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博集天卷
出版年: 2019-12-14
页数: 288
定价: 4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博集天卷·马伯庸作品
ISBN: 9787540490874
内容简介 · · · · · ·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除了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周瑜等家喻户晓的人物,还有许多配角,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作者从微小的史料记载中,想象出许多配角的故事。
《街亭》借“马谡失街亭”事件,追问马谡的结局,最后揭示了街亭之战被掩埋的真相。《白帝城之夜》以刘备白帝城病重为背景,虚构了一出皇位更迭的故事。
《官渡杀人事件》讲述徐他刺杀曹操事件,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悄无声息却惊心动魄的激烈交锋?
《宛城惊变》分析“宛城之战”必死之局为何只有曹操逃出生天的秘密。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二人的爱情悲剧与三国波澜壮阔的群雄争霸有何关联?《洛神赋》流传千古,甄宓、曹丕、曹植三人之间究竟有何纠葛?
《三国新语》与《三国志·步幸传》借三国史实逸事穿凿附会,嫁接翻转,聊为一乐,不要当真。
…………………………………………………………………………………………………
...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除了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周瑜等家喻户晓的人物,还有许多配角,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作者从微小的史料记载中,想象出许多配角的故事。
《街亭》借“马谡失街亭”事件,追问马谡的结局,最后揭示了街亭之战被掩埋的真相。《白帝城之夜》以刘备白帝城病重为背景,虚构了一出皇位更迭的故事。
《官渡杀人事件》讲述徐他刺杀曹操事件,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悄无声息却惊心动魄的激烈交锋?
《宛城惊变》分析“宛城之战”必死之局为何只有曹操逃出生天的秘密。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二人的爱情悲剧与三国波澜壮阔的群雄争霸有何关联?《洛神赋》流传千古,甄宓、曹丕、曹植三人之间究竟有何纠葛?
《三国新语》与《三国志·步幸传》借三国史实逸事穿凿附会,嫁接翻转,聊为一乐,不要当真。
…………………………………………………………………………………………………
◆三国配角的因缘际会,波谲云诡的历史谜团
◆在不为人知的历史缝隙中,想象潜藏千年的阴谋与诡计
◆马伯庸获奖力作,《风雨〈洛神赋〉》获人民文学奖。《宛城惊变》《风雨<洛神赋>》《<孔雀东南飞>与建安年间政治悬案 》获朱自清散文奖。
◆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些不完全的片段与表象,在这些片段的背后和间隙究竟存在着什么,却有无限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 · · · · ·
马伯庸:
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银河奖得主。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
代表作:《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三国配角演义》《七侯笔录》《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草原动物园》
目录 · · · · · ·
白帝城之夜
官渡杀人事件
宛城惊变
《孔雀东南飞》与建安年间政治悬案
风雨《洛神赋》
三国新语
三国志·步幸传
精彩摘要:
小时候最崇拜的就是三国英雄,对其中的名将谋臣如数家珍。当时我深深地信,“智”的最高境界是诸葛亮,“武”的最高境界是关云长,“勇”的最高境界是赵子龙,“仁”的最高境界是刘玄德,再加一个大反派曹操,余者碌碌,乏善可陈。后来我发现,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一部《三国演义》,成就了几个经典角色,但同时也锁死了我们对三国时代的视野。
自《三国演义》以降,举凡小说、评书、戏剧、丹青乃至后来的电视剧、电影,我们会发现,反反复复说的总是刘关张、曹刘孙、诸葛亮,讲的总是他们官渡之战、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的故事,仿佛整个三国时代除了这几个人、这几件事,就没有其他值得说的东西了。
《红楼梦》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水浒传》讲的是绿林好汉的传奇,《西游记》讲的是师徒四人的游记,都是微观视角。《三国演义》跟它们却不同,描绘的是宏观的整整一个大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既有大人物的风云际会,也有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既有扭转乾坤的宏大叙事,也有跌宕起伏的个人奋斗。这些海量的细节填塞在大时代的骨骼之中,使之有血有肉,生动无比。 我们关注的,往往是这个时代最宏观的部分,以及那几个时代的骄子。更多的微观细节,则被忽略掉了,沦为无足轻重的背景。 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这也是这本短篇小说集的创作初衷。
