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小说原名《虎!虎!》,但我更喜欢现在的这个新书名《群星,我的归宿》。这确实是一个有些个人英雄主义(或者说反英雄?)的复仇故事,也因此,原书名将一个复仇者的形象和虎这个凶恶的符号绑定在了一起。但实际上,当我们说起复仇的故事时,至少,我最想了解的不是一时的快意恩仇,而是在复仇的火焰灼烧之下,人类脆弱的躯壳里又还能剩下多少人性呢……
思动、太空航行等各种天马行空的技术想象是硬科技爱好者想要的;最终升华到自由意志、个人与整体的决策等思考又有足够的内涵深度。只是过程中过于出戏的一些人体改造成阿童木钢铁侠、以及突如其来的后宫随意组cp的安排让我大感出戏...看得出作者对各种文化想要进行融合的信手拈来,但始终未能特别出彩地给人精彩的印象,不知道是不是翻译没有传达到位呢?
挺神的,可以跟《神经漫游者》放一块
震撼是很震撼的
结尾的高潮和升华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前大半部分的乏味平庸。另外翻译太糟糕!甚至有机翻痕迹。什么叫“他们掌握了格雷”?!我猜英文原版为grasp(抓住)吧。
开头觉得是爽文复仇记,看完觉得是内涵造神。标题真是太浪漫了,谁不想星辰大海呢
整个书写很像电影剧本。末尾与前文断层严重。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总觉得对话非常别扭。
“深深的宇宙是我的居所,群星是我的归宿。”
深深的宇宙是我的居所,群星是我的归宿。
科幻版《基督山伯爵》,作者(译者也有功劳)的笔力和剧情编排远超很大一批科幻作家(没错,我说的就是日本那群喜欢疯狂堆砌设定的家伙)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也可能是作者个人的原因,前半部分除开头受困太空之外并不精彩。以复仇为线索,最后的结果是造神。很有意思的是,象征原始神秘的族群结果是科学家的后代。
找尼尔•盖曼的作品时候发现的这本《群星,我的归宿》,尼尔给这本书写过长篇序言来着。
故事在最后几章才高潮,终于展现出了书名的那种灿若星辰的感受。 这本书的大部分章节都读的不太顺畅,中间中断了好几次,翻译总是感觉怪怪的,加上不自然的对话...我想总不至于是机翻吧...
2.5。如果不看最后两章,就是披着科幻外皮的古典小说:人的灵魂多半由痛苦塑造,仇恨驱动,而非愉悦。主角并非典型科幻里的被动者、疑惑者(当然也有一点疑惑)、发现者,而是一个毁灭者。最后两章看完,发现其实是讲幼年神历史,书里的思动全是为了体现主角最后的强大,这也太唐突了。
1956年的作品,疯狂的想象,但所有的一切似乎在将来都会实现,就像腮类动物终有一天会离开海洋。 用周末的时间看完,情节太紧凑,各个环节的景象太过逼真,虽然,除了几个主人公的名字,路人名基本一个没记住。 思动,意念,想象。从1956年起,这就已经开始,只是目前尚未实现。但,恢宏的想象总是跨越时空,50年、100年,这都太短了,在浩瀚无垠的星辰中,只是一瞬,可能一瞬都不算。
今时今日看并不容易看完,除了仍旧颇有意思的设定,剧情方面实在劝退。但考虑是1956年的作品,补一星。
1.可能是由于本书写成时间太早,或没有相似的体验,不是很能理解本书主角的行为跟想法,所以对本书观感一般。2.就剧情而言是十分紧凑的,本书主要围绕主角的复仇之旅,并没有过多提及社会的变革,以及思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这一块可能是我更感兴趣的。
世界设定蛮有趣的,最后的结尾有点虎头蛇尾,跟另一部被毁灭的人一起看很有趣,虽然明显不是一个世界但可以看做一个世界,部分设定很爆笑,比如唐组
格列•佛雷是我名 塔拉是我的母星 深深的宇宙是我的居所 群星是我的归宿
> 群星,我的归宿
10 有用 亦孫 2019-11-25 17:19:23
小说原名《虎!虎!》,但我更喜欢现在的这个新书名《群星,我的归宿》。这确实是一个有些个人英雄主义(或者说反英雄?)的复仇故事,也因此,原书名将一个复仇者的形象和虎这个凶恶的符号绑定在了一起。但实际上,当我们说起复仇的故事时,至少,我最想了解的不是一时的快意恩仇,而是在复仇的火焰灼烧之下,人类脆弱的躯壳里又还能剩下多少人性呢……
5 有用 展颜 2019-12-11 10:26:44
思动、太空航行等各种天马行空的技术想象是硬科技爱好者想要的;最终升华到自由意志、个人与整体的决策等思考又有足够的内涵深度。只是过程中过于出戏的一些人体改造成阿童木钢铁侠、以及突如其来的后宫随意组cp的安排让我大感出戏...看得出作者对各种文化想要进行融合的信手拈来,但始终未能特别出彩地给人精彩的印象,不知道是不是翻译没有传达到位呢?
