为什么创新如此难以预测及维持?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没能提出正确的
问题。尽管颠覆性创新的竞争模式成功有效,但这个模式并没有告诉你应该去
哪里寻找新的商机。它没有提供蓝图指引你该往何处创新或如何创新,才能颠
覆市场的领先企业或开辟新市场,但用户目标达成理论可以做到这些。
第 2 章 重点不是产品,而是用户想要取得的进步 //021
我们认为自己知道的越来越多,但创新的一再失败,会让我们越发失望。
当然,创新没必要碰运气。成功的创新绝非来自了解用户的特质、为产品开发
花哨的新功能、追赶时髦,或是模仿竞争对手。为了让创新变得更具可预测性,
你必须了解根本的因果机制,也就是用户在特定的情境中想要获得的进步。这
就是用户目标达成理论的功效所在!
第 3 章 重新发现用户目标 //047
用户目标达成理论不只是一种结构或营销方法,它也是卓越企业促成颠
覆性创新及转型成长的强而有力的切入视角,它适用于各种领域。用户目标达
成理论将重新定义你所处的行业、你竞争的市场规模和模式,以及竞争对手,
让你在原本以为没有用户的地方看到用户的踪影,为层出不穷的问题找到解决
方案,并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新的商机。
第二部分如何有效地应用用户目标达成理论?
第 4 章 寻找用户目标 //069
那些等着我们去发掘的用户目标到底在哪里?如何找到它们?答案不在
于你使用的工具,而在于你想找什么,以及你如何把观察到的东西拼凑起来。
如果你能发现有碍进步的障碍或是令人失望的体验,那么你已经找到了一条线
索,创新的机遇就在眼前。以下我们列举几个发掘用户目标的方法:从生活中
寻找;从“尚未消费”的领域中寻找;找出暂时的变通做法;关注你不想做的
事;找出产品不寻常的用法。创新不见得是生产出新的产品,它更多地是创造
出对用户来说新奇且重要的事物。
第 5 章 聆听用户内心的声音 //093
大多数公司都希望与用户维持紧密的联系,以确保它们开发的产品和服
务是用户想要的。但是,很少有用户能够明确或完整地说出他们的需求。用户
的动机很复杂,决定购买的流程比他们能描述的还要细致。但是说到用户雇用
了什么,或他们淘汰了什么,这背后都有故事。这些故事描述了他们渴望有哪
些功能、情感和社会层面的进步,以及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他们的进步。你的挑
战在于成为侦探及纪录片的导演,把各种线索和观察拼凑起来,找到用户想要
完成的任务。
第 6 章 打造完美的产品简历 //121
发掘用户目标的复杂多元性只是开始而已,距离用户雇用你的产品还很
远。但真正了解用户目标就好像你握有解码器,可以解析用户目标的复杂多元
性,这可谓一门可以清楚地说明用户目标的语言。新产品之所以成功,不是因
为它具有什么特色和功能,而是因为它带来的体验。
第三部分企业如何以达成用户目标为导向?
第 7 章 以用户目标为核心 //149
组织通常是按功能、商业部门或地域来规划部门结构的,但能够顺利实
现增长的公司是以用户目标为核心来改善组织结构的。它们的竞争优势来自组
织的独特流程,即整合各部门以达成用户想要完成的任务。
第 8 章 紧盯用户目标不放 //173
自产品上市那天起,企业管理者周围的一切都改变了。业绩增长的压力
很大,你可能忘了当初用户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即使是卓越的公司也可能偏
离用户想要完成的任务,转而专注在自己的任务上。根据我们的研究与经验,
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公司对于产品的数据产生了三种误解:主动数
据与被动数据之比谬误、表面增长谬误、数据确认谬误。
第 9 章打造以用户目标为导向的企业文化//193
许多公司都有其崇高的使命宣言,它包含了不同的意图,包括激励员工、
宣布公司战略、吸引投资者等。但是,难以落实其使命宣言的公司也一样多。
当“用户目标”在组织里得以发声,能够影响决策时,个人的工作流程就有了
意义,员工也会了解为什么他们的工作很重要。被明确表达的用户目标就像某
种“指挥官意图”,不再需要事必躬亲,因为各阶层的员工都很有动力,都了
解如何将他们的工作融入更大的流程中,以帮助用户完成任务。
第 10 章 关于用户目标达成理论的其他应用 //215
在最后一章,我有三个愿望。首先,我想传达用户目标达成理论对创新
者的妙用,因为它解开了困扰管理者数十年的问题:创新真的只能碰运气吗?