三国并不是只有主角,还有许多配角和小人物。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只不过被埋于历史的夹缝中,不为人知罢了。我的任务,是通过文学艺术的手段,让那些配角走向前台,哪怕只是在短短几千字的篇幅里,也要绽放出如同主角般绚烂的光彩。
这几篇基于三国背景的小说并没有严谨的历史考据,也并非单纯的文学创作。如果要把它强行归入一个类别,那么它应该属于一种对历史的再想象。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些不完全的片段与表象,在这些片段的背后和间隙究竟存在着什么,却有无限的可能性。
我的工作,是从一句微不足道的史料记载或一个小小的假设出发,把散碎的历史片段连缀成完整的链条,推演出一个逻辑可信的故事,让读者意识到,在他们所熟知的英雄们奋斗的同时,还有许多卑微的配角为了自己的理想或利益而挣扎着。这种“再想象”介于真实与想象之间,与其说是为了还原历史背后的真相,毋宁说是以历史片段为建筑材料,来构筑自己理想中的往事宫殿。
从一段史实出发,中间是最狂野的想象,但最终又可以落实到另外一段史实上,让首尾彼此应和。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无上的乐趣。 比如《官渡杀人事件》,它的核心是官渡之战期间发生的谋刺曹操事件,这是一件真事,但在史书上的记载非常简单:“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伺褚休下日,他等怀刀入。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他色变,褚觉之,即击杀他等。”这起足以改变历史的刺杀事件,根本没人知道,如果不是陈寿顺手记下来,这一段早就被人淡忘了。
我看到这段史料的时候,忍不住浮想联翩,想象刺杀曹操的徐他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要刺杀曹操,刺杀的准备又是如何进行的,会不会有在水下悄无声息却惊心动魄的激烈交锋……
再比如《孔雀东南飞》,它是一首中国古典叙事长诗,历来传诵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注意过,这首诗的序言里说得明白,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汉末建安中”,简简单单五个字,就把这个悲剧的爱情故事与三国前期那波澜壮阔的群雄争霸联系到一起。那么,两者之间究竟会有怎样的联系?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悲剧,是否还有背后的隐情?哪位三国名人和他们能有来往?这都是一个小说创作者所感兴趣的细节。 还有著名的“马谡失街亭”。
《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史书里却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马谡是死在了监狱之中。那么这个矛盾的背后,代表了诸葛亮的什么心思?马谡的结局到底是什么?街亭是否有什么不得了的真相被掩盖了?我很想替古人担忧一下。 这些三国的配角就在这样一连串的刨根问底中逐渐活跃起来,在大时代的阴影下演绎了自己的一段人生,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完全。
在这本小集子里,还附有《三国新语》若干则。它在体例上模仿《世说新语》,利用三国的一些史实逸事穿凿附会,嫁接翻转,聊为一乐,不要当真。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许攸在马上淡淡道:“不必谢我,先感谢郭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6页 -
曹操大宴于许都,天子在席。宴酣之时,操持酒樽趣帝前,醉声曰:“陛下可知,设若无孤,天下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天子亦大醉,对曰:“袁本初、孙仲谋、刘玄德,与朕而将四矣!”二人大笑,畅饮竟夜。次日醒觉,皆醺醺然,尽忘前事。左右无敢告之者。 无论孟德玄德,都是偷汉贼 吴主嫁妹于刘豫州,又多赠美人玩好,金玉锦绮,极声色犬马之能事,意以软困挫其志也。刘豫州留吴中凡三月,无不惬意。一日出游,适见江边青石一块,遂祝曰:“倘使吾能离脱东吴,勾返荆州,当一剑裂石。”言讫手起剑落,火光迸溅,青石两断,众皆称奇。豫州观之再三,乃曰:“或误中,何妨再试之。” 《古今名物通考·石篇》载:金陵有十字纹“恨石”,其上剑痕两条,传为三国时蜀先主所断。 芒砀山中产异蛇,尖头扁腹,通体鳞青,土人皆呼之为陈思王。世有未解,有熟知风土者曰:“此蛇毒甚,每噬人,七步即毙,倒伏成尸,是以子建名之。” 明人《玉堂漫笔》载:正德朝有学子,仪姿雄正,貌颇堂皇,俨然文曲之相。及乡试,主考望之甚奇,遽取其卷读之,笑而批曰:“真河北名将也。” 初,绍欲伐曹,田丰阻谏,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械系之。绍军既有官渡之败,绍谓逢纪曰:“田别驾前谏止吾,吾惭见之。”纪曰:“丰闻将军之退,拊手大笑,言‘袁公若胜,吾姓颠倒写’。”绍于是有害丰之意。 孔明隐于草庐,先主枉驾顾之。一顾不在,曰云游未归;二顾不在,曰访友未回。先主颇怅然,乃留书云:“仆有重耳志,君是介子推。”三顾乃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附录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三国配角演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三国配角演义"的人也喜欢 · · · · · ·
