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社会巨大的贫富差距,在美国是如何形成的? (新京报书评周刊)
- 2019年出版好书籍整理 (石篁居主人)
- 天津书架 (金花)
- 政治哲学、思想、说辞 (o)
-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政治、法律篇) (奥黛丽熊)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公共法哲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大清国的猫托邦 2019-11-30 23:01:18
@2019-11-30 23:01:18
2 有用 Final 2019-12-23 10:30:22
在也许是社会最剧变、文化最激荡、政治最复杂的现时中国,作者以自己多年的思想沉淀,试图为实现社会的自我反思、文化的自我超越和政治的自我转圜做出思想贡献。书中围绕在中国现有情景下如何推进现代法律秩序的建构问题,呈现了一种有别于“专业法哲学”及“政策法哲学”“批判法哲学”的“公共法哲学”,而是以“转型法哲学”的理论模式承载“公共法哲学”的思想立场,洞察力与识见都别具一格,值得一读!
1 有用 lynn 2019-12-15 12:58:47
从现状出发,探究过往的真实因素,这样的思考实属难得,我们习惯于依赖于有法可依,却忘却了法律也依赖于人的维护,该书挖掘立法的来源、立足的根基,这样才能守护好法,维护好法,让法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此才谓双赢。
0 有用 Goodman53 2020-09-13 15:52:20
以关于“公共法哲学”的研究为标志,作者从聚焦于中国现代法律秩序和政治秩序建构的问题意识,到“内在批判”的学术立场,从“反思性的情境主义”研究取向到“把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形成了一整套基于中国情境推进法哲学和政治哲学建构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力图以此超越当下中国知识界盛行的所谓“左右”之争,从而对中国现代法哲学和政治哲学原理进行了原创性的研究。该书可能是近年来中国法理学界最... 以关于“公共法哲学”的研究为标志,作者从聚焦于中国现代法律秩序和政治秩序建构的问题意识,到“内在批判”的学术立场,从“反思性的情境主义”研究取向到“把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形成了一整套基于中国情境推进法哲学和政治哲学建构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力图以此超越当下中国知识界盛行的所谓“左右”之争,从而对中国现代法哲学和政治哲学原理进行了原创性的研究。该书可能是近年来中国法理学界最具思想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之一,堪称当代中国青年法学理论研究的标杆性著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