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少女对数学少女 短评

热门 最新
  • 53 新星出版社 2019-04-17 11:24:59

    爱好推理创作的文学少女 VS 孤高冷艳的天才数学少女

  • 41 林明冬 2019-04-25 14:40:56

    作者往往会在作品中加入对某些事物的思考,而本书中所展示的则是对于“推理小说”本身的思考,印象中国内以此为主题的作品并不多见,看的时候脑子里也都是麻神( 书中对于真假线索、唯一性、公平性、多重解答等推理小说的要素都有一定的讨论。自己平时也偶尔会去思考,却一直没有得出结论,在本书中也没有看到能够完全说服我的答案,但我认为其中一点极有可能会是正确答案:当且仅当作者说是,那就是了。 当然本书中还有很多其他内容可看(解说写的也很棒,所以五星吹爆!

  • 36 卡帕 2019-04-24 14:16:35

    关于本书的特别之处,后记已经说得非常详细和全面了,我现在就只想看少女对少女的日常

  • 38 女巫 2019-04-29 20:03:13

    其实我真的不太喜欢天才数学少女的设定,但是我真的很喜欢里面反推理的部分。怎么说,我还觉得,作者在里面藏了很多大实话,比如:“可以堂而皇之地玩游戏时,小说什么的不写也罢。”

  • 15 Falcon 2019-04-26 18:00:26

    前两篇很早就看过了也有点懒得再补*_*,整体的阅读过程很像是在读几篇创作手记。在我的记忆中,以前p大推协读书会最常提到的关键词之一就是“后期奎因问题”,也是,每一个较为资深的推理读者都很难不去思考这些推理创作本身的问题,开心的是能在本书中找到一次交流,当然姐姐走的已经很远。另外我注意到作者旺盛的创作力,到现在为止每本单行本都在挑战一个完全不同的类型文学母题,不免格外期待下次的SF或奇幻作品【后记必读

  • 18 JiRoXn 2019-04-30 20:05:01

    「8分」实验性质的小品文,其实比起数学更想看两人之间的百合呢(雾)

  • 15 letdouman 2019-05-06 21:37:27

    四星半,瞧见理科生在辗轧文科生,甚不是味儿……实验气息浓厚,完胜此前出版的几部中长篇,对“奎因后期问题”及多重解答的研究尤为透彻,与数学难题的联姻堪称天作之合!除部分人物的命名仍多少存在做作之感外,感觉文笔比以往有所提升,也可能是短篇的关系,显得凝练多了。篇篇可读,就连“最差”的第三篇也颇有意思,本土推理的未来可期,赖诸君多努力。

  • 18 以烟景 2019-05-30 13:16:34

    文学少女vs数学少女?呃…高考语文13X数学14X的我觉得这本书难看至极。炫学来得莫名其妙,校园百合人设来得莫名其妙,两星全给对于推理的思考,决定从此放弃这位专注日式架空浮夸文风的作者。

  • 15 十六 2019-05-05 22:21:18

    糟糕的炫学尝试

  • 11 Sandeepin 2019-05-04 13:08:25

    看姐姐的书,第一是文笔有保障,第二是总能学到一些推理理论的干货。文中的数学少女是我见过真正符合形象塑造的数学少女,没有天才到Bug的数学能力,没有只对数学概念浮于表面的满嘴火车,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真的对数学有天分的少女。这种真实的数学少女对自己特别有吸引力,特别喜欢这种笨拙而又天才的人物设定,四篇短篇每篇都好,恨不得作者能无限写下去。

  • 16 那希索斯 2019-05-29 20:01:22

    豆瓣太多五星……我很怀疑。总体上是日常推理+抖书袋的模式,但是日常生活写得不萌(起了看起来百合的标题内容读起来却无聊得要命),书袋抖得太生硬。让人觉得这位只是来炫耀学问,而不是写小说的。

  • 11 Zzzen 2019-04-28 21:19:57

    看到各篇出处部分时,恍然惊觉距初次看到《连续统假设》已经过去了相当的年岁。某些修改很有趣。强烈的实验性色彩、而又几乎全然符合我个人审美趣味的一作。期待下一部作品。

  • 13 星子滑落夜空 2019-05-01 15:23:08

    令和的第一本书。 《连续统假设》充满了对推理小说的公理性的思考和辩论。 《费马的最后一案》则是对推理小说中出现的推演方法的戏谑。 四个短篇都是以“作中作”的形式完成的,这何尝不是为“日常之谜”寻找出路的一种尝试呢? 最后,我永远喜欢陆秋槎(双关)