三国配角演义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三国配角演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1 条 )



一个没轮圆的推理逻辑

历史背后的另一种可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一直都在看历史,尤其是正史,但是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前几天写头条,在头条号里关于秦的看法,发生了争执,他说《史记》上记载了关于秦的东西,不要让我瞎揣测,批评那些跟《史记》不一样看法的人都是史盲,正史里记载的都是真实的。 我觉得估计有这种看法的人应... (展开)> 更多书评 5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严格来说,这并非严谨的历史小说,而是将不同历史时间点的数种可能性连缀到一起的一种尝试。这种可能性未必是史实,但确实有可能曾经发生过。或者这样说,史实的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事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存在着诸多可能。如果将正史视作A面,那么隐藏其后的这些发生概率不一的“可能性联系”就属于B面。 街亭的失败是确定的,马谡的逃亡是确定的,费袆的遇刺是确定的,这些都是属于A面的正史。但是,在这些史实事件背后,有可...
2021-03-05 17:02
严格来说,这并非严谨的历史小说,而是将不同历史时间点的数种可能性连缀到一起的一种尝试。这种可能性未必是史实,但确实有可能曾经发生过。或者这样说,史实的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事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存在着诸多可能。如果将正史视作A面,那么隐藏其后的这些发生概率不一的“可能性联系”就属于B面。 街亭的失败是确定的,马谡的逃亡是确定的,费袆的遇刺是确定的,这些都是属于A面的正史。但是,在这些史实事件背后,有可能隐藏着联系:马谡可能在街亭替王平背了黑锅;费祎可能处心积虑地陷害了马谡;姜维可能与马谡合作刺杀了费祎………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对这种可能性的一次探讨,所以我觉得称这个小说为“可能的”历史小说更为恰当。
回应 2021-03-05 17:02
-
严格来说,这并非严谨的历史小说,而是将不同历史时间点的数种可能性连缀到一起的一种尝试。这种可能性未必是史实,但确实有可能曾经发生过。或者这样说,史实的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事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存在着诸多可能。如果将正史视作A面,那么隐藏其后的这些发生概率不一的“可能性联系”就属于B面。 街亭的失败是确定的,马谡的逃亡是确定的,费袆的遇刺是确定的,这些都是属于A面的正史。但是,在这些史实事件背后,有可...
2021-03-05 17:02
严格来说,这并非严谨的历史小说,而是将不同历史时间点的数种可能性连缀到一起的一种尝试。这种可能性未必是史实,但确实有可能曾经发生过。或者这样说,史实的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事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存在着诸多可能。如果将正史视作A面,那么隐藏其后的这些发生概率不一的“可能性联系”就属于B面。 街亭的失败是确定的,马谡的逃亡是确定的,费袆的遇刺是确定的,这些都是属于A面的正史。但是,在这些史实事件背后,有可能隐藏着联系:马谡可能在街亭替王平背了黑锅;费祎可能处心积虑地陷害了马谡;姜维可能与马谡合作刺杀了费祎………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对这种可能性的一次探讨,所以我觉得称这个小说为“可能的”历史小说更为恰当。
回应 2021-03-05 17:02
-
严格来说,这并非严谨的历史小说,而是将不同历史时间点的数种可能性连缀到一起的一种尝试。这种可能性未必是史实,但确实有可能曾经发生过。或者这样说,史实的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事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存在着诸多可能。如果将正史视作A面,那么隐藏其后的这些发生概率不一的“可能性联系”就属于B面。 街亭的失败是确定的,马谡的逃亡是确定的,费袆的遇刺是确定的,这些都是属于A面的正史。但是,在这些史实事件背后,有可...
