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吕先生治史,注重对社会的综合研究,最能融会贯通,评论历史往往独具慧眼,是故本书成为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另外,本书附录中收录了吕思勉先生关于三国的其他文章共12篇,对正文内容加以补充,目的是使读者对三国历史有更为清晰完整的认识。
作者简介 · · · · · ·
吕思勉(1884—1957)
字诚之,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他与陈寅恪、钱穆、陈垣一起,被严耕望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吕思勉先生著作等身、治学严谨,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领域均有经典著作传世。其著作主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等通史两部;《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等断代史五部;以及《先秦学术概论》《经子解题》《中国民族史》《理学纲要》《吕著史学与史籍》等专门史。另外,其还写有大量历史通俗读物和史学论文。
目录 · · · · · ·
一、楔子
二、宦官
三、外戚
四、黄巾
五、历史和文学
六、后汉的地理
七、董卓的扰乱
八、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九、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十、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十一、赤壁之战的真相
十二、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十三、替魏武帝辩诬
十四、从曹操到司马懿
十五、替魏延辩诬
十六、姜维和钟会
十七、孙吴建都南京
十八、司马懿如何人
十九、司马氏之兴亡
二十、晋代豪门斗富
附录
论曹篇
1. 袁曹成败
2. 曹操平定北方
3. 曹操平关陇汉中
论刘篇
1. 刘备入蜀
2. 刘备取汉中
3. 诸葛亮伐魏
4. 诸葛亮南征考
论孙篇
1. 孙氏父子轻佻
2. 孙策欲袭许
3. 孙氏据江东
4. 孙吴盛衰
5. 孙吴之亡
· · · · · · (收起)
二、宦官
三、外戚
四、黄巾
五、历史和文学
六、后汉的地理
七、董卓的扰乱
八、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九、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十、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十一、赤壁之战的真相
十二、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十三、替魏武帝辩诬
十四、从曹操到司马懿
十五、替魏延辩诬
十六、姜维和钟会
十七、孙吴建都南京
十八、司马懿如何人
十九、司马氏之兴亡
二十、晋代豪门斗富
附录
论曹篇
1. 袁曹成败
2. 曹操平定北方
3. 曹操平关陇汉中
论刘篇
1. 刘备入蜀
2. 刘备取汉中
3. 诸葛亮伐魏
4. 诸葛亮南征考
论孙篇
1. 孙氏父子轻佻
2. 孙策欲袭许
3. 孙氏据江东
4. 孙吴盛衰
5. 孙吴之亡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行政官宜用资格较深的人,监察官宜用资格较浅的。因为行政有时候要有相当的手腕,而且也要有相当的技术,这是要有经验然后才能够有的,所以要用资格深的人。至于监察官,则重在破除情面。要锋,不要稳重。要有些初出茅庐的呆气,不要阅历深而世故熟。要他抱有高远的理想,看得世事不入眼,不要他看惯了以为无足为怪。要他到处没有认得的人,可以一意孤行,不要交际多了,处处觉得为难。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六、后汉的地理 -
中国人民的忍耐性和农村经济的坚韧性,是极大的。然而忍耐和坚,也总有一个限度的,古来有多少好战之徒,都失在这个限度的误认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十、晋代豪门斗富
> 全部原文摘录
三国史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三国史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弗拉基米尔 2020-03-07 22:19:32
后面的附录是截取的文章凑在一起,占了一半的篇幅,有凑数的嫌疑,错字还比较多。前面的白话文部分虽然主观臆断较多,补充点小知识也是好的。
0 有用 还是别醒了~ 2025-02-17 13:00:14 山东
我的三国入门宝典!入门三国,请认准此书,一日读完,复杂人物,终身不忘。
0 有用 Sonnet 2023-04-11 14:52:36 湖北
受人推荐,读完感觉像是零散地将各个历史节点回顾了一遍,涉及较广,但不见深度,更像是一本科普性作品,适合三国初读者。
0 有用 等待不是虚度 2019-09-16 09:25:54
有点基础知识普及很好,其他的就比较主观了,不知道该不该信。附录文章各版不同,但也无妨,都是文言,常人看不下去的。
0 有用 祝慧贤 2023-02-08 14:20:51 北京
很通俗,不过毕竟大多是民国时期的文章了,也没那么通俗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