  • 10 IsoNation 2019-05-09 19:31:00

    四个短篇以作中作的形式分别讨论了推理小说中的后期奎因问题、碰巧正确的推演、存在性证明和多重解答的公平性,连带读完书后解析与几位友人的豆瓣长评,令人思考颇多。不得不说,在国内推理作者的阅读量与先锋性方面,陆秋槎确实处于第一梯队。

  • 11 伲凹 2019-05-06 11:44:04

    【藏书阁打卡】作中作,推理小说的推理小说,意外欢喜的自由度 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阅读推理小说,也更偏爱本格类,但可能连伪推迷都算不上吧,只是单纯喜欢解谜的那一份快感罢了,而读完后是否喜欢,则取决于故事本身是否精彩、基调是否令人着迷以及最后给出的解答是否更趋于合理(本来解答就属于作者的一家之言,我也从不相信解答的唯一性,最后迎来的就只是否会出现“后期奎因” 的解答实证合理化问题了),可随着一本本读过之后,炫学炫技的亦或四平八稳的,慢慢就很少再有碰到惊艳的,这种时候就出现了对推理自由的向往,之前读到的《第欧根尼变奏曲》里《隐身的X》便给我这种感觉,尽管可能丧失了部分“阅读的愉悦感”,但故事却呈现出了一种可以成长和自由延展的状态,这时其中的“思辨”就有可能会给人带来更大的愉悦感。

  • 10 柳薦棉 2019-05-02 01:43:40

    很感谢在这样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读完后我的很多疑惑都得到了解决。前三篇都在其他地方看过了,按顺序重读了一遍,感慨很多。文本本身已经无需过多评价,主要还是感情上的一些感想。简单来说,通俗小说一定会有“想写”和“必须写”这两部分,“想写”的部分决定了作品的上限,“必须写”的部分决定了作品的下限。就拿本格推理来说,就算想写的东西再有趣、立意再高深,把本格推理写好是最基本的要求。即使是天才,也要有对写作的尊重和对读者的尊重,这就是我从姐姐的作品中看到的东西,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 8 z55250825 2019-05-08 10:17:05

    姐姐的文笔一直很让人安定√,这些短篇比起来说讨论,咱觉得更多的是让大多数读者们意识到推理小说的这些问题。后记的评论则最喜欢后期奎因问题历史的梳理,因此也教导咱们不要随便用”后期奎因问题“这个名词来指代你所认为的和”后期奎因问题“有关的如假线索,侦探正当性,推理唯一性等内容,直接把你所讨论的内容说出来就好了。个人愚见:《连续统假设》:重点在咱来看是放在让读者意识到形式系统和推理小说的某种对应以及在此基础上唯一解的困难,但感觉应该需要一些更深入的讨论,实际上咱从开始就不认为最后的”why“入手这点能做到严谨,毕竟咱觉得它涉及到的人类这方面能否形式化来讨论这点就值得讨论,要写成小说又则仅仅停留在此。《费马的最后一案》:其实咱一直以为是真的教费马大定理的具体证明思路【x,短评字数太少写不下了。

  • 9 韩雨洛 2019-04-26 20:18:04

    最喜欢《费马的最后一案》,多一星给解说。

  • 8 万圣魔女凌小灵 2019-05-01 13:03:48

    四篇都是以作中作的形式,偶尔会有现实中的谜题(但都是和当篇的主题有所关联),并以数学的角度得出了“推理小说”之上的解答,新奇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对于“推理小说”本身的思考吧(这就是这种类型的魅力呀),就非常喜欢这种形式;四篇的“解”都很喜欢(zbsk),但在此之中可能最喜欢的是《费马》,以及虽然后记中说《不动点》比较平淡,不过其实我挺喜欢这篇的某段推理的(;期待后续!

  • 9 浊舞 2019-04-24 20:20:09

    看完元气大伤。阅读时总有种高度紧绷的状态,感觉自己脑海里老有两个小人在吵架,一个说逻辑不对、全是老梗、讨论粗浅,但另一个小人就开始惊叹于作者的文笔,惊叹于作者把这么普通的内核写成了花。给个分怎么这么难?四星吧,懒得纠结。我怕再纠结,我会疯的。本来还以为自己会成为第一个给三星的人。这可能是本重点在文风的论文,说实话,还挺对胃口。 冷静后的打分情况:《连续统》:三星加优秀。《费马》四星减准神作(这篇辅助案件有点拖后腿)。《不定点》:两星半。《格兰迪》三星减。后两篇在对推理小说的讨论上以及与数学的结合方面都不及前两篇。尤其第三篇过于虎头蛇尾。作者故事文笔很厉害,很有特色。平均三星加,短篇成集自动加一星。本书不算特别硬核,但软实力很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