2021-03-05 17:02
严格来说,这并非严谨的历史小说,而是将不同历史时间点的数种可能性连缀到一起的一种尝试。这种可能性未必是史实,但确实有可能曾经发生过。或者这样说,史实的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事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存在着诸多可能。如果将正史视作A面,那么隐藏其后的这些发生概率不一的“可能性联系”就属于B面。 街亭的失败是确定的,马谡的逃亡是确定的,费袆的遇刺是确定的,这些都是属于A面的正史。但是,在这些史实事件背后,有可能隐藏着联系:马谡可能在街亭替王平背了黑锅;费祎可能处心积虑地陷害了马谡;姜维可能与马谡合作刺杀了费祎………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对这种可能性的一次探讨,所以我觉得称这个小说为“可能的”历史小说更为恰当。
回应 2021-03-05 17:02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全场一本包邮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 4天前曾上架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7.8分 4914人读过
-
暂时无货, 4天前曾上架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三国配角演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嗣阿哥 2020-06-14
脑洞很大。关于曹睿身世的那篇文章可信度很高啊。
4 有用 白衣卿相 2020-02-02
历史的乐趣就是从没真相
0 有用 那个良夜 2020-08-05
唉有点失望啊,虽然读起来仍然和作者其他书一样很好读,但是它这个配置有点乱,街亭这一章还是很可以的,白帝城就有点崩坏(也是因为篇幅还是短了些),官渡之战又把读者胃口吊高了些,后面来了两篇云山雾罩的《孔雀东南飞》和《洛神赋》既无故事性,每一个推理又都建构在纯猜测上头(特别是孔雀东南飞),三国新语很多段子绝大部份段子都不好笑很硬,把步幸传放在最后也很迷惑
0 有用 山野村夫 2020-08-02
忒惊悚了,焦仲卿和秦罗敷都成谍中谍了。
0 有用 成彦 2020-08-31
一口气~
0 有用 我的猫叫张飞 2021-02-26
前四个故事是《风起陇西》和《三国机密》某些段落的灵感来源,读起来不觉新鲜。反而《孔雀东南飞》和《洛神赋》两篇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读来饶有兴致。特别是《洛神赋》一篇的推理以假乱真,读后甚至半信半疑。 最见功底的反倒是《三国新语》,对史料和小说原文信手改编,令人捧腹。马勃起和七步成尸笑死我了。王建国赶紧来学一学高级的谐音梗是什么样子!!! 短篇和小段子才是马伯庸最擅长的啊,... 前四个故事是《风起陇西》和《三国机密》某些段落的灵感来源,读起来不觉新鲜。反而《孔雀东南飞》和《洛神赋》两篇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读来饶有兴致。特别是《洛神赋》一篇的推理以假乱真,读后甚至半信半疑。 最见功底的反倒是《三国新语》,对史料和小说原文信手改编,令人捧腹。马勃起和七步成尸笑死我了。王建国赶紧来学一学高级的谐音梗是什么样子!!! 短篇和小段子才是马伯庸最擅长的啊,不,应该说最适合他的。 (展开)
0 有用 路比MP 2021-02-23
好玩,从历史的缝隙里蔓延开想象,里面能看到《三国机密》和《风起陇西》一些构思的雏形。
0 有用 AnyaTaylorSad 2021-02-12
三家姓奴笑死我
0 有用 电影和书的港湾 2021-02-10
看完马伯庸老师的《三国配角演义》。 多么大的脑洞, 想象力都那么有理有据。 这就是历史小说的魅力所在吧。
0 有用 似水无痕 2021-02-04
脑洞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