我们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绝对不是!第二,我想说明用户目标达成理论的局限
性,即它能解释什么,以及不能解释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把用户目标达
成理论套用在无法解释的问题上,它就失去了明确性和预测性。第三,我想激
发你的好奇心,举例说明用户目标达成理论可探索的问题有多深多广。
致谢//22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创新者的窘境》提到“延续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相互对立所造成的窘境,追根溯源,用更直接的方式表达,其实就是用户的当下需求与未来需求的对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新的大规模流行往往与身为意见领袖的超级用户息息相关,他们可能是追逐潮流的标新立异者,可能是严重细节控的评测达人,可能是对新技术乐此不彼的尝鲜爱好者,而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对新消费需求都极为敏感。 超级用户的变化代表了大规模需求到来之前的变化。当我们发现并理解了超级用户哪怕最细微的变化,就能洞察消费场景、消费形态和消费精神的未来趋势,从而解决“当下与未来”的对立窘境。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创新者的任务"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创新者的任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如何寻找颠覆式创新的机会,《创新者的窘境》作者二十年磨一剑:4星|《与运气竞争》

THE STORY of INNOVATION and CUSTOMER CHOICE --《COMPETING AGAINST LUCK》推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现如今全球掀起了创新创业热潮,众多企业开始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企图在创新大潮中分得一杯羹,但长久以来企业认为创新是否能够成功全靠运气,而本书的作者哈佛商学院的Clayton M. Christensen教授认为,创新的成功率是人为可控的。传统意义上,人们在分析创新企业的... (展开)
【每天一本书】20210726,D163,《与运气竞争》,评分3.8

如何洞悉产品背后的用户逻辑
> 更多书评 28篇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信出版社 (2018)8.0分 456人读过
-
HarperBusiness (2016)7.9分 5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经管:定位/产品/组织/运营等2 (alenwg_cn)
- 左其盛好书榜 (左其盛)
- 思维格栅2:社会学(群体行为) (柏林见心)
- T (dhcn)
- 张磊荐书 (Sun hous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创新者的任务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greatabel 2020-07-05 10:29:58
并不需要一本书,总结下来:产品、战略、销售渠道……整个公司说到底只是工具,创始人要做的是:驾驭工具完成用户想要完成的目的,公司有利维坦属性:最开始特定垂直市场是你开创的蓝海,你能看到全貌,后来随着扩张与越来越有实力的对手竞争,成为专家是有利的,因为需要加倍努力并深入研究工作原理,才能保持竞争力。时间长了,🚢大难调头,手段代替了目的,创始人变成了它的奴隶,公司的技术壁垒和成功很长时间是你的高墙,但高... 并不需要一本书,总结下来:产品、战略、销售渠道……整个公司说到底只是工具,创始人要做的是:驾驭工具完成用户想要完成的目的,公司有利维坦属性:最开始特定垂直市场是你开创的蓝海,你能看到全貌,后来随着扩张与越来越有实力的对手竞争,成为专家是有利的,因为需要加倍努力并深入研究工作原理,才能保持竞争力。时间长了,🚢大难调头,手段代替了目的,创始人变成了它的奴隶,公司的技术壁垒和成功很长时间是你的高墙,但高墙庇护你但同时也体制化你,渐渐跳不出框框了,直到被框框之外更关注用户初心的初创颠覆……现在我觉得创新者窘境之所以存在,更多是由于人性层面原因,而不单纯是技术层面。 (展开)
0 有用 nickypeng 2022-09-09 01:16:48 上海
书不错,但翻译确实一般
0 有用 F大班 2022-05-28 05:04:26
看了才理解为什么美团用“吃得更好,活的更好”做企业愿景。如何帮助用户进步这个概念永久改变了我看待企业的视角,单这个就值得五星。
0 有用 任苗 2022-11-06 15:48:32 上海
用户目标达成理论:用户想要取得的进步以及目标,五种寻找用户目标的方法,用户目标有功能情感以及社会三个层面,通过用户故事识别用户目标,打造基于用户目标的组织资源以及企业文化
0 有用 黎洒Lisa 2021-11-03 00:20:26
如果能定义清楚「用户目标」的边界,其实答案就显而易见。一个真正的「用户目标」,是指用户要完成某个任务的选项来自不同类别的产品和服务。
0 有用 陛下 2023-03-07 09:04:37 浙江
谨记用户目标,他们需要的是墙上的洞,而不是你要卖的钻头。
0 有用 水牛 2023-02-13 16:17:24 浙江
主要还是要求抓住消费者核心需求,但真的太太太啰嗦了……
0 有用 老王 2023-02-12 16:27:14 河北
认识的一个企业家说,目标实际差异改善是做事的基本方法。看完这本书,发现这个企业家真的厉害👍
0 有用 刘安妮 2023-01-02 14:13:24 广东
jobs to be done理論對於新品研發十分重要,這個思路很好地幫助理解消費者的需求,Clayton教授結合大量的案例來說明此理論,深入淺出,很好理解,只是翻譯版有些概念說不清楚,最後還是買了本英文原版看看究竟means what!
0 有用 push_push 2023-01-01 15:01:07 北京
作为开拓认知框架的书来说非常不错,很多案例虽然不熟悉借鉴意义也不大,但是通过案例论证了“用户目标达成理论”为什么能解决问题以及其中的思考路径,带着这些思考已经帮助我重新认识用户体验的工作了,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