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治学踏实有爱。不过这个后浪或者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装帧实在是太反人类了
新时代茶经 茶学里程碑 当代茶圣吴觉农和唐代茶神陆羽 横越时空的智慧碰撞 重构《茶经》的现代意义,了解中国茶业的历程和现状
旧版没配图,很多东西看得迷迷糊糊,新版的排版和配图都挺美的。
书的定位比较模糊,作为面向普通人群的科普书籍,考据太过细致,罗列的文献和图片足以当工具书使用;若是面向有一定只是储备的专业人士,有关硬水软水的科普又稍显多余。我还是能从中获得乐趣,虽然对历史和地理并不了解。《茶经》多数内容早已不具备现实意义,主要内容还是集中在了解茶文化的历史沿革吧。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有些内容不如小便宜书详尽,但毕竟我是个颜控
真源无味,真水无香!——宋代 唐庚《斗茶记》
入门读物,能做成纪录片更好
本书是针对《茶经》进行的现代化讲评,虽然有些内容如今用不到了,但是很多也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书里的内容很多,推荐阅读
已细读 以茶圣陆羽《茶经》为纲,介绍了至80年代中国茶的林林总总受益匪浅。 略遗憾,受《茶经》年代限制,只介绍了绿茶,以及涉及了部分红茶、青茶、黄茶,白茶与黑茶未展开写。
吴老先生的功力深厚,借茶经的脉络将茶的方方面面介绍得简明清晰,态度科学严谨。 我不是作历史研究,茶经译注的帮助不大,略去未读。 封面有特点,但不好用,起不到保护作用。封套紧,第一次取书就破了。但是书能放平很方便。
深感吴老的博学精深和勤勉治学的态度 只是少了一些对后人的指点操作
这个版本的编排比较好
《茶经》作者陆羽是在佛寺中成长起来的,因为茶叶的传播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他对茶有特殊爱好,以后又曾亲身到过很多主要是佛寺所在地的产茶地区做调查研究,这就使得他在撰写《茶经》时,能对茶的栽培、采摘、制造、煎煮、饮用的基本知识,和对迄至唐代的茶叶的历史、产地,更为重要的是对茶叶的功效,都有较准确的把握,并做以扼要的阐述。这些阐述,有的至今还没有失去其参考价值。 随着时间流逝,文化发展,《茶经》所叙述的关于造茶的工具,煮茶、饮茶的器具等部分,有的已无现实意义。 陆羽虽出身贫寒,多年生活于佛寺,但自他进入社会以后,长期与官吏、文士和方外之人为友,并以士大夫的身份做过州、县官的幕僚,因而他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影响,他的时代局限性,也必然使这些思想在《茶经》中反映出来。
一本了解茶的好书,虽然在现在来看有些内容已经因为时代的变迁而不再贴合实际,但依然是一本了解中国茶叶十分实用的书
这版茶经述评是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最学术的一本述评,吴先生似乎更新了一版现代版的茶经,内容详尽,科学严谨,将已经过时的茶经,重新填补了新的内容,并对时下普遍的饮茶习惯相对比较论述,很喜欢。
在翻译茶经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了推敲,结合现代科学进行解释,有理有据 可以说是版本考据,对茶介绍全面,但是细节较少,或许茶就是很玄,正如陆羽所言,茶味在于口诀
没有实践的瞎写的产物,胡说八道,不求甚解。
陆羽的茶经有一定主观感受,且主要描述唐茶,作者在译注的前提下对茶的出现和发展整理出清晰的脉络,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读物。
内容非常翔实 值得研读
> 茶经述评
8 有用 晚晴先生夏雨庭 2019-10-20 10:44:02
治学踏实有爱。不过这个后浪或者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装帧实在是太反人类了
1 有用 后浪 2019-03-18 09:15:26
新时代茶经 茶学里程碑 当代茶圣吴觉农和唐代茶神陆羽 横越时空的智慧碰撞 重构《茶经》的现代意义,了解中国茶业的历程和现状
3 有用 黎戈 2019-06-05 07:45:04
旧版没配图,很多东西看得迷迷糊糊,新版的排版和配图都挺美的。
1 有用 沐风 2020-09-16 20:04:30