3 有用 闻夕felicity 2020-04-18 23:47:20
挺神的,可以跟《神经漫游者》放一块
3 有用 HeliumTrois 2019-09-29 12:05:54
震撼是很震撼的
2 有用 Martin-CJ 2020-06-07 20:17:52
结尾的高潮和升华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前大半部分的乏味平庸。另外翻译太糟糕!甚至有机翻痕迹。什么叫“他们掌握了格雷”?!我猜英文原版为grasp(抓住)吧。
5 有用 鑫之声 2020-04-28 01:12:59
开头觉得是爽文复仇记,看完觉得是内涵造神。标题真是太浪漫了,谁不想星辰大海呢
2 有用 顾先生 2019-12-19 21:05:44
整个书写很像电影剧本。末尾与前文断层严重。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总觉得对话非常别扭。
2 有用 夜夜夜猫子 2019-09-09 16:48:05
“深深的宇宙是我的居所,群星是我的归宿。”
1 有用 某科学愁思郎 2019-12-09 16:53:48
深深的宇宙是我的居所,群星是我的归宿。
2 有用 伶风 2019-12-14 20:14:34
科幻版《基督山伯爵》,作者(译者也有功劳)的笔力和剧情编排远超很大一批科幻作家(没错,我说的就是日本那群喜欢疯狂堆砌设定的家伙)
1 有用 lemsea 2020-01-11 03:42:35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也可能是作者个人的原因,前半部分除开头受困太空之外并不精彩。以复仇为线索,最后的结果是造神。很有意思的是,象征原始神秘的族群结果是科学家的后代。
1 有用 半梦半醒 2019-11-25 17:26:58
找尼尔•盖曼的作品时候发现的这本《群星,我的归宿》,尼尔给这本书写过长篇序言来着。
3 有用 DarcyloveE 2022-03-17 20:04:11
故事在最后几章才高潮,终于展现出了书名的那种灿若星辰的感受。 这本书的大部分章节都读的不太顺畅,中间中断了好几次,翻译总是感觉怪怪的,加上不自然的对话...我想总不至于是机翻吧...
1 有用 龟城摧塔客 2019-10-11 14:27:10
2.5。如果不看最后两章,就是披着科幻外皮的古典小说:人的灵魂多半由痛苦塑造,仇恨驱动,而非愉悦。主角并非典型科幻里的被动者、疑惑者(当然也有一点疑惑)、发现者,而是一个毁灭者。最后两章看完,发现其实是讲幼年神历史,书里的思动全是为了体现主角最后的强大,这也太唐突了。
4 有用 charmee 2020-04-26 21:15:32
1956年的作品,疯狂的想象,但所有的一切似乎在将来都会实现,就像腮类动物终有一天会离开海洋。 用周末的时间看完,情节太紧凑,各个环节的景象太过逼真,虽然,除了几个主人公的名字,路人名基本一个没记住。 思动,意念,想象。从1956年起,这就已经开始,只是目前尚未实现。但,恢宏的想象总是跨越时空,50年、100年,这都太短了,在浩瀚无垠的星辰中,只是一瞬,可能一瞬都不算。
0 有用 徵羽 2020-06-07 23:07:17
今时今日看并不容易看完,除了仍旧颇有意思的设定,剧情方面实在劝退。但考虑是1956年的作品,补一星。
0 有用 星辰之枫 2021-04-09 17:23:30
1.可能是由于本书写成时间太早,或没有相似的体验,不是很能理解本书主角的行为跟想法,所以对本书观感一般。2.就剧情而言是十分紧凑的,本书主要围绕主角的复仇之旅,并没有过多提及社会的变革,以及思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这一块可能是我更感兴趣的。
0 有用 林星河 2022-03-07 10:44:19
世界设定蛮有趣的,最后的结尾有点虎头蛇尾,跟另一部被毁灭的人一起看很有趣,虽然明显不是一个世界但可以看做一个世界,部分设定很爆笑,比如唐组
1 有用 Hokusai 2021-11-11 14:43:32
格列•佛雷是我名 塔拉是我的母星 深深的宇宙是我的居所 群星是我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