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千古名县,运河名城。运河文化从临清开始!
依运河而兴的城市,临清砖,临清哈达我也是看这书第一次了解到,武训兴学也是在临清,但是它的发展有几个缺陷,一是缺乏本地商人,在临清活跃的多是外地商人,不像晋商徽商浙商形成了自己的集团,能在朝堂上为临清发展提供支持,二是运河水运受水源多少限制,很容易出现断流,临清为何没有申请津浦铁路经过是一个疑问,第三是当地缺少有利的支柱产业,一旦客商改道,临清地方经济发展便大受影响,第四是对教育和医疗的忽视,以临清鼎盛时的财力完全可以实现,然而直到武训才开始兴起义学,这使得临清的民智未开,影响到近代的发展,相比较江浙差别太大,也难怪天津上海后来居上超过临清。
倒背正背葱花芫荽……想吃托板豆腐……
废话太多,不精炼。不是临清的可以看一看,是临清人的不用看,很多东西只有临清人才懂。(不能说不能写的东西)
如今的临清虽小,但当年得大运河之便,曾盛极一时,商贾云集,中西荟萃,甚至有“天下第一城”之誉。双色眼睛的临清猫,是丝绸之路的活见证;临清的贡砖,现在还是故宫修缮的专用砖;临清哈达、京剧、武术等皆源远流长,位居临清的宛园,更堪比苏州园林,糅北方刚猛与南方柔媚于一体,三河纺织,承继传统,亦放眼国际……作者王树理先生说,“历史是一位永远年轻的老人”。临清如何在丰厚的历史底蕴上再续辉煌,值得期待。
作为一座县城,临清承载的岁月沧桑別有味道。顺大运河北上的江南婉约,与自京城南下的高贵豪迈在此相遇,让临清因此刚柔相济。此外,西域的驼铃在这响过,东海咸湿的风刮过,一座城越加丰富了。如今,历史的面孔由各处散落的遗迹拼贴出來,再加上宛园汇聚的独特运河文化,让人很难不去想,为一睹临清冲动一次!
> 临清传:大运河文化的一个支点
2 有用 新星出版社 2019-02-18 16:16:38
千古名县,运河名城。运河文化从临清开始!
1 有用 丹奈 2023-08-23 13:53:03 上海
依运河而兴的城市,临清砖,临清哈达我也是看这书第一次了解到,武训兴学也是在临清,但是它的发展有几个缺陷,一是缺乏本地商人,在临清活跃的多是外地商人,不像晋商徽商浙商形成了自己的集团,能在朝堂上为临清发展提供支持,二是运河水运受水源多少限制,很容易出现断流,临清为何没有申请津浦铁路经过是一个疑问,第三是当地缺少有利的支柱产业,一旦客商改道,临清地方经济发展便大受影响,第四是对教育和医疗的忽视,以临清鼎盛时的财力完全可以实现,然而直到武训才开始兴起义学,这使得临清的民智未开,影响到近代的发展,相比较江浙差别太大,也难怪天津上海后来居上超过临清。
0 有用 cEmeteRydriVe 2024-08-29 11:39:10 山东
倒背正背葱花芫荽……想吃托板豆腐……
0 有用 主不在乎 2023-06-11 11:13:34 山东
废话太多,不精炼。不是临清的可以看一看,是临清人的不用看,很多东西只有临清人才懂。(不能说不能写的东西)
0 有用 简以宁 2019-04-26 09:43:38
如今的临清虽小,但当年得大运河之便,曾盛极一时,商贾云集,中西荟萃,甚至有“天下第一城”之誉。双色眼睛的临清猫,是丝绸之路的活见证;临清的贡砖,现在还是故宫修缮的专用砖;临清哈达、京剧、武术等皆源远流长,位居临清的宛园,更堪比苏州园林,糅北方刚猛与南方柔媚于一体,三河纺织,承继传统,亦放眼国际……作者王树理先生说,“历史是一位永远年轻的老人”。临清如何在丰厚的历史底蕴上再续辉煌,值得期待。
0 有用 萧国大叔 2019-03-13 17:33:50
作为一座县城,临清承载的岁月沧桑別有味道。顺大运河北上的江南婉约,与自京城南下的高贵豪迈在此相遇,让临清因此刚柔相济。此外,西域的驼铃在这响过,东海咸湿的风刮过,一座城越加丰富了。如今,历史的面孔由各处散落的遗迹拼贴出來,再加上宛园汇聚的独特运河文化,让人很难不去想,为一睹临清冲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