书的定位比较模糊,作为面向普通人群的科普书籍,考据太过细致,罗列的文献和图片足以当工具书使用;若是面向有一定只是储备的专业人士,有关硬水软水的科普又稍显多余。我还是能从中获得乐趣,虽然对历史和地理并不了解。《茶经》多数内容早已不具备现实意义,主要内容还是集中在了解茶文化的历史沿革吧。
1 有用 WilliamJunkie 2022-03-19 17:38:41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0 有用 黏巴粘儿 2021-12-30 01:15:21
有些内容不如小便宜书详尽,但毕竟我是个颜控
0 有用 Len 2021-10-20 21:40:28
真源无味,真水无香!——宋代 唐庚《斗茶记》
0 有用 徐一一 2023-12-22 02:17:38 广东
入门读物,能做成纪录片更好
0 有用 Hsin Hsu 2024-01-22 14:00:54 广西
本书是针对《茶经》进行的现代化讲评,虽然有些内容如今用不到了,但是很多也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书里的内容很多,推荐阅读
0 有用 行者 2022-06-01 15:23:35
已细读 以茶圣陆羽《茶经》为纲,介绍了至80年代中国茶的林林总总受益匪浅。 略遗憾,受《茶经》年代限制,只介绍了绿茶,以及涉及了部分红茶、青茶、黄茶,白茶与黑茶未展开写。
0 有用 xyz 2019-12-27 20:54:36
吴老先生的功力深厚,借茶经的脉络将茶的方方面面介绍得简明清晰,态度科学严谨。 我不是作历史研究,茶经译注的帮助不大,略去未读。 封面有特点,但不好用,起不到保护作用。封套紧,第一次取书就破了。但是书能放平很方便。
0 有用 磐礴斋老道 2021-10-04 17:12:50
深感吴老的博学精深和勤勉治学的态度 只是少了一些对后人的指点操作
0 有用 山狼 2024-11-26 09:26:21 宁夏
这个版本的编排比较好
0 有用 林林 2020-01-26 12:13:35
《茶经》作者陆羽是在佛寺中成长起来的,因为茶叶的传播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他对茶有特殊爱好,以后又曾亲身到过很多主要是佛寺所在地的产茶地区做调查研究,这就使得他在撰写《茶经》时,能对茶的栽培、采摘、制造、煎煮、饮用的基本知识,和对迄至唐代的茶叶的历史、产地,更为重要的是对茶叶的功效,都有较准确的把握,并做以扼要的阐述。这些阐述,有的至今还没有失去其参考价值。 随着时间流逝,文化发展,《茶经》所叙述的关于造茶的工具,煮茶、饮茶的器具等部分,有的已无现实意义。 陆羽虽出身贫寒,多年生活于佛寺,但自他进入社会以后,长期与官吏、文士和方外之人为友,并以士大夫的身份做过州、县官的幕僚,因而他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影响,他的时代局限性,也必然使这些思想在《茶经》中反映出来。
0 有用 豆友 2020-07-27 18:55:35
一本了解茶的好书,虽然在现在来看有些内容已经因为时代的变迁而不再贴合实际,但依然是一本了解中国茶叶十分实用的书
0 有用 对方正在输入.. 2023-08-15 21:34:22 北京
这版茶经述评是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最学术的一本述评,吴先生似乎更新了一版现代版的茶经,内容详尽,科学严谨,将已经过时的茶经,重新填补了新的内容,并对时下普遍的饮茶习惯相对比较论述,很喜欢。
0 有用 对方正在输入 2023-10-13 15:39:02 北京
在翻译茶经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了推敲,结合现代科学进行解释,有理有据 可以说是版本考据,对茶介绍全面,但是细节较少,或许茶就是很玄,正如陆羽所言,茶味在于口诀
0 有用 出二 2023-01-02 00:03:10 云南
没有实践的瞎写的产物,胡说八道,不求甚解。
0 有用 我还是个孩子 2021-05-24 13:33:37
陆羽的茶经有一定主观感受,且主要描述唐茶,作者在译注的前提下对茶的出现和发展整理出清晰的脉络,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读物。
0 有用 漪苇 2019-04-29 22:40:13
内容非常翔实 值得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